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河邊

■教改先鋒重大典型報道

高聳的煙囪、鱗次櫛比的廠房,在逆光下定格成一張張靜止的黑白照片。海河之畔,距天津火車站不遠的“百年天津工業展覽館”中,一張張照片向來訪者昭示著天津這座城市的底色。

中國近代以來工業發展史上,“天津”是一個醒目的關鍵詞。

晚清的洋務運動,為這座彼時剛開埠不久的港口城市帶來了中國最早一批軍工、鐵路和工礦企業,新中國第一臺電視機、第一塊手錶、第一輛腳踏車也出自這裡。

繁盛的工業離不開技能人才作支撐,近代以來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同樣與天津息息相關。

1880年創辦於天津的北洋電報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業技術學校;100多年前北洋工藝學堂提出的“工學並舉”理念是實業教育的先聲;新中國成立之初天津創設的“半工半讀”技術教育模式被推向全國;進入21世紀,這裡又探索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天津模式”,建立起國家現代職教改革創新示範區……

在全國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各地職業院校百舸爭流的今天,天津職教緣何能夠始終居於前列?

勇當先鋒,職業教育有了技能大賽——

連續12年舉辦“國賽”

提起天津的職業教育,多數人腦海中首先跳出的,大概是從2008年起舉辦,以天津為主賽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位於天津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博物館,記錄著眾多被大賽點亮的人生——

“元老級”的首屆大賽獲獎者、天津職業大學畢業生王警,憑著對技能的“鑽”勁兒,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選中,在工作後善於加工急件、難件,獲得“航天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為航天事業、為中國製造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放棄“本科”改投高職的獲獎選手張朝,畢業後到一所“雙一流”高校當起了教師。他在天津大學機械實踐教學中心帶領學生參加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

……

為每一名職教學子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為他們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氛圍,提升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這正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設立的初衷。

與此同時,這塊天津職教的“金字招牌”,經過十幾年發展,意義早已超越比賽本身,作為一項國家職業教育領域的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大賽正成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談起大賽對天津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作用,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用4個關鍵詞概括: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

以賽促學,大賽獲獎選手成為學生心目中最亮的星。每年大賽期間,獲獎選手在各職業院校都會受到熱捧。學生們心裡明白,真正讓他們得到尊重的,不是獲獎的光環,而是手中實實在在的技能。

以賽促教,賽場上的題目成為引領教師施教的指揮棒。賽場上的變化,透過層層傳導到達課堂,倒逼教學方式和內容不斷更新。對此,天津機電工藝學院教師臧成陽深有體會:“(數控機床比賽)不再像以前那樣只考核單一的操作技能,而是考設計理論、軟體運用、實操等多方面能力。”

以賽促改,涉及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定等多方面的改革在持續推進。在舉辦大賽過程中,天津與行業企業多方聯動,形成了“大賽—職教改革示範區—人才培養”的互動模式,根據賽項內容新增和調整專業(點)113個,結合技術標準開發課程1500多門、教材800餘種。

以賽促建,在大賽激勵下各學校更加註重教學裝置建設。對標大賽要求,各學校紛紛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實訓、實驗條件,為學生實踐訓練提供了更貼近生產一線的良好環境,也為教學改革打下基礎。

在“國賽”的示範引領下,“省賽”“市賽”也積極組織起來,三級競賽體系逐漸成熟。

如今,“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已經成為教育界的普遍共識。

打破“天花板”,人才培養實現了縱向貫通——

兩所本科院校的獨特貢獻

“我們是在給企業做實際產品,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糊弄。”在天津職業大學教師李建國的課堂上,學生總能聽到這句叮囑。走進他負責的學校機械工程實訓中心,處處都能感受到嚴謹的氣息。

1993年到天津職業大學任教,李建國一步步從一名普通實訓教師成長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技能大師,還帶出了一支包括全國技術能手在內的金牌實訓教學團隊。

在李建國的母校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像他這樣兼具“大國工匠”和優秀教師身份的畢業生為數不少。作為一所地地道道的本科高校,這所大學卻一直與職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迄今為止培養了7萬餘名高素質職教教師和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其中3萬餘名校友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職業院校教學第一線。每年一到就業季,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職業院校都會來這裡“搶人”。

