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三小俞嘉儀 | 尋找恩波橋背後的歷史

尋找恩波橋背後的歷史

富春三小 五(1) 俞嘉儀

6月的天氣,就像剛滿週歲的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剛才,天空上只是流動著幾塊灰不溜秋的雲彩,一會整齊,一會兒分散,後來隨著風向的變化,西北邊的雲彩又翻過來,越聚越多,黑色的雲彩遮住了天空,屋子裡像拉上了窗簾,一切變得陰暗起來。

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我們跟隨著文學院的老師們來參觀兩浙公所與恩波橋,一起探尋富陽的古老歷史。

下著雨,聽著雨聲,隨著腳步,我們來到了兩浙公所的門前。在門前,我靜靜的聆聽著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宛如泉水一揮流入腦海。接著,便開始了動手實驗,按照老師的指今,我們每個得到了一個塑膠杯與一根吸管。先用剪刀在塑膠杯底下鑽一個與吸管寬度一樣的小洞,可是我無論是從下面鑽,還是從上面鑽,塑膠杯就如同一塊鋼板煮然沒有絲細微的裂痕,無奈之下,我只好使用絕招了,“澎”的一聲,迴盪了整個屋子,終於,洞成形了,再把吸管往裡一插,哈哈,我的公平杯完成了,接下來就可以接水了,希望不要讓我失望呀。看看一滴一滴進入杯中,我心裡既激動又忐忑,水過半了,一滴水都沒有逃出來,棒!可是好景不長,水竟開始“滴答滴答”的流出來了,唉,看來又失敗了,垂頭喪氣的我只好在一旁坐著,看看別人成功的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臉,我只能悶悶不樂地坐等去恩波橋繼續下一個活動。

"富陽的莧浦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橋,聯結著兩岸的人民。"聽著老師的講解,我也瞭解了恩波橋的一些歷史,在北宋時期,它原是一座木橋,曾屢次被洪水沖毀,又屢次被重建。直至明嘉靖年間才修建為石拱橋,就是今天的恩波橋。恩波橋修建至今,已經有四百五十年的歷史了,是家鄉一道古樸的風景。

從橋頭遠望,你會發現恩波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七米,寬六米,橫跨在四十九米寬的莧浦河上。這麼長的橋,全部是用石頭砌成的。橋面上的石板大多數是橫著鋪的,中間卻有兩條豎著鋪的,整個橋面被分割成兩旁窄、中間寬。我據此猜測:在古時候,恩波橋也像趙州橋一樣,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恩波橋是一座三孔聯拱式拱橋,兩個橋墩將三個拱形的大橋洞連線在一起。橋墩上還各有一個拱形的小橋洞,橋頂下方的橋墩兩頭尖尖,就像是一艘停泊在這裡的小船。平時,河水從三個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能從橋墩上的兩個小橋洞流過,下方橋墩的船頭型設計,自然將水流向兩邊分流。這種設計,大大減輕了流水對橋墩的衝擊力,和趙州橋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據史書記載,富陽曾發生過兩次五級以上地震,恩波橋卻依然屹立。

再仔細看看,會看到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已有些凹凸不平,有些地方甚至長出了青苔,顯得有些滄桑。欄板中間的望柱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數量最多的要數蓮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露出了兩三片花瓣,有的已經完全盛開,還有的似乎已經枯萎,只剩下一個蓮蓬。所有的蓮花都是形態逼真,一朵朵的姿勢都很可愛。最有趣的,是橋正中的望柱上那三隻小獅子。其中一隻,腳按石球,左顧右盼,似乎是在思考把球拋給哪位同伴。另外兩隻,一隻張牙舞爪,一隻齜牙咧嘴,生怕對方先搶到球。欄板外側生長的一些樹木,已經竄到欄板上來了,那紅的、黃的枝葉隨風搖曳,更是給恩波橋增添了一份古韻。

雨仍在下,但是我們的腳步卻停下了,帶著歷史,進入了幻想的世界……

富春三小俞嘉儀 | 尋找恩波橋背後的歷史

作者簡介:

我是五(1)班的俞嘉儀同學,今年12週歲,我性格活潑開朗,愛唱愛跳的一個小女孩,在學習上,刻苦好學,勤於動腦,一直保持學習成績的優異。在生活上,學校裡樂於助人、熱愛集體,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在家中,尊敬長輩、爭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生活中的我,心裡裝著一個大大五彩世界。喜歡畫畫、跳舞、運動、音樂…… 在校內校外,用自己的努力也榮獲了不少成績。"江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今後的人生中,努力開拓廣闊大腦,畫出最絢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