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多了不起?

初識《易經》源於跟孩子一起學習國學經典,從查字典識字到現如今略知皮毛,短短半年時間裡深深被它深奧的哲理和神奇的卜筮所吸引,欲罷不能。讀《易經》一言,而曉萬理,越學越驚歎古聖先賢們的偉大與睿智卓識。《易經》不過寥寥一萬多字,卻字字可成書,不愧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人類歷史上,最具智慧的三本書籍是:中國的《易經》、印度的《吠陀》、歐洲的《聖經》。《易經》名列世界前茅,實至名歸!《易經》是華夏五千年文明之源頭,是華夏先祖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所總結的真理法則和大道規律。在古時,《易經》是帝王之學,是王侯將相、名醫高僧的必學之術,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最完備的整合大作《四庫全書》中對《易經》的評價是:“易道廣大,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數、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用現代小年輕的網路語言來說就是“可鹽可甜,可醋可辣”滋味萬千,無所不能。從古至今,研讀《易經》的人們就像黃河之水一樣奔流不息。為《易經》著書註釋的名家名作更是宛如滿天星星,數也數不清。

孔子“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已去多時”;唐代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醫學大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科學家錢學森稱讚其為“科學的經典”;甚至日本在維新時期組閣規定:“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在當下研究《易經》的學者多如牛毛;現代兒童知識傳授中,《易經》更是備受推崇……可見源源流傳幾千年的《易經》,已滲透入中華民族的心臟,化而為血,流通周身而虎虎生威。不僅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公園、廣場裡眾人晨練的太極拳是武當派張三丰依據《易經》陰陽動靜之道創立而成;《易經》與中醫有著“醫易想通”的說法,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是以其而作;《易經》 對建築的影響更為深遠,孕育出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風水學更是讓全世界歎為觀止。中國建築尤其傳統建築處處顯現“意象結合,陰陽協調”的思想,甚至普通老百姓的居民住宅,很多也可以找出《易經》的影子。現今較完整體現《易經》思想的建築,莫過於故宮。現代用途廣大的基因遺傳學,中國學者秦新華和楊雨善提出DNA的64個密碼與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對應,開啟了遺傳學的發展;現代生活、工作人人離不開的電腦,最初就是數學家萊布尼茨發現六十四卦正是0至63,共64個自然數的完整二進位制數形,他提出二進位制運演算法則,從而促進了電腦的產生……

悠悠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研究《易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他們或為聖賢學者、帝王將相、或為名醫高僧、或為哲學思想家。。。。他們使《易經》亙古流傳,永垂不朽!並推動著中華文明乃至整個人類世界文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