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考:假言命題的“真真假假”

“真假話”這三個字很多同學不陌生,因為在我們學習邏輯必然性推理題目中經常會遇到,但很多同學不知道的是在假言命題中也是可以考察真假話題目的,而真假話題目基本上都會用到矛盾命題,所以圖圖先帶大家瞭解一下假言命題的矛盾命題。

首先,大家小時候家長經常會給我們一些許諾,比如說“如果你期末考進了前三,就帶你去遊樂園”,那大家現在思考一下什麼時候家長說謊了呢?那就是:你考進了前三,家長卻沒有帶你去。這兩件事情需要同時發生,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假言命題p⇒q,它的矛盾命題是p且非q。接下來我們一起看道例題。

【例題1】

某機關年終考核時,群眾對周、吳、鄭、王四位處長的考核結果有多種說法。

①如果周處長考核優秀,那麼吳處長考核也優秀

②考核優秀者是鄭處長

③考核優秀者是周處長,但是吳處長考核不是優秀

④考核優秀者是周處長或者王處長

其中,只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觀察題幹所給四個條件,其中出①和③是矛盾命題,必有一真一假,而題目中只有一真,真話一定在①③中,由此說明②④為假話,進而得出優秀者不是鄭處長,也不是周處長和王處長,則③為假話,①為真話,故本題答案為A。

本題是利用假言命題的矛盾關係來解決真假話題目,需要我們第一步觀察題幹是否有矛盾關係,有矛盾之後我們需要繞開矛盾根據條件判斷其他人說的話的真假,最終得出結論。接下來我們要增加一點難度來看還有什麼題目可以利用假言命題真假話來解題。

【例題2】

某科室就選派小鄭、小周誰去基層蹲點有三種不同意見:

(1)只要小鄭去,小周就不去;

(2)只要小周不去,小鄭就要去;

(3)小鄭去基層蹲點。

科室領導研究後,同意了一種意見,否定了兩種意見。由此,可以推出:

A。小鄭、小周都去 B。小鄭、小周都不去

C。小鄭去而小周不去 D。小周去而小鄭不去

【解析】

觀察本題條件也是真假話,但我們並沒有找到題幹條件本身的矛盾關係,並且假言命題沒有明確告訴支命題之間是如何選擇,而是在各個支命題之間做了一個假設,這樣我們就無法直接判定一個支命題是在做假設的情況下得到另外一個支命題真假性,也就是說我們從正面入手比較困難,這時我們就可以考慮利用假言命題的矛盾來解決,因為“且”命題的真假我們是比較好判斷的,即把題幹翻譯如下:

①小鄭且非小周

②非小周且非小鄭

③非小鄭

這三個條件的真假性則變成兩真一假,那麼如果③假,則②假不滿足題幹要求,由此得出③真,則①假,②真。即非小鄭,非小周,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