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易經》中的心態講解:

如果我們一個人可以穩住自己,那麼我們就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就什麼事情都能辦成了。

這就是這部書的核心所在,它告訴我們:

一切都在變化當中,我們去做事的時候,要能夠穩得住自己。

而變化和平穩,本身就是一組矛盾的反義詞,我們怎麼才能穩得住自己呢?這就是我們這篇文章要分析的問題。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1 該出手的時候,要穩住自己

在物理學中有勢能這一個概念,萬事萬物都在勢能的影響下才會運動,正如我們中國人的古話:無風不起浪。

而這個概念,在《易經》中同樣成立,陽的勢能,能夠推動事物的發展。

但是,從《易經》之中我們能夠發現,這一切的規律變化無窮,勢能的發起,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有特定的時機。

《易經》中有64卦,每一種卦象,都是一種獨立的情況,每一種情況對應的勢能出現的時機都是不相同的。而我們在做不同的事情的時候,勢能出現的時間點也是不一樣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一件事情的發展,發展到了能夠出手的時間點呢?《易經》中介紹了一種基本的概念:用直覺感知。

各位可千萬不要小看我們的與生俱來的直覺,直覺是我們人類和天地間聯通最密切的事物,它雖然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但是我們很多時候還是會選擇去相信它。

當機會到來的時候,我們的直覺就能夠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理性的大腦卻不敢相信,所以我們的內心會有很大的鬥爭,從而導致我們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患得患失。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需要做好兩手準備。

第一個就是我們要把握住自己的機會,勇敢去嘗試。

第二就是我們要給自己留下一些餘地,哪怕失敗,我們也能夠做到處變不驚,不會害怕失敗,可以重新再來。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2 該忍耐的時候,要能夠忍耐

《易經》中有兩種對立的成分:

陰和陽,而且在這部書中,陰陽兩極是均衡的。我們可以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均衡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水輪流轉”。

這其中,陽極的勢能,如果能夠發動起來,象徵著我們好運的到來,我們要能夠順勢而上,積極一些,勇敢一些;當然,如果是陰極的勢能,一旦發動起來,我們要能夠學會避讓和忍耐。

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地勢坤,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胸不是生來就是很大的,我們要學會寬容自己。當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我們再怎麼努力,好像也不能夠做出多大的進展。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能懷疑自己,世間的一切本來就在不斷地發展之中,我們要學會忍耐和堅持。

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面,我們要學會忍耐,要一忍再忍,時間能夠主宰一切,忍耐過後,我們就熬過去。

正如黎明前的黑暗一般,只要稍微忍耐一些,就明朗了。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3 狀態不明的時候,要學會等待

《易經》中存在兩種能量:乾和坤,這兩種能量之間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將會呈現出三種狀態:陰、陽和沖和。

所謂沖和的狀態,就是陰陽之間的狀態,這就好像是早晨或者傍晚,不是全黑但也不是十分明亮一樣。

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有可能經歷這樣一個階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混沌,看不清的狀態。好像可以,又好像不可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處於矛盾當中。

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等待,只有經歷了等待,整個事情才會變得十分明朗,才會有所頭緒。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

從上面的幾種情況看來,我們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要學會穩住自己,要穩,要忍,要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靈活應對各種各樣的情況。

《易經》:面對不同情況時,我們要靈活應對,要穩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