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有不少家長抱怨: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作業明明不多,可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才能寫完;

有的孩子一邊玩一邊寫作業,總要家長在一旁催促督促才行;

還有的孩子上課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是東張西望不專心,就是愛做小動作。

對這樣的孩子老師經常批評,家長也總是責罵,可批評和責罵以後仍不見效果,真是讓人頭疼不已。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家長眼中的“自覺性”

我們常說一個孩子“自覺”,意思就是他不需要父母或者老師的提醒,就可以自動執行他們的意志。在這樣的解讀下,我們常將“自覺”與孩子的自主性等同起來,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自覺不等於自主

自覺的動力來自外界——外界權威者的意志,而自主性恰恰相反,其動力來自內在——當事人的自我意志。

有些時候,父母給孩子提出的“自覺標準”,不過是道連成年人都無法企及的標準。當標準總是難以達成,孩子也會在倦怠中放下對標準的追求。做個放棄“自覺”的孩子,至少不用每天再為“自覺做不到”而苦惱吧!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面對孩子不自覺,家長的錯誤做法有哪些

聽話照做

面對孩子不自覺的行為,有些父母會透過強制手段要求孩子聽話。

比如先是沒收玩具、限制其他娛樂休息活動,接著透過強制監督要求孩子必須立刻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最後設定嚴厲的懲罰措施。

或者父母用言語綁架孩子。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只要孩子一頂嘴,就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呀”。這樣環境養育出來了的“自覺”,不過是孩子滿足父母脆弱的一種犧牲。

最終,孩子被迫按照父母的要求照做了,但孩子的自主感其實是卻被抑制了。這樣的自覺,是孩子迫於父母壓力的一種妥協手段。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粗暴打罵

一旦家長髮現了孩子自覺性差還屢教不改的行為時,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動怒,並且會立即採取一些,像打罵一類的粗暴有效,且立竿見影的方式去管教孩子。

可是這種辦法只是眼前的利益,換來的是孩子假意的順從和聽話,而對孩子產生的長遠影響只有負面的。

當孩子只會“被迫自覺”的時候,孩子的成長是蘊含了風險的。小時候壓抑了的“好玩”天性,很可能會在青春期,甚至更晚的時間,被“做自己”的聲音而喚起。

而那個時候的“做自己”可能以徹底放棄學習,這類更激進的方式進行。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那麼對於孩子的不自覺現象,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父母應該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好心態

父母們不知道的是,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我們催出來的。孩子做事一慢,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可實際上,我們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秩序,我們不能過多幹擾。教育孩子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用成年人才明白的道理去說服孩子。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第二、不要簡單粗暴地“獎”與“懲”

有些大人會這樣獎勵孩子:“你今天如果好好學習,多做一套卷子,媽媽會獎勵你50塊錢。”這個孩子便去做了。

同樣這個孩子某天沒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爸爸很生氣把孩子打了一頓,然後說:“你記著,下一次再不做作業,老子拿棒子打死你!”。還有的跟孩子約定“你錯幾個字我就打你幾下”。

這些方式短期內可能有效,但有效的原因是孩子抵制不住獎賞帶來的誘惑或者懲罰帶來的痛苦,爸爸媽媽要他做的作業本身反而對他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價值。

久而久之,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對外界的服從度降低後,父母的這些行為便會失效。這也是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長大不好管的根本原因。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第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王道

在幼年階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特別重要!你跟孩子關係不好,再會講道理,孩子也會很煩你,但如果你跟孩子關係好,他能感受到你的愛,那麼你說什麼孩子都是聽得進去的。同時你提要求又很合理,那麼孩子也會是通情達理的。

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性格。孩子能否有效學習與性格關係很大:一個活潑健康的孩子,往往是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下培養出來的。

父母的好心正在毀掉了孩子的自覺性!這樣做才更有效

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以身作則,孩子就會自然效法,少些逆反之心。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父母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不要心急,慢慢來。剋制監視、提醒和嘮叨的慾望,慢慢改進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我們在收穫成熟的自己時,一定也可以收穫一個自覺的孩子。

您的孩子是一個有自覺性的孩子嗎?如果不是你要準備怎麼應對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