學生就業的火爆與該校獨具特色的培養模式密不可分,早在20世紀90年代,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就創造性地採取了“雙證書”(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培養模式。2002年開始,學校啟動以培養“本科+技師”為特色的“一體化雙師型”教學改革。正如企業急需既懂理論又有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既能上講臺又能進車間的“雙師型”人才深受廣大職業院校歡迎。

如果說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賦予了天津職業教育更強的“造血能力”,天津另一所與職業教育有著深厚淵源的本科高校——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則用自己的辦學實踐,為構建各層次銜接的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探出了一條新路。

2015年,教育部批准設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這是我國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透過這所學校的實踐,天津初步構建起了從中職、高職到本科乃至研究生層次的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這樣的培養模式有什麼優點?從該校畢業生田長坤的成長經歷中或許能得到部分答案。

來自河南的田長坤2015年考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讀高職,2018年考取專升本。在母校的5年學習生涯裡,田長坤不僅掌握了紮實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也樹立了從事職業教育的信念。2020年畢業時,他成功應聘到陝西航天職工大學,如願成為一名大學教師。

如今在天津,如果有意願,中職學生可以繼續報考高職,高職生可以報考專升本。有的透過努力在同一所學校就可以接受本科、碩士層次的教育,以後還可能有機會攻讀應用型博士。

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型別教育的定位。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一體化的職業教育體系至關重要。

作為建立國家現代職教改革創新示範區工作的一部分,天津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縱向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啟動了“中高職五年系統化培養”“3+4中本系統培養”等多種形式的銜接培養模式,開辦了15個系統化培養試點專業。

同時,天津6所職業院校與6所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技術應用型、高階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試點,並先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設12個聯合培養專業,為大量培養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構建起體系。

“中高本碩”有效銜接,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再“分道揚鑣”,也打破了過去很多職教學生面臨的學歷“天花板”。

破除藩籬,整合資源達到了橫向融通——

“職繼”協同打造學習型城市

家住天津市河北區的93歲老人於秀華,是一位有著70年黨齡的老軍人,“活到老學到老,為民服務不能少”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閒不住的他在自己居住的如皋里社區,義務擔任起社群學校教師和青少年校外輔導員,還組織成立了社群黨的理論學習組,帶動社群黨員、市民進行黨的理論學習。受老人感召,社群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加入黨的理論學習組。

發生在如皋里社區的這種現象,是天津發揮職教力量、推動學習型社群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5年,天津市與教育部簽署協議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加快建立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社群教育體系”成為隨之推出的試驗區十大建設工程之一。

為解決社群教育專業化程度不高、發展不平衡問題,天津城市職業學院牽頭,聯合天津中心城區5所社群學院成立了全國首個區域型職教集團——天津城市職業學院職教集團。

集團統籌內部成員單位的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各方面資源,所提供的教育服務涵蓋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群教育、老年教育及各類培訓。

服務社群的理念滲透在天津城市職院日常工作的各方面:學院實施學生社群社會實踐,並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每年全體教職員工分批次進社群服務,解決社群教育師資不足等問題。

“縱向貫通,橫向融通”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特徵。這樣的體系應該怎麼建?如果說,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代表的一批天津高校,進行的職教“中高本碩”一體化銜接探索是對“縱向貫通”的回答,建設區域型服務終身學習的職業教育集團則代表了天津在“橫向融通”這個問題上的思考。

天津市教委職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天津創設了“職繼協同、雙週(職業教育活動周、終身學習活動周)推進”的模式,集合職業教育的優質資源,形成服務區域終身學習的新途徑和新模式,最終目的在於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服務終身教育。

實施好“1+X”證書制度試點,是天津推進職繼協同的另一項重要抓手。

2019年釋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開展“1+X”試點;同年4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文,就落實相關工作進行部署。

“1+X”中的“1”代表學歷證書,全面反映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這項制度為推進職繼協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政策工具。

天津有47所院校近3萬名學生參加“1+X”試點。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天津成立了市“1+X”專案辦公室,建立了執行管理機制,組建了14個試點工作院校聯盟,以“1+X”職業能力標準為引領,推動教材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改革。

……

推動職教高質量發展、探索一體化培養模式、打造“縱貫橫融”的職教體系……天津不僅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著自己的職業教育,也為整個國家探尋著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密碼。

隨著時間的推移,寫滿這座城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選單”還將持續更新。

《中國教育報》2021年08月09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陳欣然 李澈 禹躍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