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12=90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結果丟了臉

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般有家長輔導寫作業。這是個辛苦活,身累心更累。有句話很形象: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們最感到痛苦的是,不管如何循循善誘,孩子總不開竅,氣得你抓狂。

事實上很多時候,是家長的輔導方法不對。在家長看來,小學階段的題目都很容易,難不倒自己。殊不知,會做題不一定會講題,解題的思路也未必與孩子的學段相適應。

有位老師跟我講了件事:

這位老師教小學四年級數學。有天晚上,一家長給她發來長串語音和一張截圖。語氣挺衝,質疑她批改作業不走心,把孩子的正確答案給判錯了。

“1080÷12=90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結果丟了臉

看到家長髮來的截圖,老師哭笑不得。這是一道選擇題,題目的大意是:

體育商店進貨12個籃球,共花了1080元,每個籃球的合理售價是多少?

有四個備選答案,分別是:A 1080元/個、B 90元/個、C 110元/個、D 180元/個。

孩子選擇的是B,老師批改時,打了個紅紅的叉。

家長說:“12個籃球,總共花了1080元,1080÷12=90,難道不對嗎,孩子哪兒做錯了?”

老師聽完家長的話,耐心地說:“建議您以後儘量不要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獨立完成。既培養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而且……”

老師頓了一頓,語氣更委婉:“您不是老師,對教材不熟悉,難免看題不仔細,可能會給孩子錯誤的講解。”

“1080÷12=90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結果丟了臉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題,對四年級小學生來講很容易。如果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真的是B,那麼設題就沒有太大的價值。實際上,題幹裡隱藏了一個思維陷阱,如果讀題不仔細,就很容易出錯。

體育商店進貨12個籃球,總共花了1080元,則每個籃球的進貨價是1080÷20=90元。注意,

90元只是進貨價,而不是合理售價

。合理售價應該是多少呢?

A答案顯然太離譜,不可能。D答案在原價基礎上翻了一番,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有那麼高的利潤率。唯有C答案110元,在進貨價基礎上加價20%左右,最符合籃球類商品的進銷差價。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C,而不是B。

聽了老師的詳細講解,家長羞愧不已,連連道歉。如此前倨後恭,顏面失盡。

“1080÷12=90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結果丟了臉

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究竟怎樣做最好呢?我認為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幫助孩子解題更重要。

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孩子按時寫作業的習慣。

創造條件,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和相對固定的時間寫作業。養成了習慣,就能克服拖延症,至少能保證成績穩定。事實上有這種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大多數成績優秀。

二、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嘗試自己解決

。一般問題,讓孩子複習教材,從例題上尋找解題思路。難一些的問題,藉助工具書或學習資料解決,但要注意,別讓工具書成為孩子抄襲作業的工具,也不要讓孩子形成路徑依賴,離開工具書便做不了作業。

三、教給孩子審題的方法

,特別在做數學應用題時,要認真讀懂題幹,弄清題意再下筆。要鼓勵孩子大膽質疑,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前面那個選擇題,如果答案是B,未免太容易,這正常嗎?孩子心裡有這樣的疑問,才有可能從另外的角度重新思考。

四、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語文與數學是相輔相成的,家長不能重理輕文。如上題,孩子做錯,有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不理解進價與售價的區別。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不可偏廢。

“1080÷12=90怎麼就錯了?”家長質問老師,結果丟了臉

家長被輔導孩子寫作業搞得焦頭爛額,多數時候是自尋煩惱。事無鉅細必親躬,辛苦至極。家長不是教育專業人員,輔導作業的時候,有可能把孩子的思路帶偏。就算你能搞定小學階段各學科的知識,到了初中和高中怎麼辦?唯有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才能從輔導作業的痛苦中解脫。

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您還有更多的心得與體會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