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沈從文曾對張兆和說:

如果我愛你是你的不幸,你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樣長久的。

沒想到一語成讖,兩人的愛情確實成了他們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在中國文壇,沈從文和張兆和長達60年的愛恨糾纏一直讓人津津樂道。

一個是湘西蠻荒之地的文藝青年,一個是出身名門的世家女子,一個是老師,一位是學生,懸殊的身份差距,讓兩人的愛情蒙上了一層浪漫色彩。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為了追求張兆和,沈從文花了四年時間,寫了1000封情書,最終俘獲了女神的芳心,攜手走進了婚姻。

故事如果只到這裡,那就是王子和公主最美滿結局,但真實的親密關係往往復雜許多。

激情褪去之後,被生活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兩人關係日趨僵化,沈從文和高青子發生婚外情,沈從文和張兆和分居數十年年。

很多人都會問,為何愛情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有多熱烈,後來就有多冰冷,是不是愛情註定會慢慢變淡,最終在柴米油鹽中消耗殆盡呢?

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克里斯多福·孟將親密關係分為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

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沈從文和張兆和也不例外。

從痴纏到冷漠,從為愛寫1000封情書到分居數十年,或許我們能夠從沈從文的愛情中學習如何才能維護親密關係。

1。在月暈的光輝下,警惕看到的都是幻象

1927年,25歲的沈從文來到中國公學教書,張兆和是他的學生。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第一次上課,沈從文就對“黑牡丹”張兆和一見鍾情,隨後,他展開了猛烈的情書攻勢,有時候一天寫幾封,他把對張兆和的愛悉數注入文字中,這些文字現在讀來都令人動容: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張兆和並沒有把沈從文放在心上,對於收到的情書,她一律不回,面對窮追不捨,她以沉默拒絕。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四年時間,1000多封情書,沈從文用自己的堅持感動了張兆和,慢慢接受這個男人,覺得他“可憐又可敬”,決定和他在一起。

1933年9月9日,兩人結婚,婚後的幾年,兩人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沈從文喚張兆和“三三”,張兆和叫他“二哥”,這樣親暱的稱呼可見兩人的感情很好。

這個階段,他們處於親密關係中的第一階段——月暈。

心理學上,在月暈效應的影響下,我們會把心儀的物件幻想成一個完美的人,將自己對異性的所有期待全部寄託在TA身上,只看到對方身上的光芒,卻忽視月亮本身不會發光,看到的很可能是假象。

對沈從文來說,張兆和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她才學過人,容貌清麗,家室背景極好,在月暈的影響下,沈從文認為她一定會是溫柔可人的愛人,善解人意的妻子。

對張兆和來說,原本自己對沈從文沒有一絲好感,但是卻在他長達4年的愛情攻勢中,慢慢地也陷入了“月暈”,只看到了對方作為文人的浪漫和專情,卻忽視了文人“窮”和“傲”。

她愛上的只是沈從文的愛情,沈從文也曾經慨嘆,張兆和並不是愛他為人,而是愛他寫信。

兩人在婚前一直被“月暈”的光芒遮蔽了雙眼,沒能看到真實的對方,從而為他們長達半生的悽苦境遇埋下了伏筆。

2。幻滅過後,親密關係只剩下索取

完美的愛情終究只存在於書信上,現實是愛情最大魔障。

沈從文是典型的文人,不僅有文人的浪漫多情,還有文人共有的一個特質——窮。

為了維持生活,富家女張兆和換下了華服,安心居家過日子。

但是面對張兆和的轉變,沈從文卻無法接受,他不能忍受曾經的女神一轉眼就變成粗糙的婦人,一次,沈從文埋怨妻子:你何不染髮,穿點時髦的衣裳呢?

聽到沈從文的話後,張兆和爆發了,抱怨沈從文不顧家長拮据的經濟情況,經常去應酬,甚至還花錢收集古董字畫。

後來,沈從文隻身前去外地工作,分居兩地後,兩人仍舊書信不斷,但是曾經的甜蜜情話卻被生活瑣事說代替。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至此,兩人的親密關係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幻滅。在這個階段,感情過了新鮮期,男女雙方開始慢慢看到對方的缺點,並發現對方並不是理想中的樣子。

對沈從文來說,魅力四射的女神變成了滿腹牢騷的怨婦,對張兆和來說,浪漫的多情詩人變成了不知人間疾苦的清高文人。

為了維持親密關係,他們對伴侶提出需求:我希望你繼續保持美麗,我希望你能夠學會理財···

當這種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親密關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人開始控制、報復,甚至放棄親密關係。

這一時期,是親密關係最危險的時候,如果雙方沒有及時地溝通、互相理解,兩人的關係岌岌可危,而沈從文和張兆和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味地索取和埋怨讓兩人的矛盾越演越烈。

3。學會內省,從自身獲得幸福感

在兩人感情矛盾重重時,沈從文生命中另一個女性出現了,她叫高青子。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1935年,高青子在《國聞週報》副刊發表了小說《紫》,通篇小說都在隱喻沈從文、張兆和及高青子三人的感情糾葛。她用這種方式暗示自己愛上了沈從文,且全文都在模仿沈從文的寫作手法,簡直是另類“求愛信”。

