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時鐘滴答滴答走著,眼看就到了爸媽下班的時間,真的不能再拖了……男孩戀戀不捨地關了電視機,去衛生間取了打溼的毛巾,蓋在電視機上。他把客廳恢復原樣,在書桌上擺好書本,把毛巾放回原處,坐回書桌前開始學習。門開了,爸爸出現在客廳。男孩用餘光看見他走向電視機,伸出手試了試電視機背蓋的溫度,走進衛生間洗漱去了。男孩默默地鬆了口氣,雖然他已經對這套程式很熟悉了,可每次還是有些緊張。

先生講完他小時候與爸媽鬥智鬥勇的故事,我倆捧腹大笑。你永遠想不到,小朋友為了看電視,有多少奇思妙想的點子。其實,我也聽過其他朋友講類似的故事。早已成年的我們,都把這些事當做趣談,但那當下的戰戰兢兢,在那個幼小的身體裡,應該引起了狂風般的震盪吧。

我沒有體會過那種小心翼翼。在我的記憶裡,我和媽媽一起從電視上學會了多種摺紙,很多個晚上,爸媽都睡了,我還在一個人看電視。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我在大學認識了先生,我並不認為自己比他優秀,但是,我的童年體驗比他好太多,就像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所說: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

只有在童年,我們才有機會做無憂無慮的天使。而我的父母在無意中,成為了讓我擁有翅膀的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0,是家庭教育書籍中的翹楚。在書中,作者尹建莉用自己和女兒圓圓的案例作為切入點,講述兒童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生活問題、學習問題和社會教育問題,引出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理論依據,給家長們搭建起一套通俗易上手的教育方法。

最美的教育有心而無痕,只有家長們用心,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01 點點滴滴都是教育

我對這本書最深刻的印象,是兒童無小事。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都是鑄就孩子美好未來的一磚一瓦。

小侄女四歲時,不小心被狗咬了,我和爸媽帶她去打針。一路上,小侄女都吵著不要打針,我們不停地安慰她,打針不疼。到了醫院,她開始反抗了,爸爸用力按住她,才讓護士順利把針打完。針拔出來後,小侄女才承認,打針確實沒有那麼疼。但是,在打針之前的那幾十分鐘裡,她小小的心一直被恐懼緊緊包裹著,承載著與之不相稱的壓力。

尹建莉在書中也談到了帶女兒圓圓打針的過程。當圓圓抗拒打針時,尹建莉用輕鬆平靜的語氣告訴圓圓,打針會有一點疼,就像你上次不小心摔了個屁股蹲兒一樣,只是有一點點疼,如果你想哭,也可以哭一下。

簡單幾句話,尹建莉把打針的疼形象地比喻成了小朋友能理解的疼,給了圓圓一個心理預期,並且告訴圓圓,她是可以有情緒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反觀我們對小侄女的安慰,明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小侄女並不相信我們的話,因為她已經經歷過很多次打預防針了。我們的行為,不過是“哄騙”而已,距離真正的教育,實在差距很遠。在我們心底,我們認為她還小,什麼都不懂,只需要靠各種手段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於是,我們和很多家長一樣,讓孩子體驗到的是管教、哄騙、服從、強制力,這背後傳達出的,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孩子情緒的不在意。

而尹建莉相信,孩子所具備的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聽得懂解釋,承受得住適度的痛苦,能很好地適應這個世界。

尹建莉與孩子的交流忠於事實。我們常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實就在說心理預期的重要性。

比如,一位懂得關係紊亂模型的姑娘,與一位看著瓊瑤劇長大的姑娘,誰對婚姻的滿意度更高呢?是前者。關係紊亂模型告訴我們,無論雙方磨合得多好,都會在婚姻初期經歷一段對關係不滿意的階段。有這個心理預期的姑娘,對婚姻的認識更理智,更接近於現實,她更有可能度過婚姻初期。

同樣的,

給予小朋友客觀的解釋,能讓他們更理智地看待遇到的困難,反而提高了他們的承受力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允許孩子有情緒則更加重要。我們都有一種體會,一個人被批評不一定會流淚,如果此時有人問你是不是受了什麼委屈,眼淚反而控制不住了。當有人對我們表達理解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感受被看見了,我們是被接納的,有人在支援我們,在愛我們,我們是有價值的。

同樣的,一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來自哪裡?

