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文 | 六 耳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中有一個觀點:在未來世界,只有1%的人掌握演算法,而其他99%的人,只能提供資料,淪為毫無用處的人。

你有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怎麼樣嗎?(或許在這個特殊閒暇又無所事事的時間裡,每個人都有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怎樣)

人與其他生命的差別在於意識的程度,意識的差別,在於主動性;微生物也是生命的一種形式,但它只會處理現在的問題;更高意識的生命,會為自己的未來謀劃,會去想自己的未來,而人幾乎每天都在想未來的事情。

我們會想自己的未來會怎樣,這個想法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未來。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然而,如何有一個好的未來呢?

是多做一點事情嗎?工作努力辛苦一些,生活也就能過得好一點。

不過這只是理想的狀況,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各種決定最後的結果。

每當我們多做一些事情,隨著“多做”而來的不只是更多的收穫,還有其他附加的結果。

而這些附加的結果有好有壞,比如:當你在拼命工作換來更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會隨著你的拼命工作而耗損,出現你完全不想看到或者沒有預料到的狀況。

所以當你想靠“多做”來有一個好未來的時候,你也要考慮到“多做”可能帶來的其他不好的結果,即使考慮可能不全面,但你至少要這樣考慮過,才能在以後壞的結果出現的時候不後悔、降低壞結果的影響或者從新審視自己的“多做”。

我們現代人的理念,是以財富的等級來衡量一個人的命運或者人生的好壞,突破原有的階層命運是透過或者更多的財富來實現的。

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大多數人靠的是“多做”,花費更多的時間,花費更多的體力。

但是“多做”付出的成本,和自己的收穫成正比嗎?

在金融的理念裡,有一個

機會成本

的概念,“多做”付出的體力和時間,也可以用於做別的事,做別的事得到的收穫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如果“多做”得到的回報低於你的機會成本,那其實就是在虧錢,做的越多,虧的越多。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大多數窮人,只要不讓他去思考解決問題,他就願意做任何簡單重複的工作,盲目的自信,以為可以用勤奮的勞動,來掩蓋頭腦的懶惰,以至於一輩子都瞎忙活,越來越窮。

人永遠處在社會中,擁有的資源總量和財富是對比得來的,真正的機會成本不是自己的,而是和你同一層次的人的綜合平均機會成本。

“多做”的收穫,只有超過了和你同一層次的平均機會成本,才有可能逐漸超出現有的層級。

如果你本來就沒有“多做”的想法,現在開始“多做”會讓你的生活有一些提升,但想要靠著機械的“多做”,就超脫原有的層級,現代的社會秩序已經不太可能。

如果你想要賭自己所在的公司有成就,上市以後有期權分紅,除非你本身實力很強,在頂尖的行業,那還可以有期盼,如果本身就在普通的公司,想要靠公司發展的好帶動自己發展,這個機率非常小。

可以嘗試推演自己現在所做的工作:

基層的職員收入在8000左右,一年十萬收入,不會有太多的存款;

看一下你的領導層,他們的年齡平均比你大10-15歲,收入大概在2-3萬一月,一年30萬左右,也就是10年以後你的收入差不多在30萬/年,前提還要是你能坐上這個位置;

10年以後你會有家庭,買房買車,要養育子女,還房貸車貸,也不會有多少存款,這十年期間還要保證自己不生大病,工作穩定,有任何一點差錯,可能都還達不到這樣的層次。

現在你可以“多做”一點,從8千做到1萬甚至1萬5,收入會有增加,但本質上還是改變不了這個趨勢,脫離不了原有的層級。

25歲以後,時間就會過得越來越快,現在的你,依照現在推測10年後或者20年後,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現代人突破命運限制是靠財富的積累,對於賺錢這件事來說,努力是一個必須的條件,而不是決定財富層次的關鍵。

賺錢的本質在於價值的交換,出售你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換來相應的金錢報酬。

你所擁有的東西可以是時間、體力、知識、資本、固定資產等等,同時加上傳播渠道,傳播的人群越多,價值的變換就越多。當你所提供的價值低於金錢報酬,但是又能得到認可時,價值和報酬之間的差額就是品牌溢價。

賺錢=提供的價值+傳播。

如果你想賺錢,先考慮自己有什麼可以提供的價值,再考慮如何把這個價值放大。

這是商業邏輯的形式。

對於個人來說,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提供什麼價值。

大多數人本身沒有太多的資源,家庭環境也提供不了太大的助力,能做的只是最大的提高自己能提供的價值。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對於普通人來說,真正能夠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兩種:

第一個方法是努力把技能練到世界頂尖水平,在一個行業領域成為前2%;

第二個方法是同時擁有兩個技能,在兩個行業領域做到前20%,並把這兩個領域融合起來。

(資料上計算你會成為4%,實際情況會比這個資料還要小)

第二種會比第一種要簡單的多,如果你同時在3個行業領域成為前20%,並把3個領域技能融合起來,自己可以推算,遠比你花更多的時間體力從8千到1萬/月要有價值的多,增長的高度和可持續性帶來的收益,才會讓你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層級。

《未來簡史》中有一個觀點:在未來世界,只有1%的人掌握演算法,而其他99%的人,只能提供資料,淪為毫無用處的人。

未來的人將分成兩個種類,第一種人是絕大多數人,他們將被演算法控制,沉溺各種短暫的娛樂裡,變的越來越愚蠢,分文不值;第二種人是極少部分人,透過自律和自驅實現自我成長,超越演算法之外,掌握演算法的這部分人,引領社會的進步。

第一種人在第二種人眼裡,就像螞蟻在人的眼裡一樣,是透明的,被操控的。

能夠在一個領域裡成為1%或者2%的人,必然是掌握演算法的人,能夠引領行業的發展,而不是讓行業引領自己發展。

當然,這樣的未來還有些遙遠,但我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了。

沒有人知道未來一定會有什麼,但事情的發展會有它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演算法。

對於普通人,真正能突破“財富層級”的方式只有2種

任何事物的背後都存在規律,就像命理預測會有命理預測的演算法規律,物體運動會有物理運動的演算法規律。

知道了規律就可以利用規律,不同領域技能的融合,就是對大多數人比較適用增長財富的方向之一。

對於具體的個人而言,方向遠比一些所謂的商業模式有用的多,因為即使你有好的商業模式,自己提供不了價值,商業模式遲早是別人的,如果自己成為1%,就沒有人能拿得走你在這個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

自己能在哪些領域做到前20%,並把他們融合在一起呢?

這就是每個人自己所要去尋找的答案了。

每一個人的成功或者賺錢,都有他個人當時所處的獨有的環境和際遇,它是不能複製的,你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很多的資訊判斷和選擇,行業的判斷和選擇,技能的積累,融合的方式,財運的時間節點和時長,機會成本,等等,有了這些,才真正具備了突破層級的資本。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