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2005年,一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登上了“感動中國”的領獎臺。

他叫洪戰輝,23歲,是名大三學生,也是現場獲獎者中年紀最輕的一位。

洪戰輝13歲便獨自承擔起撫養家庭的重任,同時憑藉超強的毅力,完成了學業,他的故事曾感動無數國人。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好哥哥”洪戰輝的勵志故事,重拾那份情懷與感動: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01 童年變故讓他一夜長大

1982年, 洪戰輝出生在河南西華縣一個普通而又貧寒的農民家庭裡。

小時候,雖然家裡窮,但一家人和睦溫馨,日子過得還算幸福。

直到洪戰輝12歲的那一年,家裡發生了一場巨大的變故,徹底打破了這份寧靜與幸福。

1994年6月的一天,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把母親打骨折,混亂中把一歲多的妹妹重重摔到了地上。

看到父親發瘋的樣子,洪戰輝的母親心灰意冷,含著眼淚丟下洪戰輝和弟弟,遠走他鄉。

突然遇到如此大的變故,讓剛上五年級的洪戰輝有些不知所措:父親發瘋,母親遠走,弟弟年幼。

家庭的重擔突然就落在了這個12歲男孩稚嫩的肩膀上。

瘋癲的父親還從外邊撿回來一個

被遺棄的女嬰,跟意外離世的妹妹差不多大。

要給父親治病,要養活弟弟和撿來的新妹妹,要尋找遠走的母親,還要上學。

洪戰輝在命運面前無處可逃,只得選擇勇敢面對。

洪戰輝彷彿在一夜之間長大了,他開始努力扛起養家的重任......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02 要上好學,還得養好家

在就讀初中的3年時間裡,洪戰輝每天早、中、晚都要

輾轉於學校和家之間,步行6公里,照顧全家人吃飯。

記得剛開始,妹妹太小需要吃奶粉,洪戰輝便靠著賣雞蛋、賣冰棒掙錢給妹妹買奶粉。

等到妹妹稍微大一點了,他擔心妹妹營養不良,放學後經常爬到樹上去給妹妹找鳥蛋。

雖然他一邊讀書一邊養家異常辛苦,但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列。

1997年, 洪戰輝初中畢業,成為東夏鎮中學考上縣重點高中的3個學生之一。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洪戰輝正準備收拾行李,外出打工掙學費。

當天,患病的父親突然間清醒了一次,他用家裡的一袋小麥換了50塊錢,用他顫抖的手交給了洪戰輝:

“孩子!爸對不起你!考上學沒錢上……”

16歲的洪戰輝,不想接受命運的安排,他拿著父親的60元錢,冒著烈日,跑到周邊的縣城尋找各種打工的機會。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因為年輕太小,加上身體單薄,沒有人用他。

但洪戰輝不願就此放棄,他跑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

最後,洪戰輝的執著打動了一箇中年人,那位中年人是一個建築工地的承包人。

他冒險答應讓洪戰輝去自己工地當小工,洪戰輝賣力地幹活,一個暑假,掙到了700多元。

高中開學不久,洪戰輝委託大娘照顧父親和弟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把年幼的妹妹接到了自己身邊。

和初中一樣,洪戰輝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出租屋,悉心照顧妹妹的飲食起居。

他經常把食堂打來的飯菜留給妹妹吃,自己悄悄啃著泡麵。

進入高中後,開支大了,學習壓力也增大了。

但洪戰輝心裡清楚:“如果斷了經濟來源,父親的病就沒有藥吃、弟弟妹妹就沒有辦法改善生活。”

於是,打工掙錢成了洪戰輝除了完成繁重高中學業之外的最大的任務。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03 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奮鬥才重要

“沒辦法,我要讀書,我要養家,就必須想辦法掙錢!”

洪戰輝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園內做起了小生意:賣圓珠筆芯、賣書、買襪子、鞋墊,以此獲取一份微薄收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校園裡,洪戰輝像個小商販一樣推銷,被很多人瞧不起,包括一些老師。

有一次,一位老師對他說:

“你究竟是來讀書的還是來做買賣的?你家再困難,賺錢的事情也該你父母去做,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聽完老師的訓斥,洪戰輝沒有辯解,他強忍住眼淚,收拾東西默默離開了教室。

就這樣,洪戰輝半工半讀地上到了高二,因為父親病情加重,他不得不揮淚離開了學校。

回到老家農村後,洪戰輝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忙農活,閒暇時做些小生意,一年能掙個六七千塊錢。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2000年時,妹妹已經6歲,那時候父親的病情也控制了下來,洪戰輝心中又燃起了讀書的強烈願望。

於是,洪戰輝重新回到高中,從高一開始學起,斷斷續續,別人高中用了3年,洪戰輝讀完用了整整6年時間。

2003年,洪戰輝高中畢業,報考了湖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並被順利錄取,他填報志願的原則是——學費最低。

上大學後,洪戰輝更加賣力地掙錢,此時的他經過多年的磨礪已經變得非常堅強。

他依然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打工,一邊讀大學,一邊照顧妹妹學習。

2004年,父親病情好轉,內心愧疚的母親也回到了家中,在外拍漂泊多年的弟弟也有了訊息。

生活終於一天天好了起來。

2005年,洪戰輝的事蹟被報道出來,被評選為當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站在領獎臺上,當主持人問他:生活那麼辛苦,為什麼不肯接受別人的捐助呢?

洪戰輝回答道:

“苦難的經歷不是我們搏取同情的資本,奮鬥才是最重要的!貧窮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透過奮鬥改變貧窮的劣勢才是最重要的!”

言畢,現場掌聲雷動,無數人感動落淚。

13歲養活一家4口,不要任何捐助,他說:苦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

本科畢業後,洪戰輝又考上了中南大學的研究生。

完成學業後,他拒絕了高薪工作,投身教育事業,希望去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孩子完成夢想。

經過多年思考實踐,洪戰輝創辦了一所獨具特色的中專學校,成了一位校長。

他積極推進教育實踐,讓學生接受勵志教育,幫助許多家庭解決青少年教育問題,讓青年找到人生的方向。

洪戰輝沒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安逸幸福的童年,在苦難面前,他選擇提前長大。

面對苦難,他不以此博取同情,而是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去改變現狀。

貝多芬說:“卓越的人有一大優點: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

遭遇苦難是一種不幸,或許也是一種幸運,關鍵是在於選擇的態度不同罷了。

討論:你的童年是否經歷苦難,你身邊有這樣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