意識、感受質與反物理主義

本文來源於哲學門

意識、感受質與反物理主義

作為當代哲學基礎之一的心靈哲學,把關於人類意識活動的性質、功能及其與人類身體之間的關係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從意識研究的角度看,哲學家們對這些內容的討論不僅延續著傳統哲學圍繞身心二元論的爭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當代神經科學、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思路。如何界定意識概念,如何解釋意識活動的物質基礎,以及是否可以承認意識活動具有不同於大腦活動的特殊功能,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心靈哲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們的共同話題。

意識之謎

意識現象是自然界中最為複雜的現象之一,意識之謎是人類至今尚未完全解開的一個難題。目前在哲學家那裡,對“意識”概念還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定義,但通常有這樣一些比較有影響的理解,如“成為一個東西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成為某種動物就會有某種經驗,那麼這個東西就是有意識的)、主觀性或可感知性的理解(事物對認識主體呈現出的、可以為主體所經驗或感知的狀態)、感受質的理解(經驗中無法言傳的主觀性質)等。由於意識問題直接關係到如何解釋完全由物質構成的大腦能夠產生出意識體驗或不可言傳的感受質,有哲學家甚至把這個問題看做是一個無法克服的“難題”。用科學的方式回答意識問題,我們可以得到關於人類大腦活動的神經描述,但無法解釋這樣的描述為何可以說明不同於大腦活動的意識現象。由於所有的意識體驗都是主觀的,因此,這個難題的實質是試圖用物理的方式解釋意識活動的主觀性質。

意識問題的核心是可感覺性或現象意識,這是指人類在某種狀態下的感覺體驗。它涉及到這樣一個更為基礎性的問題:意識究竟是人類具有的除了感知、思維和體驗等能力之外的一種額外能力呢,還是作為一個能夠感知、思考和體驗的生物體身上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如果是前者,我們自然就會問,意識有什麼特殊的作用以及我們是如何具有這種能力的;如果是後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因為任何在進化中獲得智力、感知、記憶和情緒的生物體必然是有意識的。顯然,無論哪種回答都會使我們陷入一種兩難困境:把意識看做人類的額外能力正是意識問題的根源,而對意識問題的討論又恰好消解了這個問題的真實意義,因為意識存在本身就說明了它不過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所以,雖然哲學家們對意識問題給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但他們都無法真正解釋人類意識活動的本質。

“感受質”的基本含義

解決意識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理解作為現象意識的“感受質”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僅關係到心靈哲學的唯物主義基礎,而且關係到整個人類知識大廈的基礎。C。I。劉易斯把“感受質”理解為我們關於物件的感覺經驗中最為細小的部分,它既是主觀的,也是普遍的:主觀是因為它僅僅出現在經驗者的內心,屬於內在的意識活動;普遍則是因為人們由於具有感受質而得到經驗。但主觀的感受質不可傳遞、不可表達,每個人從相同的外在物件中獲得的感受質有細微差別,而又無法清楚地表達它們。這樣,感受質又完全是私人的。這就意味著,談論感受質就是把通常看做主觀的經驗內容理解為具有客觀性質或物理性質的東西,或者說,試圖用客觀的東西理解主觀的東西,內格爾表述為,“以一種能使無法經驗那些經驗的人理解的方式描述(至少部分地描述)經驗的主觀性”。但是,傑克遜則指出,談論經驗內容的感受質,是在談論無法用物理方法去解釋的某些存在於感受者內心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物理主義描述中所遺漏的:我們對心理狀態的瞭解可能具有一切物理的資訊,但並沒有一切“應有的”資訊。傑克遜的反物理主義論證是對傳統功能主義解釋的嚴峻挑戰,但這種論證的結果是承認超越物理之物的存在:只要認為無法以任何方式理解感受質,我們就把它看作是超物理的事實;它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在物理上隨附的,它就一定是在物理世界之外的。這種結論顯然違背了我們的物理主義直覺。金在權則認為,雖然物理主義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有關大腦活動特殊方式的知識,但我們仍然需要知道,這些特殊方式為什麼會在我們的世界中發揮作用,或者說,本質上是物理的世界為什麼會存在現象意識這樣的東西。雖然金在權並沒有完全支援對感受質的取消主義觀點,但他仍然認為,感受質只是為了解釋人類的行為而作出的理論構造,只是一種被那些嚴肅對待感受質的人所拒斥的假設。

