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

姐姐。

清明檔電影中,《我的姐姐》掀起了全民討論“姐姐”的熱潮。

電影累計票房破5億,叫好又叫座,導演細膩刻畫了兩代姐姐。

上一代姐姐,安然的姑媽,童年為弟弟付出,成年為丈夫付出,老了為孩子付出。

打從出生起,她的人生軌道就圍繞著家庭。

命運沒有給她做自己的機會,百般無奈,也只能認了。

新一代姐姐安然,父母重男輕女,上大學就和家人斷了聯絡。

畢業後邊工作邊考研,渴望脫離原生家庭,完成自己的理想。

她有做自己的底氣,可父母去世後,親人卻要求她“無私奉獻”。

道德裹挾下,她該如何選擇?

兩代姐姐的不同人生,如同兩副畫卷:無論認命還是不認命,“姐姐”們各有各的艱難。

認命的姐姐,要照顧家人,要體恤弟妹,忙成陀螺;

不認命的姐姐,要自力更生,要受盡責罵,活成刺蝟……

看著兩代姐姐的掙扎,我好幾次哽咽了。

她們是長女,也是需要被疼愛的孩子,為什麼平白無故多了這麼多責任?

“姐姐”的命運,如何才能不被裹挾?

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認命的,活得累

電影中的姑媽,也曾試圖走出怪圈。

她是姐姐,小時候媽媽疼愛弟弟,把好吃的偷留給弟弟。她看見了,卻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弟弟考上中專,媽媽要她放棄上大學,打工供弟弟讀書,她覺得不公,卻什麼也沒說。

出國做生意,弟媳生娃了,媽媽要她立刻回國帶娃,她不願意,卻妥協了。

她也心酸,可命運太強大,迫使她放棄個人理想,選擇家庭責任。

她盡心盡力做“姐姐”,結果呢?

親生女兒埋怨她,“你這麼無私活該倒黴”;

丈夫攤在床上,她只能守著小賣部過日子……

她原本有才華,考上俄語系;有想法,計劃去國外做生意。

可最終,只能帶著遺憾困在家裡。

看電影的時候,我為姑媽憤憤不平。

卻也由衷佩服她,活得如此艱難,依然樂觀積極。

可現實中,巨大的責任是會壓垮一個人的。

杭州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父母離異後不願撫養子女。

留下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由她獨自撫養。

很快,她就被壓力吞沒了。

白天要打工,晚上要照顧孩子,整年沒有休息,也無人可以依靠。

她想死,跳河輕生被救;又在手臂上自殘,留下十幾道傷口。

生活比電影更殘酷,沉重的責任壓垮了積極,粉碎了樂觀,只留下一地爛攤子,不收也得收。

只因為,她們是“姐姐”。

心理學家萊曼認為:“先出生給予多,後出生接受多”,是每個家庭既定的規律。

姐姐付出,弟弟享受,多少女性像姑媽一樣,前仆後繼重複著這樣的生活模式。

可拋開“姐姐”這個稱呼,她和弟弟並沒有什麼不同

她做了“姐姐”該做的一切,可不見得開心,沒人關心她們幸不幸福。

“姐姐”彷彿一個個小星球,圍著太陽轉。家有它的軌道,姐姐也被引力壓制,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

認命,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而付出,就是姐姐的命。

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不認的,活成了刺蝟

安然從小跟著姑媽長大,看透了所謂“責任”。

爸爸重男輕女,發脾氣會打她。她從小被欺負、被騷擾、受盡委屈卻沒人可以依靠。

環境逼她變成一隻“刺蝟”,時時刻刻都得堅強。

父母去世後留下一個6歲弟弟,她決定送養。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真實的“安然”相傳有三個版本。

幾年前,有一個帖子,一個姐姐自述:父母瞞著她生二胎,意外離世後將弟弟留給她撫養,她不願意,就將弟弟送給一對農村夫妻,沒給他一分錢遺產。

大多數網友譴責她冷血無情。

只有少部分人認為

“姐弟年紀差太多,沒有感情也是正常的”“支援姐姐活出自己”。

其他兩個版本也大同小異:姐姐拋棄了弟弟。

“自私”行徑引發爭議,也遭到網友的“冷血”指責。

可說到底,“安然”究竟做錯了什麼?

她只是不想認命而已。

難道放棄個人理想為弟弟無私奉獻,就是唯一正確的嗎?

