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朋友」vs「被針對」,哪種情況更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

還記得幾年前那張流傳甚廣的的照片嗎?

小男孩 Teddy 獨自一人落寞地坐在一堆披薩前,這是他的 6 歲舉辦生日派對,可是他邀請的 32 位幼兒班同學竟然全都沒來……

孩子「沒朋友」vs「被針對」,哪種情況更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估計每個爸爸媽媽的心都要碎了吧。

其實,Teddy 平時在班裡的人緣是比較好的,事後 Teddy 媽媽表示,當天只有一位家長告知無法帶孩子前往,其他人都是爽約了。

好在 Teddy 當天沒有受到太大打擊,吃完披薩後,第二天還是開心地去幼兒園上課了。但 Teddy 媽媽坦言自己非常難過,幸虧孩子還比較小沒有放在心上,如果孩子大一些的話,這件事可能會給他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

事實正是如此。

正常情況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交友圈,可能是班裡的同學,是鄰居發小,也可能是興趣班認識的小夥伴。

但有些孩子沒那麼「幸運」,

在集體中成為「邊緣化」的存在,一般分為兩種型別

——

一類孩子經常

受到同伴的拒絕

,他們往往不受大家的歡迎,不被其他孩子喜歡;

還有一類孩子會

經歷社交孤立

,他們找不到自己可以融入的同齡人圈子。(指路:那些被孤立過的孩子,大腦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多年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同伴拒絕」與「社交孤立」在某種程度上是兩個相伴出現的問題,如果孩子遇到了其中一個,自然也會遭遇另一個問題。過去的研究人員也一直把遭遇這兩種情況的孩子視為同一類人看待。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同伴拒絕」與「社交孤立」不能劃上等號,處於這兩種境遇之下的兒童群體之間幾乎沒有重疊之處,存在不同的特點,需要面對不同的挑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同齡人社交問題不容小覷。

特別是在剛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與同齡人的關係可能會對孩子在未來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發展留下深遠的影響。

「我們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探索這兩類孩子是否存在不同,以及不同的社交問題對孩子的幸福感有何影響。」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Kate Norwalk 說道,「過去我們對被同伴拒絕的孩子有過很多瞭解,關於這類孩子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但我們的確沒有關注過被孤立的孩子。事實證明,這兩類孩子是非常不同的。」

孩子「沒朋友」vs「被針對」,哪種情況更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

在研究中,Norwalk 和同事們收集了 1075 名五、六、七年級的學生資料。

孩子們每年會接受兩次調查,持續兩年的時間。

研究人員透過詢問孩子

「在班裡最不喜歡誰」

來調查

同伴拒絕

情況,透過詢問孩子

「誰和誰會一起出去玩」

來調查

社交孤立

情況——沒有被提到的孩子就是被孤立了,因為他們沒有被認定歸屬為任何同齡人圈子中的一員。

此外,孩子們還會被問及班裡學生會表現出的一系列特定的行為,以及如果自己受到欺凌,同齡人是否會幫助自己。

研究人員發現,

被拒絕的孩子和被孤立的孩子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

Norwalk解釋:「這兩類孩子之間幾乎沒有重疊。班上大多數

不受歡迎的孩子仍然有著自己的同齡人圈子

而沒有同齡人圈子的孩子並不是特別不受歡迎。

而這兩類孩子

唯一的共同點在於受害風險都更高,

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批評或被欺負。

孩子「沒朋友」vs「被針對」,哪種情況更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

研究還發現,兩類不同的孩子具體

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需要面對不同的挑戰

,而這些挑戰的性質卻有很大的差異。

不受歡迎的孩子

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例如欺凌其他孩子或擾亂課堂秩序。他們不太可能表現出親社會行為,包括善良的性格以及在課堂上好好表現。

而被孤立的孩子則不是這樣,他們

更有可能表現出內化行為

,例如害羞和孤僻。這類孩子也是唯一會表示,如果受到欺凌,是不覺得會有同齡人來幫忙的。

「這項研究表明,遭遇同伴拒絕和社交孤立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面臨不同的風險。

被孤立的孩子可能更不會展露出自己遭遇的不公待遇

,因為他們不會在課堂上製造問題,也不會欺負其他孩子。」Norwalk 補充道。

研究人員認為,被孤立的孩子非常需要支援。研究中發現的與被孤立兒童相關的內化行為通常是心理健康隱患的早期徵兆。

由於被孤立的孩子通常遊離於同齡人小集體之外,所以家長和老師

有可能誤認為孩子本身性格使然或是主觀上不願意參與社交、融入集體

,不太可能認為這樣的孩子正在遭受欺凌。

因此,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研究人員、心理工作者,都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識別和支援這些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察覺他們面對的困境,幫助他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助力他們跨越人際交往的那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