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最近,朋友跟我抱怨,覺得自家娃和《以家人之名》中的女二齊明月特別像:

各方面不能說是最好,但也都不差,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總是看上去有點自卑。

更要命的是,遇事沒主見,不管啥事問她的意見,不是“隨便”就是“都行”,簡直能把人氣個半死。

朋友說,每次孩子脫口而出“隨便”時,她都覺得自己特別不受尊重。

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操持娃的衣食住行和學習,到頭來“皇帝不急、太監急”,人家完全不在乎。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其實,朋友家的娃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都喜歡把

“隨便、無所謂、都行、差不多”

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晚上想吃什麼?——隨便。

給你買這件黑色的外套怎麼樣?——還行吧。

鋼琴和架子鼓,你想好學哪個了沒?你喜歡哪個?——都差不多。

為什麼跟孩子這麼難溝通呢?問 TA 問題,得到的答案都是——隨便、都可以、無所謂、還行吧……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孩子愛說「隨便」,不是因為 TA 真的無所謂,是因為他們總是「被隨便」。

平時生活中,能得到的自主選擇的機會太少了。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被忽視的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中,「被看見」是一種生存的必須。

但總有一種孩子,他們常常被大人忽視,成為了「被隨便」的孩子。

當孩子跟同學交往遇到困難,想要求助時,卻沒有人關心孩子發生了什麼:“心不知道用到什麼地方了,能學習好才怪!”;

當孩子考試得高分乞求表揚時,父母卻怪為什麼沒有拿第一名;

當孩子想和父母聊聊天的時候,他們卻讓你別來煩人……

臨床心理學家喬尼絲·韋布博士提出了一個概念——

童年情感忽視。

她總結了情感忽視的表現有多種形態。

或許在成人世界並不入眼的小事 ,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整個世界。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陷入自責和質疑:

“是不是我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對我?”

“爸媽對我很好,是不是我太貪心,想要的太多了?”

慢慢地,孩子學會了封閉內心,不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爸媽覺得自己是個“乖巧又聽話的好孩子”就行了。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永遠不對」的孩子

像這樣的話我們一定耳熟能詳:

「你這樣不對,我跟你說,你要……」「你這麼做balabala……就可以了。」

這個「永遠不對」的孩子,是第二種「被隨便」的孩子。

很多父母表面上看開明、民主,遇事都讓孩子做主。

但事實上,

在孩子做選擇之前,父母的心中早就預設好了答案,選擇結果必須符合他們的預期。

否則,孩子就會面臨無休止的“洗腦”,甚至是威逼利誘、謾罵羞辱。

從孩子的角度聽完心裡只有一個感覺——

為什麼我說的,我想做的都是錯的?

如:一個媽媽問孩子:

你是想出門玩?還是在家玩?

孩子答:

在家玩

這個回答顯然不符合媽媽的預期,於是她開始了對孩子的“遊說”:

你看外面天氣多好、又涼快,出門跑跑、騎騎車子,鍛鍊一下身體多好,不能總憋在家裡不出門。

但孩子不為所動、堅持待在家,媽媽就怒了: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能總在家裡窩著,人要多運動,不運動身體怎麼好啊,天天窩家裡,不動也吃不下飯,長不高的話,就怨你自己!我也懶得管你了,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類似這樣的事情,從小到大,每天都在上演:

選餐廳吃飯,孩子想吃漢堡,爸媽覺得不健康,直接進了中餐館;

選音樂興趣班,孩子喜歡吉他,爸媽覺得鋼琴更好,報了鋼琴班;

文理分班,孩子喜歡文科,爸媽覺得理科日後更好選專業,直接給否了;

找工作,孩子想去北上廣闖一闖,爸媽覺得一直飄著不穩定,決定讓孩子報考本地公務員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發展的機會。

面對選擇時,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隨便,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提出想法也會被駁回。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場試錯遊戲,TA 試錯的勇氣來源於家庭。

就算某件事真的對孩子來說很難,也別輕易對 TA 說不可能,因為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

讓孩子建立自信,培養自己的成就感,是培養 TA 獨立的優先條件。

試著去做一個陪孩子走「彎路」的家長,讓孩子在試錯中走向獨立。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被包辦一切」的孩子

第三種「被隨便」的孩子,是被包辦一切、缺乏可支配感的孩子。

孩子沒有主見,多半是因為有一個過度包辦的父母:

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大人跟你說的總歸是有道理的。

當孩子有獨立意識去認知這個世界後,如果還事無鉅細地為 TA 去揹負一切,那麼這不是愛,而是一種束縛。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在話題「那些父母強勢、被包辦一切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中,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經歷。

成為不主動、沒主見、「被隨便」的孩子;讓孩子的性格產生兩種極端,要麼同樣強勢,要麼特別自卑。

武志紅老師曾說:

想體驗做皇帝的感覺,生個孩子就可以,因為不管父母做什麼,都會說是為了愛孩子。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很多孩子,不是不會做選擇,也不是逃避做選擇,而是被“包辦”慣了之後,喪失了做選擇的能力,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是否能融入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養育成果的最終標準,培養適應社會型的孩子才是為人父母的使命。

學會放手,讓孩子脫離「父母」這個舒適區。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怎麼解決?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不做“直升機父母”

我們期待一個積極主動、有想法有創意的孩子,那就在平時生活中尊重孩子自由的意志,把自主權還給 TA。

心理學者克萊爾說: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從生命中將孩子分離出去,讓他成為獨立的個體。這種分離越早就成功。

而想要孩子分離,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他從小到大“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對於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比如吃什麼、穿什麼、報什麼興趣班、週末的時間如何安排等,讓他擁有絕對的選擇權。

對於能力之外的事情,

家長可以提前給孩子兩個選項(選項都是經過篩選的),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選擇;

或者家長可以充當孩子的“顧問”,

幫助孩子蒐集資訊,然後引導他分析利弊,做出判斷。

這時我們得管得住自己,微笑地做一個旁觀者,去鼓勵孩子身體力行。

「家庭教育」如果孩子愛說“隨便”、“都行”,父母要引起重視

不苛求完美,肯定孩子的進步

對孩子來說,

他們每天都在學習新技能、新知識,學習本身是一個由生疏到熟練的過程,一定會存在瑕疵和不完美。

如果我們過於苛求完美,就會總是盯著孩子“哪裡做的不好”,就會很容易忽視掉孩子的努力和成果。“你很聰明,只是努力不夠”聽上去很勵志,其實有毒,很討人厭(後面有機會和大家細聊)。

千萬不要將孩子事事都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跟張三比英語、跟李四比鋼琴、跟王五比數學,這樣對孩子極度不公平。我們憑空塑造出一個完美孩子,然後作為標杆去要求自家孩子。

當我們放棄對“完美”的執念,

用更現實的動態視角,跟蹤記錄孩子一段時間的努力和結果,更能發現他們每一次的進步。

孩子也會從父母的積極反饋中,看到自己的成長,對未知的一切,也都充滿信心,因為過往的成功經驗告訴他:

我可以!

寫在最後:

以前,我真的是個非常“隨便”的人,“都行、差不多、還好、不錯”經常掛在嘴邊。對應在生活工作上,毫無無主見,不敢反駁任何人,哪怕自己非常不舒服;對應在學習上,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粗心大意。

這個“問題”一直到我學習心理學,才真正被意識和改變。隨之而來的變化是,“差不多、還好、不錯”這樣的話,我說的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想、盡力、更好”。

相信很多家長朋友有過類似的經歷,現在投射到孩子,我們要重視起來!想讓孩子自信、有創造性,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