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雖然家長們不願意相信,但事實就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愛讀書,正如大多數成年人都不愛工作一樣。

然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成績肯定也不會有多好,這又恰恰是父母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父母們總是不遺餘力地督促孩子去讀書,

但一味督促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比起這個,讓孩子自己愛上讀書,才會更有效。

那應該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呢?這就得說到“鳥籠效應”了。這個理論是由美國近代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提出來的,而且他還拿自己的一位朋友——物理學家卡爾森做過實驗。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不想養鳥也得養——一個心理學家耍的小心機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不久之後,他的好朋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也退休了,於是詹姆斯就經常去找他玩。

有一次,詹姆斯突然跟卡爾森打起了賭,他告訴卡爾森:“我一定會讓你養上鳥的。”

卡爾森聽了直搖頭,說:

“這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你知道我是討厭鳥的!”

雖然卡爾森這麼說,詹姆斯卻信心十足,並在第二天再次拜訪卡爾森,而且給他帶來了一個鳥籠。

卡爾森笑著接受了,並再一次保證自己肯定不會養鳥,還提醒詹姆斯快點認輸。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然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由於卡爾森家裡一直襬著一個空鳥籠,幾乎每一個前來拜訪的人都會問他是不是以前養的鳥死掉了,

有的還提出願意贈送他一隻鳥。

面對訪客們的疑問,卡爾森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釋,時間一長,他就很耐煩了。

但鳥籠又是好友詹姆斯送的,也不好意思扔掉或者藏起來,於是就只能買一隻鳥來養著。

就這樣,詹姆斯贏了打賭,興奮之餘的他,便把這一現象命名為

“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其實是一種反常理的操作,

按照正常思維,我們應該是先想養鳥,然後再去買鳥籠。

可現實卻是,人們常常會因為先有了鳥籠,再去買一隻鳥來養。這是因為鳥籠一旦買下,就成了沉沒資本。

為了不讓它浪費,人們就傾向於買一隻鳥住進去,以發揮它的作用。事實上,這種反常思維也可以用在孩子的學習上,而且效果還非常顯著。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活用“鳥籠效應”,不出三天就能讓孩子愛上讀書

觀察孩子的興趣

想利用鳥籠效應來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首先得給孩子準備“鳥籠”,也就是學習資料。

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資料都適合,因為鳥籠效應要想發揮作用,就一定要讓人覺得鳥籠是一項不甘捨棄的沉沒資本,

就像卡爾森因為鳥籠是好友贈送的禮物而不願丟棄一樣。

所以在此之前,家長一定要觀察孩子有哪些興趣,只有找到了他的興趣點,然後再圍繞它來購買相應的資料,才能讓鳥籠效應起作用。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購買合適的學習資料或者提供學習環境

瞭解了孩子的興趣點後,就可以圍繞著這一興趣來給孩子買學習資料,或者給他報相關的培訓班。

比如孩子對數學感興趣,那就買數學類的科普書或者教輔書,也可以給他報數學方面的培訓班。

對於孩子來說,這些就好比詹姆斯送給卡爾森的鳥籠,雖然不是自己原先想要的,但自己並不反感,反而還很能接受,於是就會想辦法利用它們。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透過鼓勵和獎勵來進一步驅動

做完第二步,孩子多半就已經開始受鳥籠效應的影響而去按照父母的期望進行學習了。

但此時他內心的驅動力卻還是不夠強勁,如果沒有在短期內產生成就感,

孩子還是很有可能放棄甚至退縮的。

所以家長還應該繼續給孩子鼓勵,並在孩子取得小成就時給予獎勵,這樣才能持續不斷地推動孩子繼續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們試試“鳥籠效應”,不出三天愛上讀書

鳥籠效應充分利用了人們“不願意浪費”的本性,家長對孩子使出這一招,雖然看上去是耍了小心機,但由於孩子在整個過程中都有充足的興致,壓力也就不會太大,因此也不存在“虐待”的嫌疑。

事實上,當孩子因為鳥籠效應而對某一門課產生興趣,

並透過持續的學習取得一定成就時,他的自信心也會大增,從而帶動其他學科的學習。

但正如上面所提醒的那樣,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找準孩子的興趣點,然後再以此為切入,這樣才能讓整個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

否則的話,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就算家長投入再多的錢,也不會讓孩子覺得有半點可惜,鳥籠效應自然也就不再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