一邊是不理解不認同自己的妻子,另一邊是對自己崇拜不已的情人。沈從文動搖了,但是對張兆和的愛讓他堅定了信念。

沈從文決意向妻子坦白有人愛慕自己,讓她知道自己也很受歡迎,以緩和兩人的關係。

他在一封信中向妻子坦講述了高青子的事情,原本以為會換來妻子的緊張和百般挽留,沒想到適得其反,張兆和看到信之後,極度生氣,帶著孩子奔回了孃家。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兩人互相不理解,在沈從文看來,這封信是緩和兩人關係的手段,但是到了張兆和那裡,這封信則成了丈夫出軌的重要證據。

兩人關係陷入了冰點,沈從文極度痛苦,曾多次找林徽因、金嶽霖訴苦,林徽因回憶道:

“他(沈從文)使自己陷入這樣一種情感糾葛,像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青年一樣,對這種事陷入絕望。”

1938年,沈從文到達昆明西南聯大任教,幾個月後,高青子也到西南聯大圖書館任職。

在那裡,兩人頻繁接觸後竟然真的發展出了婚外情,丈夫的出軌成為壓垮夫妻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後,沈從文和張兆和正式分居。

1947年,沈從文陷入批判風波,迎來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而此時的高青子,早已經嫁做了他人婦。

在激情褪去後,我們總會因為需求不被滿足而產生失敗、失望和無力感,甚至想要放棄這段感情,這表明你們已經進入了內省的階段。

我們不斷地透過爭吵、互相試探、互相傷害的方式企圖讓對方滿足自己需求,最終卻會發現伴侶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唯一能夠滿足我們的只有自己。

《親密關係》中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人會滿足我們的需求,沒有人會讓我們快樂,也沒有人該為我們所受的傷的負責,在四處尋找之後,我們終於瞭解到,我們所有生活經驗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於一個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心中。

當沈從文被理解、被認同的需求沒有被妻子滿足時,他不是選擇從內心獲得滿足感,而是轉而向另一個女人,這種認可註定也只是曇花一現,無法真正長久。

4。啟示,看透親密關係的本質

1966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年近70歲的沈從文被安排去打掃女廁所,意外的是,他揹負著巨大的屈辱堅持下來了,他堅持的動力源自張兆和。因為他又開始給張兆和寫信了,且偶爾還能收到回信。

有一次,張兆和二姐張允和去看沈從文時,他從口袋裡摸出一封信,顫抖地說:

“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

1988年,沈從文因病去世,他的最後一句遺言是:

“三姐,我對不起你!”

後來,張兆和整理丈夫的遺稿,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這段長達60年的愛恨糾纏終於落下了帷幕,兩人在經歷悲歡離合後得到了啟示,在時過境遷後終於讀懂了彼此,看透了親密關係的本質。

在《親密關係》中,作者將情感帶來的啟示分為三種:

一、超越空虛、懷疑的感覺,發現親密關係最純正、最本質的意義。

二、相信親密關係會走出迷茫區,做好自己,靜待奇蹟的出現。

三、不斷修煉自己,讓自己擁有自由選擇親密關係的權利。

當我們終於穿過層層迷霧,看到親密關係的本質時,我們將不再遺憾、怨恨、不平,在感情中學會擁抱所愛,獲得成長,這才是親密關係最大的奧義。

從四年追愛到一世怨偶,從沈從文的愛情看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不過對於沈從文和張兆和來說,這一啟示來得太晚了。一段原本可以成為佳話的婚姻,竟變成兩人冰冷的監牢,令人唏噓不已。

5。如何才能維護好親密關係

不要被月暈的假象矇蔽了雙眼

都說情人眼裡出西施,處在熱戀階段的男女,總會將對方的優點放大,從而忽視甚至無視對方的缺點。

我們總在抱怨對方戀愛前後差別特別大,其實並不一定是對方變了,而是你看對方的眼光變了。

想要減少因為月暈效應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戀愛初期,適當保持理智,欣賞對方優點的時候,別忘了也去發現一下對方的缺點。

切記一點,如果你在熱戀期都無法忍受對方的缺點,步入婚姻後,這一缺點勢必會成為你們婚姻中的一根刺。

控制情緒,不要索求無度

在婚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伴侶沒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歇斯底里,我們失望、憎恨、謾罵、爭吵,繼而情緒爆發,失去理智。

我們對伴侶索求無度,希望他能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但是卻忘記了伴侶不應該成為你幸福的來源,他可以引導你,卻不能滿足你。

不要讓自己變成情緒的奴隸,當伴侶無法滿足你的需求時,不要惱羞成怒,而是要保持理智,更不要因為無限制的索求讓親密關係分崩離析,永遠記住,能夠讓你幸福的永遠只有你自己。

溝通和理解是維繫婚姻最好的辦法

感情中,最可怕的不是爭吵,而是冷暴力,兩個人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往往都會選擇冷處理,認為時間過去了事情就會變好。

在《親密關係》一書中,作者提供了正確溝通的步驟:

我想要什麼?

有沒有誤會要先澄清的?

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真實的?

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

我該如何迴應這種情緒?

我能不能有愛來回應之間的情緒?

當我們感到溝通不暢時,可以在心中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問題,等到你心中有了答案再開始溝通。夫妻沒有隔夜仇,有話當面說清楚,即便不可避免地開始爭吵也比無止境的冷暴力更好。

相愛容易,相守太難,每一段親密關係不一定都能走到最後,學會經營親密關係也不一定能夠收穫完美的婚姻。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認清到兩人所處的階段,透過努力讓關係變得更好。

我們相信愛,更相信愛需要用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