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也想成為一名醫生,四個節點決定行醫生涯-獻給所有醫學生

都說學醫的孩子苦,五年本科,學習系解、局解、生理生化、病理、病理生理、微生物、傳染病、精神病、組胚、內外婦兒等等。學醫的孩子需要工科的邏輯能力、理科的理解能力、文科的背誦能力。回頭看看,身邊學醫的同學要麼來自醫學之世家,要麼就是從小懷有學醫的夢想。醫學生高考填志願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志願都是醫學院。我相信當踏入醫學院,宣讀希波克拉底誓言之時,不敢說所有人,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學醫之路哭,行醫之路更苦。借用當我們本科時候醫學院同學基本上都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心術》裡的經典臺詞。“

醫生就是成就英雄的行業,生命就是我們所承載的天降大任。當你選擇讀醫科的那一剎那,你就應該明白你所踏上的是怎樣一個征途。它不僅僅是科學的殿堂,更是社會的殿堂。

從學醫到真正行醫,這一路萬般艱辛。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你需要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或者八年本碩博,但是個人認為八年制到醫院的競爭力有限,別人多花的3年時間真的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一路走來,有4個節點需要把握住,一旦錯過了,真的是很難很難有機會彌補。

首先第一個節點是,

本科實習

。之前碰到很多本科實習同學,在醫院實習就一門心思考研,不好好實習,美其名曰要考研,需要時間複習。但是,豈不知他們錯過了一個醫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時刻。我的體會是,一個醫生所有臨床的知識體系,大部分是在本科實習建立起來的。本科實習時候你學習的內容越多,打下的基礎越牢固,決定你後面行醫生涯的高度。

究其原因,一方面本科實習大家年齡小,剛踏出校園,帶著對臨床工作的嚮往,求知慾爆棚,這個時候結合臨床的病例,能夠對強化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帶教老師對於本科實習生會特別細心教導,沒有像臨床專碩那麼多臨床機械工作,你只需要對照課本學習病例,向老師問各種白痴問題。時而回憶我的學醫之路,特別感謝我當年的本科帶教老師,慶幸我實習的第二個科室就是我後面從事的科室,所以很早地確定以後自己要幹心內科,當時實習的時候,為了學習心電圖,每天會看完科室所有心電圖,對照心電圖書然後各種問科里老師,特別感激科里老師不厭其煩的解答。

後來到碩士階段、博士階段慢慢才發現自己突然很難靜下心來去研究一個疾病了,研究一個疾病的所涉及到的生理、病理生理、甚至是病理、解剖、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最後的治療、最新的治療進展。自己最紮實的知識,都是本科實習的時候積累下來的。所以對於一個醫學生來說,本科實習階段,真的是你未來行醫生涯最重要的節點,決定你日後診療技術的所能達到的高度。

本科實習之後,下一個重要節點就是“碩士型別”的選擇,醫學生到底是選擇專碩還是科碩呢?我們下一次為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