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悲劇已經發生,親人之間要做的不是相互指責,而是彼此療愈

昨天接待了一位四年級的小來訪者,尚處在還可以肆意哭笑的年齡,這個男孩卻表現得格外隱忍,幾次要落淚時,他都刻意的掩飾,不讓我看到,透過一副房樹人的心理繪畫,孩子才逐漸放開,講述了自己內心的悲傷。

如果悲劇已經發生,親人之間要做的不是相互指責,而是彼此療愈

他有過一段厭學的經歷,當時爸爸在離家幾十公里的地方上班,為了督促他學習,每天下班開夜車趕回家。就在幾個月前,爸爸下班回家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離開了人世。孩子畫的房樹人非常注重細節,美化,錯一點點都要用橡皮使勁的擦乾淨。

可見他是一個內心細膩而且秩序感非常強的孩子,在畫面的左上角,是一群鳥兒向著太陽的笑臉飛去。

我問他這些鳥是什麼意思?他說鳥兒嚮往著自由。我問他,那你現在自由嗎?他又開始流眼淚,對我說他們都說要不是因為我,我爸不會出車禍,我一下子對這個孩子無比心疼。

如果身邊的親人把爸爸離世的責任全都歸咎給這個孩子,那麼他內心會承受多麼沉重的罪惡感,他會不敢快樂,不允許自己快樂,他會不斷的告訴自己,父親已經因我而死,我還有什麼資格快樂呢?悲劇已經發生,結果無法挽回。

家長要為孩子做的是創傷後的危機干預,而不是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何況把責任都推給孩子本身,就是毫無道理的家長。

這樣的說法也許是因為對逝去的親人無法釋懷,也許是為了激勵孩子能發憤圖強,無論出於哪種心理,這都是最糟糕的做法。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患乳癌的女性諮詢,他說,孩子老公時常惹他生氣,後來他生病了,本以為孩子會因此成熟起來,但是孩子的表現依然讓她失望。

情急之下,他時常說,我早晚會被你氣死,到那個時候你就開心了。我知道這位媽媽是在做情緒化的表達,如果沉澱一下情緒,認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說什麼呢?

這位媽媽說,就是想讓他有點壓力,能夠懂事,學習再努力一點。可是他的表達和內心的想法完全是兩回事。孩子也沒有因為他的說法變得積極努力,反而拒絕和他交流,母子關係越來越疏離,所以用罪惡感來約束孩子,絕對不會有成功的案例。

孩子要麼屈從於你的說法,揹負著沉重的罪惡感,永遠無法輕鬆快樂,要麼就破罐破摔,內心對你敵對仇視。

有個故事說一個男人上班前告訴妻子說,讓他把桌子上的藥水收起來,可是妻子卻忘記了丈夫的交代,結果幼小的孩子把藥水喝掉,中毒身亡。

等到丈夫趕到醫院,抱著悲痛的妻子,他沒有抱怨和指責,只是輕輕的說了一句,親愛的,我愛你!

如果悲劇已經發生,親人之間要做的不是相互指責,而是彼此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