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作者 | 小樹媽媽 來源 | 成長樹(ID: chengzhangshu99)

跟一個好友聊天,她跟我吐槽:

“你也是做教育方面的,你覺得這些專家的話能信嗎?

今天一個專家說打罵對孩子危害極大,明天另一個專家說不打不罵不罰,教育不出好孩子。感覺兩個專家說的還都挺有道理。”

她說自己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書,可遇到孩子的問題還是會焦慮。

最後她還加了一句:不知道這些說起理念一大套的專家們,都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了。

其實我覺得,一個人的教育理念跟他有沒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世俗概念上的成功,是兩件事。

不過換一種視角,看一下幾位著名教育專家們孩子的故事,我想也有另外的意義。能看到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女兒:

數學曾考15分,如今……

我身邊很多父母,都很喜歡聽李玫瑾教授講育兒方法。

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表達觀點的時候,也很接地氣,沒有說教感。

咱們也專門分享過一些李教授說的實用方法,可操作性很強。

李教授在說育兒話題的時候,也經常會用自己的女兒舉例子。

她曾在演講中提到:我的孩子並不是什麼學霸,有一次女兒考完試主動給我念分數,從高到低,到了數學的時候,只有 15 分。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那時候她女兒已經上初中了,卷子是 120 分滿分。

很多家長聽完,可能會瞬間對孩子發火。

但李玫瑾卻開玩笑地跟女兒說:你數學不好,純屬就是隨了你爸爸的基因。

她對孩子的教育觀是:

寧願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心理健康陽光。

她還認為,

不應該用孩子的睡眠時間來換取好成績,人一旦睡眠不好,心情就會變差。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為了孩子在第二天能保持好狀態,她要求女兒最晚的睡覺時間是 10 點。

佛系的育兒態度,讓女兒果然成了一個樂天派。

不過因為女兒是「學渣」,李教授也幫女兒想了不少退路。

比如曾鼓勵女兒鍛鍊身體,希望她日後能夠當個導遊。

也鼓勵孩子學音樂,覺得走藝術的路,也許對文化課沒這麼高的要求。

事實證明,藝術的路走通了,女兒對樂器很感興趣,順利考上了一所藝術院校,現在是一名普通的音樂老師。

雖然沒有成名成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孩子成為了陽光快樂的普通人,我想同樣也是一種成功。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當然,考 15 分這件事兒如果發生在我女兒身上,我肯定無法這樣一句玩笑而過。

考 15 分,跟基因不會有絕對的關係。

一定是方法上或態度上出現了問題,我會選擇幫助孩子一起戰勝這些問題。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著名心理學家華生兒女:

被給予厚望,卻接連自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哭聲免疫法」。

大概就是說認為孩子哭的時候,是在威脅父母,不要過去抱他。

孩子停止哭泣的時候,再過去抱他,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孩子堅強的品質。

這個方法的創始人,就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他是行為主義研究的開創者,他有句名言:

「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隨機把他們訓練成不同的職業,可以是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是乞丐和賊,不管他們的天賦、興趣、能力以及血統。」

他認為,應該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而且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個觀點,影響了一代美國兒童,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華生在養育兒女時,避免親吻擁抱、不給他們輕易的滿足、更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當子女長大,心理上和性格上的缺陷顯露無疑。

他的大兒子雷納成了精神分析家,但是卻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曾多次自殺,最後在 30 多歲時自殺身亡。

女兒同樣多次自殺,最終身亡。

另一個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生活。

更可怕的是,這種心理上的問題竟然影響到了下一代人身上。

華生有個外孫女,外孫女曾表示,自己的媽媽沉默易怒,秘密酗酒。

而這個外孫女長大後,同樣酒精成癮,多次自殺……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至此,我想「哭聲免疫法」對孩子的影響,應該已經很明確了。

獨立和堅強這些品質,並不可能透過「孤立」和「狠心」的訓練而來。

正相反,

當孩子被悉心的關愛、被溫柔的鼓勵、被積極的迴應,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的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當有一天需要離開父母的懷抱,他們才更敢敞開心扉、勇敢的去探索,因為他們心裡有愛和力量。

這些力量,也許無法給他們帶來各種閃耀的頭銜,但一定能讓他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有能力幸福的人。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著名教育家、文學家盧梭

名垂青史,兒女卻……

用名垂青史來形容盧梭,絕對沒有誇張。

他是法國十八世紀最重要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之一,代表作《社會契約論》《懺悔錄》,每一部都享譽世界。

他還有被舉世公認的頭銜——偉大的教育家。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盧梭在著作《愛彌兒》中提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在當時是突破性的。

他認為,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

現在經常提到的

“自然後果法”

,也是出自盧梭的理論。

他主張應該把一切還給孩子,孩子錯了,就讓他自己去承當後果。

比如孩子早上不起床,就讓他遲到,承擔被老師批評的後果。

這種強調兒童是教育主體的思想,開闢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先河。不亞於在教育屆掀起一場

“哥白尼式的革命”。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圖片來源:電影《巴黎淘氣幫》

盧梭在教育界的地位,絕非一般的專家學者可以比擬。

但是盧梭自己,卻並沒有成為一個成功的父親。

他與情人一共生育了5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沒有自己撫養,而是一出生,就被送到了育嬰堂。相當於歐洲的社會福利院。

按照盧梭的說法就是“讓國家撫養”。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圖片來源:電影《寄生蟲》

其實當時的盧梭,雖然生活不能算富足,但是把5個孩子全部送走,還是讓人難以理解。

5個孩子,都沒有名字。只有被送走的第一個孩子身上,曾留一下過一張小卡片,他後來也沒有找過這些孩子。

沒人知道他們是否健康平安的長大了,也沒人知道他們過的到底好不好。

我想,偉大的教育家,未必是偉大的父親。

但無論如何,《愛彌兒》都是一部影響了教育界的著作,值得每個父母看看。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著名教育家梁啟超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最後說一位咱們中國偉大的教育家,梁啟超先生。

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他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者。

其實他也是咱們國家近代教育的主要奠基人,認為欲興邦必興學。

他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應該是培養智、仁、勇兼備的人。

應該對孩子們進行趣味教育、情感教育,立志教育、就業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哲學教育。

他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應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幾個孩子小的時候,哪怕他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跟他們聊天。

從生活瑣事到家國大事,從天南地北到古今中外,只要孩子們有疑問,他就耐心解答。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他也會全力支援,鼓勵他們去深造。

在外人面前,他是言辭犀利的戰士;但是在幾個孩子面前,他是慈愛親切的父親。

在梁啟超的影響下,9個孩子,都成為國家的棟樑。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大兒子梁思成,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二兒子梁思永,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三子梁思忠,美國軍校畢業,後來投身抗戰。

四子梁思達,著名經濟學家。

五子梁思禮,中國著名火箭專家。

長女梁思順,近代才女,在詩詞和音樂方面造詣極高。

次女梁思莊,精通多國語言,曾擔任多所大學的圖書館館長。

三女兒梁思懿,醫學領域的優秀人才,也是學生運動的領袖。

小女兒梁思寧,早年參加了新四軍,也是一名優秀的戰士。

後人評論他家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做教育家、做父親做到這種程度,絕對是莫大的成功了。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寫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沒有一種教育理念或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無論是影響世界的心理學家還是感動了幾代人的大文豪,都未必能打包票說自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最大的成功,還是來自愛、尊重和陪伴。

作為父母,我們不必焦慮。

而是最該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給孩子理解與尊重,幫助他走好自己的路就足夠。

那些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正確的路也不止一條。

只要他眼裡有希望、心裡有力量,你就已經是最成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