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如果說養一個孩子的家是雞飛狗跳,那養兩個孩子簡直可以用災難現場來形容。兩個孩子10分鐘一小吵,半小時一大吵,孩子的哭喊聲、伴隨著大人的呵斥聲,簡直頭疼,我說的不是形容詞,是真的吵得頭疼,如果你家有倆寶,一定明白我的體驗。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小姐妹跟我吐槽,要二寶的初衷是希望兩個孩子有個伴,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想象兄妹二人,哥哥保護妹妹,妹妹崇拜哥哥的畫面,簡直人生贏家。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倆寶偶爾是會有相親相愛的畫面,但更多的是相愛相殺的場景。特別是二寶2歲以後,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會開始跟大寶搶東西,大寶也開始變得有攻擊性,兩人衝突呈指數升級上升。

01。二寶衝突的本質:愛的確認

我問她:當兩個孩子衝突的時候,你內心是什麼感受呢?

她說:心裡覺得煩躁得很,肚裡像有桶炸藥一樣,隨時要點燃。

看兩個孩子又是哭又是打的,我這心裡跟貓爪一樣,又著急又心疼。

有時候會吵大寶不懂事,覺得老大畢竟大一點,應該讓著妹妹,但吵完大寶,看著他委屈巴巴的樣子,也很心疼,畢竟他也只是個5歲的孩子,在獨生子女家庭裡,也還當個寶兒呢。老二是也,總跟老大搶東西,老大手裡的啥都是香的,可她畢竟小,講道理也聽不懂。

是的,其實二寶衝突的核心本質,是孩子們提出深刻又普通的問題:

我是在被愛著的麼?我是被真誠絕對地愛著的麼?

如果他們愛上另一個孩子,會不會不再愛我呢?

這個靈魂深處的疑問,孩子會在現實生活中一遍一遍的確認,“媽媽你給妹妹讀了兩個故事,也必須給我讀兩個”“媽媽如果你沒時間送我去上小學,那也不能送妹妹去幼兒園”,甚至媽媽陪哥哥寫作業,這樣看似痛苦的事,在妹妹眼裡也是嫉妒的,覺得媽媽陪哥哥,不陪自己,不愛自己。

當兩個孩子起衝突,一邊一個在你懷裡討公道的時候,那哪裡是要你解決問題,分明就是讓你證明你更愛誰。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遺憾的是,你永遠無法做一個完美的媽媽。

如果你期待在二寶的養育過程中絕對公平,讓兩個孩子都滿意,相親相愛沒有衝突,

這是對自己做媽媽這個角色的過高期待。

對於二胎家庭來說,有衝突很正常:美國心理學研究統計,3-7歲兄妹每15分鐘起衝突一次,2-4歲兄妹每10分鐘衝突一次。

二寶衝突之所以讓我們難耐受,是因為我們認為衝突是不好的,意味著關係破裂,無法再修復,擔心小時候關係不好,長大以後影響的手足感情。這樣意味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沒有教育好孩子,當自己沒有達到理想期待的時候,我們內心那些心疼、失望、愧疚、無力、自責、害怕的情緒,蜂擁而至包裹著你,讓你只想幹掉衝突,而看不到衝突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02:衝突的積極意義你需要了解

其實衝突不見得都是壞事,家庭是孩子早期社會性技能的演練場,對孩子成長也有積極意義。

你會發現大寶變得非常有攻擊性,但也開始學會自我保護,建立邊界。

對於二寶的到來,大寶雖然也歡喜,但更多的體驗是家人的關愛,好吃好玩的,那些本來獨屬於自己的東西,現在卻更多的被老二佔據。

所以老大有攻擊性,有憤怒的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當自己邊界受到侵犯的時候,有力的回擊是告訴對方,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衝突中二寶的情商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會察言觀色,透過對方表情、語氣、動作判斷對方的情緒情感狀態,猜測對方在想什麼,底線是什麼,如何說如何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呢,從衝突爭執中,學會溝通、協商、合作這些能力。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瑞瑞今年6歲了,性格溫良醇厚,很乖很聽話,是那種讓家裡人很省心的孩子。一天,瑞瑞跑到媽媽懷裡,跟媽媽哭訴,妹妹打他了的臉。

妹妹甜甜不到2歲,說話都還不利索的年齡,就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性格強勢,剛學會說話那會,為數不多的詞彙庫裡就有“打你”這個詞了,什麼都要跟哥哥搶。

媽媽覺得老二總這麼恃寵而驕也不是辦法,安撫過哥哥情緒後,告訴他:不管誰打你,你都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傷。媽媽愛你,如果你受傷了,媽媽會心疼的,就算是妹妹也沒有權利傷害你。你可以大聲吼她,來表示你的憤怒。瑞瑞點點頭,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有一天瑞瑞在看熊出沒,這是他最愛看的動畫片,甜甜想看小豬佩奇,直接就去搶遙控器,哥哥跑著躲了好大一會,不耐煩了,回頭大吼一聲:別來煩我,你走開!結果甜甜被嚇了一個趔趄,一屁股坐在地,嗷嗷大哭找媽媽。