如今,越來越多的哲學家加入到關於感受質問題的討論當中,相信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身—心、物理—心理的關係。然而,對感受質問題的關注有一個基本的哲學假設,即心靈活動一定是與我們的身體完全不同的東西,心靈活動的特殊性是無法完全用關於身體活動的描述加以解釋的。這種身心二元論的陰影始終是哲學家們試圖回答感受質問題的瓶頸:無論用什麼方式解釋感受質,似乎都無法擺脫追問感受質為何多於物理描述的訴求。然而,我認為,感受質問題的根源不應當是我們對不同於經驗本身的另一種感覺活動的追問,恰恰相反,它應當是對我們每個人的不同經驗中存在的某種所謂不可言喻的或不可表徵的經驗內容的追問。這樣的經驗內容當然包括在了我們的各種經驗之中,而不是在我們的經驗之外。由於感受質被看做是內在的、非意向的、非表徵的,因此,面對意向經驗或表徵性經驗而言,它們就顯得更為神秘,不可捉摸。但感受質通常又被看做是普遍的、主體間的、可重複的感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心靈中經驗地實現的,這樣,感受質問題就變成了我們如何使得不可言喻的、不可表徵的感覺意識變成普遍的、可重複的感覺。當說我們具有對紅色的感覺或對某種聲音的感覺時,或者,當說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感覺某個東西時,我們並不是僅僅具有某種內在的、不可言喻的心理活動,而是想讓這種活動在他人那裡得到相同的理解。換言之,我們是在“說出”我們的這種感受質。雖然我們經常無法清楚明白地“說出”我們的經驗感覺,但任何的說出都一定應當在聽者那裡得到理解,否則這樣的說出就只能是一種“自言自語”,甚至變成了一種“私人語言”。在這種意義上,討論感受質問題就是要在我們可以交流的層面上理解我們的經驗為何具有多出我們大腦成分的東西。

反物理主義論證

無論是對意識問題的討論還是對感受質的關注,哲學家們大多采取的是唯物主義立場,相信世界上存在的物質是帶來一切心靈現象的最後根源。但哲學家們更加關心的是當用物理方式解釋人類心靈現象(包括意識活動和感受質)或把這些現象都還原為物理現象時,我們是否能夠完整地理解心靈現象?我們是否遺漏了什麼?這樣,任何對物理主義提出挑戰的反物理主義論證都格外引人關注,這些挑戰的目的顯然不是要推翻物理主義,而是為了使物理主義主張具有更為全面的說服力。

當前心靈哲學中的反物理主義論證主要有三大型別。第一是“可想象性論證”。我們可以想象一種完全無意識的軀體,它與正常人的身體在物理結構和功能上完全一樣,但它的軀體內部卻沒有任何意識活動或感受質。由於這種無意識軀體是可想象的,因而是可能存在的,這就否定了物理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大腦的物理狀態必然地決定相應的意識感受狀態。這裡的無意識軀體和正常人大腦的物理狀態完全一樣,但它們相應的意識感受狀態卻大不相同。第二是“知識論證”。一個人從出生起就在一個黑白環境中學習並掌握了關於物理世界的一切物理知識,但當他第一次接觸彩色的世界時,仍然會獲得關於“顏色的感受質究竟是怎樣的”新知識。由於從物理知識中不能先天推出相關感受質的現象知識,所以大腦的物理狀態並不能必然地決定相應的意識感受狀態。第三是“解釋空缺論證”。即便物理主義在本體論層面上是對的,它在認識論層面上仍然是令人困惑的。用關於水分子運動的物理理論去解釋水沸騰的現象,我們可以先天地完全解釋相關的現象。但是,試圖用關於大腦物理狀態的理論去解釋意識活動,我們卻無法先天地解釋相應的意識活動為什麼會是那種特定的樣子,從而總是在認知上留下一個解釋的空缺。

對於這些反物理主義論證,哲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迴應。最新的一種被稱做“現象概念策略”,即找到一種關於現象概念的分析和闡述,並使之既能符合物理主義的基本原則,又能把上述的反物理主義論證在合理的解釋中消解掉。所謂的“現象概念”就是指關於感受質這樣的現象狀態或特性的概念,典型的現象概念是關於疼痛這種意識現象的概念或者是關於紅色視覺感受這種意識現象的概念。目前為止,哲學家們的努力仍然在嘗試之中,但可以預見,對反物理主義論證的任何迴應都將促使對意識現象的物理主義解釋更為有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哲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