就像安然說的:姑媽很好,可當好人需要天賦,我不具備做好人的天賦。

“如果我和弟弟相處多一點,多見幾次面,或許會愛他多一點,愛自己少一點。”

環境逼她成為一個“冷血動物”,人人都指責她,但造就環境的,是父母。

電影裡有一幕:父母鬧離婚,把房子所有權寫到女兒名下,兒子出生後,他們計劃把房子從女兒那裡拿回來,留給兒子。

安然得知父母去世,第一反應就是翻箱倒櫃,找房產證,她要確認上面寫的是自己的名字。

她貪錢嗎?不是的,她只是太缺愛了。

父母不夠愛她,一家人連張合影都沒有,家裡只有弟弟的照片。

警察都以為他們只有一個兒子。

房子,是父母留給安然唯一的“愛”的證據。

可她又在父母墓前哭著說:我要的不是房子,從來都不是。

所有人都在說她冷漠,她必須豎起身上的刺,來抵禦外界;

她不認命,堅守自己的理想,可也帶著一身愧疚和傷痕。

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困境的根源,母職文化

《我的姐姐》影評區,有觀眾說:

安然最終還是選擇了弟弟,這挺好,凡事不可極端。

也有觀眾說:

我希望看到安然果斷拋棄弟弟,去北京實現夢想,畢竟這才是她真正想做的事。

圍繞“做自己”還是“撫養弟弟”,評論區爭論不下。

彷彿身為姐姐,不管認不認命都不對。

撇開法律層面的撫養義務,女性很難靠一己之力拒絕“母職文化”。

母職,顧名思義就是“女性職能化”。

姐姐該做什麼,媽媽該做什麼,女兒該做什麼,女性的責任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

在一個遵循“母職文化”的社會,女性最有可能被養成“自我挫敗型人格”,會在潛意識裡認同犧牲奉獻。

她們無力拒絕責任,壓力太大,有人用自虐來洩憤。

然而姐姐無條件為弟弟付出,對弟弟來說,也未必是好事,看看安然的舅舅就知道了,一點責任都擔不起。

她不需這麼無私,可社會、親人,甚至她自己都覺得應該無私。

內心堆積了太多情緒,付出什麼都得不到,只能幻想一下

“我對他這麼好,我死後他會號啕大哭”。

母職文化,是一種社會壓力,它將女性嵌入“姐姐”的牢籠裡,把“履行職責”當作女性唯一的完美標準。

一股難以承受的壓力,損耗著女性的人格和自我。

可這種觀念,並不貼合人性。

20歲獨自扶養3個弟妹,累到輕生:不認命,才該是她們的命

認清自己,走出怪圈

《出生密碼》認為:倆娃年紀差7歲以上,等於獨生子女,姐弟關係會變得很淡,更別說重男輕女、姐弟分離等因素。

姐姐不願承擔責任,是人之常情。

可很多姐姐已經養成了“自我挫敗”的習慣,她們無力分辨:

我這麼無私,到底是真心想做,還是沒有別的選擇?

要是姐姐當真喜愛弟弟,付出並非只有壞處。

姐弟倆從小玩到大,感情深厚,透過照顧弟弟,姐姐被培養得更傑出。

作為“姐姐”,她們承擔著更多責任,因此智力和責任心更早得到發展。

可姐姐並不喜愛弟弟,甚至厭惡他呢?

那麼無私奉獻只會徒增壓力,損耗自我。

姑媽的熱情,安然的冷漠,實際上都藏著被“母職文化”裹挾的無奈。

電影裡有一個細節:安然多次往返廟宇,求神拜佛。

拋棄弟弟,讓她內心很愧疚,可她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如何愛弟弟。

姑媽也同樣不懂愛,她看著自己在俄羅斯買的套娃,回憶著過去的夢想,彷彿提醒自己:看啊,你年輕時也燦爛過。

認命並非掏空自己,不認命也不意味著走極端。

兩者有同樣的動機: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活在“母職文化”中的姐姐,需要跳出軌道,不僅看到弟弟的需求,也看到自己的需求。

她不見得非要二選一,但應當意識到:我始終是有選擇的,我擁有自由的權利。

我選擇付出,不是無私,而是我能力更強,更有擔當,我享受照顧弟妹的生活;

我選擇不付出,不是自私,而是我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

這很難,但是隻要開始,困境就有化解的可能。

如果你也是一名姐姐,我希望你記住:放下心理包袱,思考“如果我不是姐姐我想怎樣做”,才能更客觀看待家人和自己的優缺點。

因為你的答案,揭示了你的內心。

不管要不要養弟弟,都是自我評估之後的考量。

先活出自己,才能做抉擇。

成為“姐姐”之前,我們首先是自己。

不認命,才能打破代際傳遞,才能擁有真正的選擇。

文章來源:壹心理

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