看到這一幕媽媽心裡默默給哥哥點了一個贊,先安撫了甜甜的情緒,告訴她:你直接搶是搶不過哥哥的,可以試著跟哥哥商量一下,“哥哥,我們看小豬佩奇好麼”,甜甜很快學會了這招,有的時候還會先親親哥哥,哥哥心情好了,自然也會讓著她。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媽媽知道衝突仍然還會繼續,但兩個孩子都有了各自的成長,瑞瑞仍然會是個善良醇厚的男孩,但他懂得了建立了自己的邊界,即使將來在外面遇到衝突,也不用太擔心孩子受氣不知道還手。甜甜仍然會是個有主見的女孩,但她也知道了,強勢不是什麼時候都管用的,討好一下,有時候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故事中我們看到衝突好像也沒那麼可怕,這位媽媽透過智慧的轉化,兩個孩子非但沒有因為衝突關係破裂,不再相愛,反而成了各自成長的機會。

03。當二寶衝突,家長的處理方式通常有兩個誤區

一個是會直接幹掉衝突,而忽略孩子內在感受。

比如兩個孩子搶玩具,直接沒收玩具,誰也別玩,或各吵一頓,以暴制暴。這樣做看起來幹掉了衝突,但孩子的感受其實是糟糕的,覺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對的,兩個人都受到了懲罰,被剝奪了得到快樂的機會。

另一個誤區家長當裁判官,是直接替孩子解決矛盾。

比如會吵老大“你都多大了,還跟妹妹搶著玩”讓老大讓著老二,或者是哄老二轉移注意力,避免跟老大再搶東西。結果幾乎很難讓雙方得到滿意,總有一方覺得不公平,媽媽偏心,不愛自己。

這兩個誤區的共性問題是避免衝突,但也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龍應臺說:世上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分離為目的。

是呀,將來孩子走向社會,與人競爭,有衝突是必須要面對課題。什麼時候該據理力爭保持底線,什麼時候該適當妥協達成共贏,如何溝通得到自己想要的。

那些看起來大人辦大事需要的能力,就是在孩子處理小事當中逐步培養出來的。不要小看孩子經歷的一點一滴,那些真實的體驗是孩子積累智慧的來源。

04。如何將衝突轉化為孩子成長機會?分享給大家衝突解決三步法

第一步覺察情緒,穩定自己不發火

當二寶衝突的時候,首先覺察自己的情緒,除了生氣,還有哪些脆弱的感受嗎?看到那些無力、挫敗、失望、愧疚。。。的感受。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允許自己不是完美媽媽,承認孩子有衝突是很正常的事。

第二步讓兩個寶貝各自表述經歷,看到並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期待

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傾聽孩子都經歷了什麼,不做評判,就是安靜地傾聽並簡單的迴應,孩子講述的過程,情緒也在流露,讓兩個孩子都從各自的立場角度來說說發生了什麼事,一方面給每個孩子傾訴情緒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同理心,讓孩子理解衝突過程,對方內心的想法感受是什麼。

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試著幫助孩子識別情緒,把情緒命名出來,讓孩子知道,剛才自己經歷的情緒是什麼。比如“你正在看動畫片,妹妹突然過來搶遙控器想要換臺,你被打斷,感覺有點煩躁、生氣是嗎”。

識別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情緒管理不是先天的能力哦,就像寫字一樣,是需要後天學習的。衝突中情緒體驗是最強烈的,也是孩子學習識別命名情緒最佳機會。非常神奇的是,當情緒被命名識別出來的時候,你就不再被情緒牽著走,它就成為了你的一種感受,就能夠掌管自己的情緒了。

當孩子的情緒被看到和理解,就是療愈的開始,那些煩躁、生氣、委屈的情緒也就隨之流走了,愛其實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這是幫助孩子補充生命力的過程,當孩子感受到被愛著的,被關注著的時候,衝突就不再是問題了。

第三步家長不做裁判官,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當兩個孩子內心都得到愛的滋養,感覺很好的狀態,孩子們自己就會有解決方案。如果孩子年齡很小,不太懂得社交方法,父母可以適當提些方案建議,比如搶一個飛機玩具,兩個人可以一起合作當過家家道具,也可以協商一人飛一人撿,或者是每人各玩5分鐘輪流。家長也可以教孩子一些社交話術來讓孩子學習模仿如何溝通,比如“我們一起做遊戲可以嗎”“我們每人玩5分鐘好嗎”“我們交換一下玩具可以嗎”

家裡兩個孩子雞飛狗跳,為什麼爸媽要求“大讓小”行不通了?

大家可以評估一下二寶衝突的等級,來決定是否需要介入。

如果孩子只是普通鬥嘴,家長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孩子的事交給孩子們解決。

如果衝突升級,兩個人情緒都比較激動,可以用以上衝突解決三步曲來解決。

如果升級到激烈的肢體衝突,有危險情況,父母需要果斷介入,先把兩個孩子拉開到不同的空間冷靜後,再用衝突解決三步曲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