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筆下的改革開放:“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

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初,領風氣之先的是農農自發的包產到戶、是農村的鄉鎮私營小企業和城市的個體經營者。

改革伊始,中國政府將主要精力首先放在了工業和國營企業身上。每一次作戰,將軍必然會派最精銳、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衝鋒陷陣。同樣,一個國家也會很自然地選擇資源最豐富的部門來實施經濟改革。正因如此,國家對國營企業的投資最多,相應地,對它們的期望也最高。然而,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實力最強大的要素一般都不是變革的最佳推動力。這並非單純因為它們受益於現狀而不願意改變。實際上,這些擁有絕對實力的部門在認知上往往為現有制度所困,幾乎無法跳出既定框架進行思考。它們的所作所為更像微調,是要維持現有的制度而不是去改變它。而那些處在邊緣的力量則能夠為變革提供不同的激勵機制、新技術以及全新的視角和關鍵要素。在中國,扮演這個角色的群體是農民、城市待業居民及其他在計劃經濟下被邊緣化的力量,他們才是推動中國市場轉型的先鋒。

8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改革其實是一個二元經濟的故事:發展停滯的國營經濟和飛速增長的私營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活力四射的私營經濟在社會主義經濟的外圍誕生了。對於充滿雄心的創業者來說,尋找未曾開發的經濟機會簡直易如反掌。

由於社會主義經濟幾十年來對重工業的過度傾斜,中國最基本的消費和服務都十分匱乏。但這種局面很快就會被改變。80年代初,創業者們開始填補這些長期未被滿足的需求,而事實證明,這種商業活動利潤非常豐厚。例如,自營的理髮店每天獲得的收入比醫院裡的外科醫生還高,路邊賣茶葉蛋的比造原子彈的掙錢還多。小賣部和小餐館的店主和一些小商販,在此之前很多都是所謂的“待業青年”,卻在80年代成為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

毫不意外,家庭作坊和個體戶的數量從1978年的14萬增長到1979年的31萬,到1980年的80。6萬,到1981年,已經增長到了驚人的260萬。

農業生產也有了顯著的增長。1979年到1984年間,農業產出年均增加了6。7%。到1984年,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3。05億噸增加到了4。07億噸。此外,隨著1980年政府對包產到戶限制的放開,到1982年末,家庭聯產承包制已經在全國80%的農村地區普及。一年之後,這個比例達到了95%。

與此同時,鄉鎮企業成為整個8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部分,農村勞動力在鄉鎮企業的受僱人數比例,從1978年的9%上升到了1984年的14%。8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的產值不但佔據了全國農村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甚至達到了全國工業總產出的1/4。

(科斯《變革中國》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