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輩的愛,你究竟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場景一:

“奶奶,我渴了。”孩子一邊玩著手機,一邊喊。

“哎,等著,給我大孫子拿水去。”奶奶樂顛顛地起身去拿水。

場景二:

“姥姥,我要吃炒飯。”晚飯做麵條,孩子不肯吃,非要吃炒飯。

“這不是做好了嗎。吃麵條不行嗎?”姥姥問。

“不嘛不嘛。我就要吃炒飯。”孩子開始撒賴。

“好好好,你等著,我給你炒去。”姥姥立馬去給孩子做炒飯。

場景三:

“鬧鬧鬧,鬧什麼鬧?再鬧揍你!把褲子扒下來!”孩子要買玩具,不給買就大哭大鬧,爸爸只好使出殺手鐧,拿打屁股嚇唬他。

“幹什麼呢你?有你這麼教育孩子的嗎?你打一個我看看!反了你了。孫子,過來,走爺爺給買去。”爺爺拉著孩子出了門,不一會兒拿著新買的玩具回來了,兩人開心地玩起來。剩下爸爸暗自生氣。

隔輩的愛,你究竟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所謂“隔輩親”,就是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孫輩的疼愛遠遠超過自己的兒女。有時真的可以用“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而且,隔輩親這種現象特別普遍。

(一)隔輩親有哪些表現?

隔輩親最常見的一個表現就是老人對孩子“有求必應”。

孩子就像一個指揮官一樣,不管讓做什麼,老人都會立馬答應。

“我渴了!”——“等我去給你拿水。”(不會考慮孩子幾歲,是否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餓了!”——“想吃啥?我去給你做。”(不會考慮孩子是不是該吃飯的時候不吃,別人吃完了他再要求單做)

“我要買玩具!”——“沒問題,買買買!”(不會考慮孩子的玩具是不是太多了,反正孩子要就給買)

隔輩親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

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吃喝拉撒方面。不管孩子多大,在老人眼裡永遠是個需要照顧的小寶寶:

“來,喝點水,你得多喝水才行。”

“吃水果嗎?你這孩子怎麼不知道自己吃水果呢?”

“你嚐嚐這個菜?可好吃了。不吃菜哪行呢?”

“快去上個廁所,然後就趕緊睡覺吧!”

隔輩的愛,你究竟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隔輩親還有一個表現就是“護短”。

自己家孩子哪方面都好,做啥都是對的。任何狀況下都無條件和孩子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特別是在孩子犯了錯,爸爸媽媽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一定會挺身而出,把孩子護在身後。就像文章開頭場景三中的情形。

你說不能慣著孩子買太多玩具;他說不就是個玩具嗎,值得讓孩子又哭又鬧的嗎?

你說不寫作業不讓吃飯;他說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飯哪行?

你說再不好好學習就打屁股;他說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混的好人多的是,幹嘛非逼孩子學習呢?

你想給孩子立規矩,到他這一切規矩全破壞掉。

(二)隔輩的愛,愛的是孩子還是你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士,總是喜歡給同事的兒子準備小蛋糕。但是,孩子喜歡那個口味的蛋糕嗎?她並不知道,她只知道那是她自己喜歡的口味。後來,這位女士突然明白,那個蛋糕其實並不是為孩子準備的,而是自己內心渴望得到它所以才買的。於是,她吃掉了蛋糕。但是內心有一種隱隱的負罪感。這種負罪感來自於“你這麼大人了,不應該這麼慣自己”的這種想法。

隔輩的愛,你究竟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你不應該愛自己,愛自己是不對的。所以他們就拼命地去愛孩子。從而把對自己內心真正渴望得到的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老人同樣也是這樣的。人們總說“老小孩兒”,說老人越老越像小孩兒,也就是說老人也希望被寵著,被愛著,被照顧著。但是有很多老人就認為這種“希望被寵、被愛、被照顧”的感覺,太矯情了。所以他們就把這種感覺壓制在心底。當看到孫輩那些小小的、可愛的孩子的時候,這種感覺被喚醒了。所以就把這種自己想得到卻沒辦法得到的,都給了孩子。全然不顧這是否是孩子需要的,就像那位女士買的蛋糕,她根本不知道孩子是否想要,而是她自己想要的。

比如老人對孩子的有求必應、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這真的是孩子自身成長需要的嗎?不是。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學會去支配、去控制、去運用自己的身體:

想喝水——自己去倒;

想吃飯——自己去做;

想看書——自己去拿。

當孩子每次有任何需要,只要一張嘴,不用自己去做,立馬有人幫他把事情做了。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當老人不在了,誰來幫孩子做這些事?孩子的狀況必然陷入混亂之中。就像曾經的“小神童”魏永康,13歲讀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卻因為媽媽事事包辦代替,自己什麼都不會做,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最終不得不被學校勸退。

隔輩的愛,你究竟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所以說,老人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其實並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而是老人“認為”孩子需要的,也就是老人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或者說,這其實是老人自己內心所渴望得到的。

(三)隔輩親,怎樣才能理性地去愛?

我們既然明白了,老人對孩子這種“過度”的愛,其實是源自於內心對愛的渴望。那麼對於老人來說,就要把關注點收回來,放在老人自己身上。多去感受自己,想想自己想要什麼,儘量去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也就是多去愛自己。

對孩子的爸爸媽媽來說,也要多關愛老人。生活方面,物質方面優先考慮老人,而不是把孩子放在首位。心理層面,要多去關注老年人內心的感受,儘量讓老人生活在舒心愉悅的感受中。當“老小孩兒”得到足夠多的“寵愛”的時候,就不會再把這種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對於孩子來說,則需要把主動權還給孩子自己。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大腦支配自己的身體去做事情。而不是做一個只會發號施令的人。如果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懲罰,而不是躲在老人的背後,像一隻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逃避問題。這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歷練。陽光雨露,俱是天恩。無論是坎坷,還是挫折,都是人生路上的風景。都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去承受。這樣才能讓孩子展現出真實的自我。

最後,希望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希望老年人能有人陪、有人愛。就像閻維文的歌聲中唱到的那樣“都說隔輩親,血脈一家人;都說隔輩愛,老來享天倫”。也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在老人和家長正確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活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