就來自他被父母接納、被父母無條件愛著。他可以有情緒,他的任何感受都是被允許的,他不需要壓抑自己。

馬斯洛認為,一個人的動力可以有很多,但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兩類:滿足匱乏的動力和成長的動力。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也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沒有匱乏的孩子,才能勇敢地追求成長,而這種動力來自於生命本身,更加持久堅定。

瞧,打針這一件小事的背後,是一整套完整的邏輯。而孩子的健康成長,就隱藏在這些瑣事當中。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02 做父母需要智慧

做父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孩子出生,我們自然成為父母;做父母也是一件困難的事,一個合格的父母,需要具備引導的智慧。

在《奇葩說》第六季中,有一期的辯論主題是:生二胎,必須經過老大同意嗎?薛兆豐教授用經濟學中的三個概念,論證了反方觀點:生二胎,不應該爭取老大同意,而是要引導老大看到手足之情這份厚禮的好處。

“經濟學裡面有三個概念,叫零和遊戲、負和遊戲和正和遊戲。一個籃球,給了弟弟,哥哥就沒得玩了,弟弟的所得恰好等於哥哥的所失,這叫零和遊戲。哥哥和弟弟爭這個球,打得頭破血流,球沒有增加,還流了血,這叫負和遊戲。哥哥和弟弟一起玩球,玩得很開心,他們都覺得,比自己一個人玩還開心,這叫正和遊戲。”

每一個人都逃離不了人際關係,最好的關係模式,就是正和遊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我家樓下就是一所幼兒園,從陽臺看出去,正好看到幼兒園的門口。曾有一次,一位爺爺和一位奶奶在幼兒園門口吵起來了,原因是兩個小朋友因為爭搶一件玩具打架,結果怒火從小朋友蔓延到了家長。

小朋友爭搶同一個玩具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家長就像這兩位爺爺奶奶,把爭端擴大化,讓小朋友承擔負和遊戲的結果。有的家長則告訴孩子,玩具是誰的就要徵求誰的同意才能玩,教會小朋友界限感,這是零和遊戲,很好地樹立了規則。

尹建莉在書中也提到了女兒圓圓和好朋友搶洋娃娃,她的做法是,要麼用別的玩具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要麼引導幾個好朋友分工合作,一起打扮洋娃娃。看得出來,她的做法要麼是零和遊戲,要麼是正和遊戲。孩子與他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就在這種引導中慢慢建立起來。

書中最經典的引導,是尹建莉教女兒給小板凳揉揉疼。當孩子們碰到小板凳摔倒了,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家長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拍打小板凳,給孩子報仇,這其實是把孩子和板凳對立了起來。

而尹建莉的做法是,先安撫好女兒,然後對女兒說,小板凳也疼了,幫他揉一揉吧。女兒在她的引導下,會認為小板凳和自己是一起的,他們不是對立的關係。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書中說:在孩子看來,萬物同物,對一棵草說話與對一個人說話一樣,對一張桌子的態度與對一個人的態度一樣。孩子對待小板凳的方式,就是對待其他人和物的方式。

如果孩子從小在對萬物的體諒中長大,始終保持一顆寬容有愛的心,那她以後必定有能力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在與自然和環境的共處中,體會到樂趣和新奇,因為她與這個世界,是緊密相連的。

