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之路,我與你同在。你的康復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經歷過最難忘的癲癇患者是什麼樣的?初次見小王的時候,他才18歲,但是患癲癇病已經八年多。到我門診就診之前,已經轉戰了省內多家醫院。我拿到他腦電圖的時候,發現很多地方已經亂得不像樣子,是十分典型的繼發性癲癇。

於是我就詳細詢問了他的過往發作史和用藥情況。由於癲癇患者發作時自身無意識,所以很多問題都是他的父母在旁邊代為回答的。

在問到發作狀態的時候,他的母親情緒明顯激動起來,一口氣說了很多:“一犯病就倒地上抽”,“別人都是一兩分鐘就恢復,

他每次都得五分鐘才緩過來”,“嘴都是紫的”……從言談舉止就可以看得出,父母是十分擔心他的。相比於父母激動的言辭,小王卻顯得很拘束也很沉悶,對我的問題問一句答一句,從不多說一個字。

突然,小王從椅子上滑落到地上,劇烈抽搐起來——他在我面前發作了。片刻之間,不大的診室亂了起來。我趕緊讓大家把椅子搬走,

防止碰傷他;並且幫他翻身至側臥狀態,防止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他的父母見到兒子發作,變得更加激動,但是此時自己什麼都幫不上,在一旁手足無措地注視著自己抽搐的兒子。之前有很多患者都在就診的時候發作,但是家人因為見得多了,表現得都比較冷靜。唯獨小王一家讓我印象最深:八年的病史,肯定歷經了無數次發作,但是這對略顯蒼老的老夫妻臉上依然寫滿了對兒子的擔心、痛心和關心。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一切結束之後,問診繼續進行。從剛才的發作來看,小王確實已經比較嚴重了,大發作持續時間在四分半左右,這會導致他的大腦長時間缺氧缺血,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隨後我針對小王的情況,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驗告訴我,單一用藥已經不好控制他的病情了。我先是換下了他之前服用治療效果不好的藥,然後根據他的情況,我給他搭配了三種其他藥物。(根據平臺規範,具體藥名省略不表。換藥撤藥需要一個過程緩慢進行,此處不做詳細描寫,大家一定須知。)

按要求減藥、換藥的一個月後,我們按照約定通了電話。小王的父母表示換藥後沒有引起不適,而且發作頻率略有減少。三個月後再複診時,小王的腦電圖已經有了明顯好轉,而且每次發作的時間已經由原來的接近五分鐘縮短到兩分鐘左右。隨後的一年,我時常保持對小王的跟蹤觀察,每隔幾個月他的情況都會有一定的好轉。

小王在我的指導下一共進行了為期兩年零五個月的治療,加上先前八年多的病史,他的抗癲癇歷史已經超過了十年。好在結果令人欣慰,在達到停藥標準後開始考慮為他減藥。減藥也是個緩慢的過程,一共持續了一年多,直至停藥也未出現發作。如今,小王的病例已經歸到康復患者檔案中,他的父母終於不用帶他東奔西走了。

但是我會時時想起他,想起他父母雙親激動和焦急的眼神。患者及其家屬對健康和正常生活的渴望,將一直鞭策著我更細緻、更用心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