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實習生懂得羞恥,是媒體老師最大的積德

一年一度的實習季開啟,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即將或者已經進入新聞單位實習。結合自己帶實習生多年的經驗,也結合被庸才和新聞人渣帶壞實習生的教訓,凌晨一筆,不吐不快。

讓實習生懂得羞恥,是媒體老師最大的積德

作 者 | 朱凱琪

編輯排版 | 呼楊閏廷

離開高校的孩子們,大多滿懷激情、躊躇滿志,可謂膽氣衝雲天。同時也難免心高氣傲,眼高手低。就像一棵樹,枝葉茂盛,但樹幹纖細。他們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卻又極容易長出向背的枝杈,枉生風雨滿身。

孩子們剛剛離開象牙塔,進入文人相擠的朋友圈,突然和名人對桌而坐,心生向蒼天要公平,向大地索正義的抱負。同時,感覺距離自我獨立成長一步之遙,自然釋放了對經濟的無限渴望。比如如何兌現曾經答應過給父母在北京買房、買車,償還養育之恩的承諾?

讓實習生懂得羞恥,是媒體老師最大的積德

此時的實習生們,向左一步是鴻鵠,向右一步是淵雀。所以此時的實習老師很重要,重要到什麼地步呢?如果說是人生導師一點也不矯情,如果說是人生引路者一點也不誇張。

一言以蔽之:跟對了人,至少不會學壞;跟錯了人,不大可能學好。

對了的人,不一定能力非凡,也不一定能手把手交給實習生們多少寫作技巧、突破能力。實踐中經常見到一些新聞界公認的調查記者,帶出來的實習生並不一定是能力出眾的翹楚。而一些最初跟著的老師,並不是什麼名人的實習生反而從老師那裡汲取了不少營養。

內外因的哲學理論是辯證法,但在現實面前往往被證明方向其實南轅北轍。在新聞界,幾乎可以肯定:沒有好老師,實習生不一定不成功,但一個新聞職業道德被金錢綁架的所謂老師,真的會讓實習生迷失。這樣的所謂新聞引路人,令人恐怖、更令人絕望。在煮青蛙的溫水裡呆的時間長了,實習生們真的會認為“新聞理想是扯淡,搞經濟才是硬道理”。誠然,新聞理想不能當飯吃,但是沒有新聞理想的記者做的飯,肯定不好吃,說不定還有毒。

一些新聞混混們,大多沒有新聞理想,更不會鑽研業務,可悲到把採訪當成吵架,把新聞稿當成洩憤的語言堆砌。聽說他們還要帶實習生!把混混主義、搞錢精神和所有違背新聞專業主義的自大自悲和自欺欺人當成人生樂趣,自己則充分扮演攪屎棍的角色……後果之可怕,令人不寒而慄。

讓實習生懂得羞恥,是媒體老師最大的積德

簡而言之,他們的罪大惡極在於逐漸讓剛剛離開校園的實習生們喪失了恥辱感!而這,該是多麼令人心碎,多麼卑鄙無恥?

某些媒體管理的糟糕制度,更為以上的無恥行為注入了瘋狂。筆者就親眼目睹某些“新聞單位”(我認為它們不配這四個字)收錢賣記者證的行為。聘用了“記者”,這些單位不但不發工資,還讓他們給單位交錢!有的按辦理記者證一次繳納,有的按月收費,有的按年收費,甚至有的還按“業績”收費!收費金額也從幾千到幾萬甚至幾十萬不等。

一些剛剛畢業的孩子,如果不慎跌入這些單位的泥潭裡,後果還能是什麼?想想就雞皮疙瘩滿身。

然而更可怕的是,這些孩子們經歷和侵染了以上沼澤後,逐步沒有了恥辱感,最後甚至認為這很正常,甚至開始為它們辯護,最終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

幾年前一位剛畢業的小夥子找到我要求實習,由於單位確實安排不出實習機會,我就讓他等一等。他等不及,後來去了一家如上媒體。去年見面時,他遞給我一張名片,上面寫著“xxxx刊物xxxx部主任”。席間多次炫耀自己“做業務”的歷程,“做成業務”的智慧。後來甚至告訴我,“朱老師,以你的知名度搞點業務該多好?一準掙大錢……”

那頓飯,我心寒似冰。

讓實習生懂得羞恥,是媒體老師最大的積德

當然也有一些實習生,本來去了挺不錯的單位工作,然而一段時間後,開始炫耀自己領紅包的愉悅心情和灰色收入的幸福忐忑。2016年夏季,偶然從別人嘴裡得知一位曾經的實習生如此表述:別看老朱成天說新聞理想,其實按照我的理解,這些錢挺容易,反正我一開始不敢拿,後來也拿了,這也算灰色收入吧,沒什麼大不了……

恥辱感喪失,曾經的優秀會陡然可怕。

更可恨的是,那些讓一張白紙的實習生丟掉恥辱感的所謂媒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