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有無行政級別含金量分析

如今的國有企業與過去國營企業有本質區別。過去的國營企業本來就是政府的附屬部分,系國家經營的單位,受政府委託,履行著本轄區與企業相關事項的行政管理、行政審批許可職能。在當時,某項業務或生產,只有國有沒有民營,國有企業的決策,就是在當地政府委託之下的決策,無民營競爭,事實上是國家或當地轄區的半管理機構。現今的國有企業經營的業務或開展的生產,同類型的在社會民間已經很多,國有企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是政府出資,政府委派數量極少的主要和重要人員去自己投資的企業,構成領導集體後,在政策法規範圍內招聘若干人員,去經營國有資本或搞好生產而已。僅僅是在市場同等條件下開展競爭,使國有資產增值,使社會生產生活更有活力而已。此種情形下,除屬於國民經濟命脈的企業,其他沒有半點行政色彩的企業,生存環境同民營經濟一樣,同臺公平競爭。所以現在的國有企業管理者,除頂尖上的領導人,其他非政府任命的管理者無任何地方政府的行政職責,工作模式同樣是打廣告搞服務拉業務開展生產的,搞好了,業務量大,效益好,收入高,否則,有了今天是否有明天還不一定。所以現在國家在國有企業搞任期制契約化,是根本方向,幹好了,收益多,繼續聘用,幹不好,解聘或降低崗位等級。

國家公務員考核和政治審查極其嚴格,國有企業雖然也是透過考核吸收人員,但多數崗位門檻低,特別是一些專業性不強的子公司,比如物業公司,進入門檻很低。同時用工形式五花八門,臨時工、派遣工,時間久了就變成了聘用工、合同工,在透過其他方式,很多人就走上了管理崗位。如果這些人員都給行政人員身份,對真正的國家公務員來說,是不公平的。同時,不少有背景的人將會透過先進入國有企業再調入事業單位甚至直接調入政府部門“曲線救國”成為公務員,不僅對現有公務員是一種打擊,而且大量滋生腐敗,還嚴重影響政權建設。

國有企業中層及以下管理人員本身就沒有行政級別的含金量,如果非得以“戴高帽子”的心裡比照過去企業模式硬撐著給他們套個行政級別,事實上也不匹配,因為在市場競爭的環境裡,各經營或生產主體根本不會以對方的行政級別為主開展業務或合作,不會認為對方是廳級,就輕易與對方合作。同時容易引起行政級別氾濫,影響國家體系裡的行政工作、行政管理、行政級別的嚴肅性。

因此,今天的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具有臨時性強、市場競爭性大、聘用性明顯、收入高的特點,與政權機構的履行管理本轄區行政事務職責、進入門檻高、工作十分穩定、收入普通的公務員有本質的區別。我們的政權機構也要警惕,一部分國有企業的人員,拿了高薪,還想擁有“官”的頭銜,什麼好處都想佔的思想,有的甚至招搖闖騙,走到哪裡就說自己什麼級別,吹得天旋地轉。這種現象如果不得到及時糾正,去掉行政化不堅決,推進任期制、契約化不下大決心,對黨和國家政權建設和企業發展極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