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還在只關注教育方法?別再錯了!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我們總是羨慕孩子的生活,無憂無慮,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但是你知道嗎?孩子也羨慕大人的生活,因為在孩子的眼中,大人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真好!

是什麼讓孩子羨慕起大人的生活呢?很多家長自以為教育方法牛逼,卻讓孩子活得像提線木偶,家長指到哪頭就要往哪頭走。

孩子從來沒有體驗到作為自主決定的快樂,肯定向往主宰自己生活的大人世界。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很多父母一味地追求育兒方法,卻沒有走進孩子的成長世界裡,真正地瞭解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還在只關注教育方法?別再錯了!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在現在的社會里,聰明優秀的孩子真的太多了,而真正從瞳孔裡散發出天真爛漫和快樂的孩子卻慢慢在減少。

這讓我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是:在家庭教育裡,我們需要關注的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讓孩子保有童真,健康快樂地成長?

曾經遇到一位全職奶爸,因為深知養育好孩子的重要性,總是主動學習育兒知識,認真閱讀育兒書籍,積極參加家長課堂。

因此,他對於如何教育孩子自信滿滿,認為只要方法對就沒有養不好的孩子。

他提出一個觀點,在家庭教育裡,掌握教育方法才是養育孩子的根本!

比如爸爸喜歡用到“謙讓,分享”的教育方法指導孩子相處。

他們家是一對龍鳳胎,孩子們之間難免有爭吵和打鬧,但是這位爸爸很自豪:“我家兩個孩子基本不打架,因為我從小就教育姐姐要學會謙讓,要把好吃好玩的都先分享給弟弟。所以每次家裡有新玩具,姐姐都會主動先拿給弟弟玩,等弟弟玩夠姐姐才會去玩。你看我們姐姐真的很乖,很愛分享。”

我問:“那姐姐每次謙讓弟弟的時候,心甘情願嗎?她開心嗎?”這位爸爸語塞,沒有說話。

其實姐姐學會的是謙讓和分享嗎?不!同樣年紀的孩子,她只是比弟弟早一會來到這個世界,從此就要在爸爸的教育下,學會無時無刻謙讓弟弟。

這對姐姐來說公平嗎?很顯然,不公平,姐姐一直是委屈的那一方。

在爸爸長久的謙讓教育下,姐姐只能妥協,只能委曲求全,日子一長只會越來越膽怯,沒有主見。在姐姐看來爸爸總是忽略她的要求,她什麼也改變不了,不如放棄算了。

教育孩子還在只關注教育方法?別再錯了!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當孩子變成這樣,這位爸爸還會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對的嗎?

這位爸爸很不解:“我看過的育兒書籍都說謙讓教育會讓孩子更有愛,很多育兒專家也提到這個教育方法,難道他們都錯了?”

是的專家說得沒有錯,但是別忘了那只是大資料的統計,不能確保這些方法都適合每一個孩子。

所以在家庭教育上,一味追求秉持某種教育方法,並不能真正地教育好孩子。因為沒有一個教育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沒有一種教育理論可以支援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家庭教育應該要回歸孩子身上,家庭教育真正要關注的是孩子。

作為家長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隨著孩子的動作、能力、認知的發展、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制定本階段適合孩子的教養策略。

比如:

0-1歲之間教育即是陪伴,你要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進行生理機能的完善,培養精細動作,給與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1-2歲自我意識完善階段,家長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培養孩子自我照顧能力,尊重和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2-3歲叛逆期階段,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去體驗當小大人的感覺,讓孩子體驗成長的快樂;

3-4歲是非觀念形成階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中堅守原則,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多講道理;

4歲以後孩子思維形態逐步建立,家長和孩子相處應該更像朋友,不妨弱化家長身份,讓孩子學會相信你,正面引導孩子,給與孩子一定的決策權,以孩子為主導。

教育孩子還在只關注教育方法?別再錯了!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瞭解每個階段孩子的特點,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讓你和孩子越走越近,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孩子,只有瞭解關注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及特點,才能找到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