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之多、之源、之困

河南高考是中國第一難!這是不爭的事實。單就每年高考報考人數,河南歷年是穩居全國“老大”!且與其他省份差別懸殊。2020年河南省高考人數為1158萬人,與報考人數第二名的廣東省79。6萬人,第三名的四川67萬人,第四名的河北62。5萬人,相差都在20萬人以上 。

河南考生為什麼這麼多?除了人口多(常住人口近億)這個根本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河南普通高中畢業生多。按照國家要求,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中專 )的比例應為5 :5 。中考過後對學生進行分流。江浙等東南沿海省市,大抵依照這個比例。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實際情況是,普高生的比例遠高於職專生。

我縣普職之比在數量上幾乎達到“普及”高中教育的狀態,所謂的“普及”,就是“全覆蓋”。去年我縣初中畢業生近3000人,高中錄取了2100人,今年初中畢業生不足3000人, 高中錄取了2000人 ,幾乎確實“ 一鍋端 ”,都進入高中了。這種現象可以說是河南普職教育的縮影。高比例的普高生造就了河南高考考生人數年年“奪冠”,且年年攀升,狹窄的獨木橋承載著龐大的高考大軍,自然也加大了河南高考的難度。

普高生的高比例,有著複雜的淵源 。高中學段作為基礎教育的收尾和出口,對學生的一生成長極為重要,中考分流,決定“普”“職”,及藍領,白領。高考分流,則決定未來生活的階層、高中階段,學科最多最全,九門文化課,涵蓋了所有學科的源頭和基礎,唯有高中階段的紮實厚重的基礎,才能有後來的發展與騰飛。越過高中學段,從初中直接進入職專, 在基礎知識的儲備上顯示是殘缺或者說是先天不足。而且當今社會生物科技 、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大資料、 人工智慧等。 對一些基礎知識, 特別是數理化生等學科的知識都有相應的要求,沒有經過高中階段嚴格訓練和相應的知識積累,很難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雖然經過職專 “技能型”訓練,怕是很難成為優秀的“大國工匠”。德國是世界製造強國,有人認為得益於德國的職業教育培養出的優秀的“技術工人”,也以此認為我國的職業教育應借鑑德國,早分流、廣覆蓋。豈不知,德國的職業教育的起點遠不像我們國家這麼低。

現階段的初中畢業生多數年齡在十四五歲, 也是青春叛逆期。進入職專,相對寬鬆的學業和管理,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有諸多不利的影響 。

鑑於以上原因,許多省市在“普職並重”方面 ,天平向普高傾斜,使更多的學生進入高中,參加高考。這其中,有相應一部分學生透過高考進入高等職業院校。而且,人們發現經過高中階段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發展潛力及前景更被看好。從身心健康到知識積累,要比職專起點的學生更完備。人們也因此對普高教育更為重視,普高的比例在一些地方也不斷提升,如陝西省“普”“職”比例為6 :4 。陝西省長婁勤儉調任江蘇省委書記後,對江蘇省執行的5 :5的“普”“職”比例提出批評,認為此舉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還有人認為,一個人一生,沒參加過高考,人生就是不完美的,是終生遺憾。這些因素,就是河南高考人數居高不下的源頭之一。

這樣看來,高比例的普高生,雖然加大了普高的人數,加大了高考的難度,似乎更利於學生的發展,特別是經歷高中、高考進入高職的學生。

但是,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據統計,歷年高考中,低分考生的人數令人堪憂。2020年高考中,河南考生1158萬考生中,總分在300分以下的達15。8萬之多。江西38。94萬考生,100分以下的超過1萬人。廣東79。6萬考生,160——300分的考生達10。3萬人。750分的總分,這樣的成績令人瞠目、無語!,這樣的分數、這樣的基礎、這樣的學生,進入高中,三年的“普高模式”對他們的身心來說,是一種折磨、甚至是一場災難!對他們的人生髮展,似乎是一種反作用。職專的低起點低要求似乎更適合他們的發展。這部分學生中考後分流到職專,那麼高考報考人數就降下來了,高考這座獨木橋也會不那麼擁擠啦。

怎樣才能讓“普”“職”比處於最佳狀態 ,讓河南考生人數處於一個合理的數值,讓高考人數降下來,考學難度降一點,讓河南考生的痛苦指數減一點。路在何方?還是一個困局,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