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心,孩子需要被溫柔的瞭解

不擺父母的譜,讓孩子感到被重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幾千年的道德觀念,在現代社會已經慢慢行不通了,新時代的父母應該徹底放下自己的架子,不擺譜,轉變和孩子的溝通方式,這樣孩子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從和父母“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讓孩子感到和父母之間的平等,感覺到被重視。

父母要想跨越和孩子之間的鴻溝,就必須放下身段去和孩子交朋友,透過孩子的內心世界和他進行對話,父母可以扮演多種角色,“父母對他=朋友+老師”這樣的思維,甚至更多的身份,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父母的重視,他是不會欺騙一個對他忠誠而平等的朋友的,因為教育本來就意味著伴隨和支援。

當家長蹲下身來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在身高上首先就達成了一個平等的狀態,僅僅是一個“蹲”的姿態,就可以讓孩子看到家長是願意平等的與孩子交流和溝通的。孩子也會因此喜歡和家長交流溝通,在父母的理解中去尋找更多的克服困難的方法

一直都在身邊,陪伴是最好的愛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努力去要求孩子去接受這個世界上各種各樣不同的事物,努力的去學會成長,去學會愛,然後能夠不孤獨的在這個世界上行走多年,這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陪伴,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放手讓孩子去尋找新的人生,放手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只是不知道分離的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孩子能否擁有面對這個世界太多未知的勇氣和能力,孩子就像是一粒未知的種子,我們現在的很多爸爸媽媽,不是給的雨露太多就是陽光太暴烈,孩子無法自然的生長,我們陪伴的最好狀態是讓孩子從心底裡感到安全。

當家長不在居高臨下的對待孩子,而是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建立彼此之間聯絡的準則,做到坦誠的溝通,相互包容和理解,和孩子在一起,放下手機和工作,一心一意的陪伴在孩子身邊,與孩子一同成長,這樣既豐富了孩子的童年,也順帶完成了自己的童年。“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言而親不待”,前路是未知的,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不要吝嗇的對孩子進行愛的表達,孩子只有成長在愛的環境下,才有安全感,只有建立了安全感,他才更願意去相信這個世界。

每個人都會有獨立,而鮮明的個性,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來的親子關係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種萬能的方法來應對千差萬別的親子關係,也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再去衡量那種親子關係,那怎樣去判斷你和孩子之間是不是建立了一種安全平等的親子關係呢?這就要看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是否能真誠的交流彼此的感受,去認真的對待彼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