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富養孩子,只是底線而已

精神富養孩子,只是底線而已

看歐美劇時,最讓我為之動容是家長對孩子的那一份包容與尊重。

01

我記得在很久以前,看過一部外國電影,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和爸爸一起生活,夜裡小男孩尿床了,他爸爸便拿了好多報紙,一層一層覆蓋在尿溼的地方,直到足夠厚了,不會洇溼了,就又慈愛地把小男孩抱上去哄他睡覺了。

因為我從小得到的體驗就是,出錯了一定會上綱上線,評判對錯,歸咎責任,轉化為更大的災難。所以看到這個爸爸快速簡單地解決了這件事,孩子很快地安穩了下來,續上了之前的美夢。他能首先照孩子的感受,將大事化小,對孩子如此包容,我很震驚。

另外一點,就是在對孩子的尊重。

舉個例子:在我最近追的美劇《絕望主婦》裡有一段:布里洗衣服時,在十六歲女兒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個安全t,透過和女兒談話,她得知女兒愛上了約翰,想以和他發生關係的方法博取他的好感。

布里聽完,很心疼地對女兒說:

寶貝

你不可能用性換取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愛。

她最後找到約翰說了這件事,並且解決了這件事。雖然她用了手段,但目的是保護女兒,自始至終她都非常尊重女兒。

02

美劇裡的小孩大都像個小大人一樣,面對權威人物毫無懼色,能侃侃而談自己的主張。甚至對政治,對環境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發表自己的聲音。

他們沒有權威感,從接受的教育就是,除了身份上的不同,人格上大家都平等。就像布里,她用手段只是保護女兒,卻並未評判女兒。他們並不會因為孩子小,就把他們看成什麼都不懂,什麼時候都不配知道的小毛頭。不會把孩子和成年人之間劃那麼深的鴻溝,做出我懂你不懂的區別對待的姿態,也很少用孝道去壓制孩子。

所以孩子好像常常顯得和大人之間有很多衝突,就像女兒並未因為布里的關懷尊重而心生感動。布里對她尊重,她仍然可以生氣,因為她認為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正常方式,沒有什麼特別。

而且越是敢於反抗,自我就越是堅實,越是聽話懂事,其實就越是沒有活出來自己。而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道坎,擺脫父母的權威感,孩子才能更好地形成自我,走向社會。做到這些,首先就要沒有虧欠感。

03

“精神富養”這個詞,其實說白了就是不去越界控制孩子,尊重孩子的意志自由,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

而這在成年人之間其實很好實現,你敢去打壓別人,別人就會給你一巴掌,你並不會因為給了別人尊重,就覺得自己道德格外高尚稱自己給了別人“富待遇”。

所以,精神富養這個詞我認為不太精準,因為它包含了一種感覺,即:“你得到的這份富養,是我給出的”,於是這份富養顯得格外珍貴,像一份恩賜一樣。

但是,平等尊重、遵守界限,這只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規則而已。當基本規範成了恩賜,便暗指其實是孩子不配得到這份待遇;認為平等尊重是精神富養的人,意識裡的正常相處,可能就存在控制與打壓,比如偶爾打罵孩子大家都理解;從來不打不罵大家就覺得你“溺愛”孩子了。

就像我恪守界限,不去罵鄰居,不去偷盜鄰居,那我也只是一個正常的公民,不能被稱之為好公民。這只是一個人應盡的基本責任而已。當這樣恪守界限也成了一種美德,那隻能說明大環境太糟糕。同理,當富養孩子也觀被拔高,那隻能說明教育的大環境很差勁,我們應該好好反思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