如果說這是生命初期的天賦,那家長的責任,就是替孩子保護好這份天賦。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叫《萬物有靈且美》,作者是一位獸醫,這本書講述他在英國鄉村為動物看病的過程中遇到的人、事、物。整本書充滿了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溫情,他遇到的一人一器一物,都可以帶給他幸福與快樂。這樣的人,無論物質條件如何,都會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我相信,他的家長一定為此付出了努力。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利己主義與孤獨是同義詞,而人不可能在與外界毫無關係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她的同胞休慼相關、團結一致,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鄰人並不是一種超越於人之上的現象,而是某些內在於人之中,並且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藉這種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聯絡在一起,並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

只有生活在有歸屬感的世界裡,一個人的一生才有了意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03 成為孩子的鎧甲

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學校在週末補課,上午補數學,下午補語文。很多個下午,老師都讓我們把之前做過的練習冊翻出來再抄一遍。我那時候寫字比較慢,很羨慕那些寫字快的同學,他們抄完就可以回家了。

現在想來,那些抄寫有什麼意義呢?當時的我們,都是為了完成而抄,根本不會重新思考,就是一部毫無感情的抄寫機器而已。

現在,隨著教師素質的提高,這樣的現象應該少了很多,但要說完全消失也不可能。尹建莉在書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目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暴力作業就是其中一項。

有的老師為了讓孩子記住生字,會讓孩子把每個生字寫好幾行。他們的邏輯是,寫得越多,記得越牢,很多家長也這麼認為。其實有一位全國特級教師做過研究,基於教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理論,學會生字最有效的抄寫次數是三遍。尹建莉也認為,寫字的目的是為了記住,只要記住了,寫多少遍不重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當女兒圓圓為這種作業發愁時,尹建莉的做法是替孩子寫作業。她念,讓女兒默寫,會寫的字寫一遍就好,不會寫的字寫三遍,剩下的作業,尹建莉幫女兒完成。

還有些作業是帶有懲罰性質的,比如,默寫定理錯了一個字,那就再抄寫二十遍。像這樣完全沒任何意義的作業,尹建莉不會替女兒寫,也不會讓女兒自己寫,她寧願女兒被老師批評,實在不行就自己親自陪笑臉去和老師溝通。

幫孩子寫作業?拒絕寫作業?這在老師和大部分家長看來,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做這些事的家長,必須有堅定的信念,能從內心接受它們。

事實上,圓圓並沒有養成依賴家長、拒絕學習的習慣,反而有了更多自由時間去大量閱讀和休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能取得這樣效果的前提是,尹建莉早已讓女兒相信,

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學會,而不是為了應付老師。

尹建莉相信,孩子身上原本就有一種積極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就像一棵種子,只要給它提供健康的生存環境,它自然會長出根莖、葉子和花朵。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尹建莉始終注意幫女兒樹立起學習的正確動機。她從不因為女兒成績好而獎勵她,也不因為女兒沒考到高分而懲罰她,學習一直是女兒自己的事情。

每位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我們沒辦法也不應該要求學校給每個孩子提供完美的教育。同時,我們必須承認,因為各種原因,學校教育有其侷限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個性化的教育應該由家庭來完成。尹建莉用特別的辦法,扮演了不合理的教育與孩子之間的防火牆。

她既保證了女兒的學習效果,又保護了她的學習興趣。還從側面告訴孩子,作為權威的老師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既要尊重權威,又要保持自己的個性。

可見,作為家長,不僅要有保護孩子個性的意識,還需要一顆強大的對抗社會標準的心臟。

如果能讓孩子長大後既保持自己的個性,又能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那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

父母們所承擔的責任,何止千斤。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有心而無痕的教育

結語

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

當你小的時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會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才能夠決定自己是誰、該如何與人相處。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兒童並不是一塊石頭,他有自己的天性和感受。優秀的父母,不僅僅照顧孩子的生理,更應該是一位成全者,成全孩子的個性化成長,幫助孩子真正融入這個世界。

一名優秀的家長,始終在走一條艱鉅的成長之路。

作者簡介:

福琴,與你分享閱讀、思考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