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矮小,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種矮小的孩子可能不是缺鈣,而是缺愛

有些孩子因缺乏關愛,精神上受到壓抑,導致出現生長髮育障礙,稱為“心理性矮小症”。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精神壓抑、無人關心等不良家庭環境中,就會引起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障礙導致生長緩慢。

容易導致孩子精神壓抑的情況

1。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

2。父母回到家都抱著手機,與孩子溝通交流很少,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對孩子忽視,冷暴力。

3。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孩子的時間被各種課外補習班填滿,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導致孩子沒有喘息的時間,精神壓力太大。

有一種矮小,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本叫《深井效應》的書就揭示

童年的不良經歷,不僅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更會造成身體疾病和學習障礙,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深井效應》的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是一位兒科醫生,曾在社群醫院做臨床醫生,書中給出的結論,是權威的臨床和科學研究的結果。

在做臨床醫生的過程中,她接待過7歲了,身高卻只有4歲水平的生長停滯的孩子;還接待過渾身長滿溼疹,得了奇怪的免疫系統疾病的孩子……

而這些孩子,幾乎都有童年不良經歷,比如:身體虐待、情感忽視、處於高壓環境、多次寄養等等。

曾經有一篇“牛蛙之殤”刷爆全網,作者是“牛蛙”的外公,在文章裡他描述:

孩子從3歲起,就生活在高壓中,媽媽對孩子的每一天、每一週、每個月都設定著不同的考核,她稱這為KPI,她要求孩子記得的第一個單詞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孩子6歲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挑眉、眨眼、亂蹬腿,被醫生診斷為抽動症,這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

《深井效應》中講到一個小蝌蚪實驗。

實驗發現,小蝌蚪如果在正確的成長時間點受到壓力,身體會分泌皮質酮,加速成長,順利完成蛻變為青蛙的過程;但如果在發育前期過早的接觸皮質酮,或者長時間的接觸,卻會損害神經發育,甚至停止發育。

激素是什麼?會讓人長胖嗎?

這裡所說的激素,不是大家常說的糖皮質激素,而是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是由大腦垂體前葉的嗜酸細胞分泌的,能夠促進骨骼生長,對孩子身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一種矮小,是可以避免的

生長激素在夜間處於分泌高峰波段,所以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孩子長高,而缺愛的孩子大多有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經常做噩夢等,另外,缺愛的孩子往往交際也會減少,運動明顯不足。

科學家們曾將一批受到精神壓抑的孩子,安置到和睦歡樂的環境中,讓他們受到模擬親人的愛撫和家庭的溫暖,讓人驚訝的是,3個月後95%以上的孩子身高明顯增長。所以對孩子的尊重與愛護是治療“心理性矮小症”的關鍵。

其次,讓孩子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定期監測孩子的生長情況,至少每半年測量一次身高、體重,3歲以後-青春期前,每年生長達不到5公分需要警惕。

安蘇萌小編溫馨提示:補充再多的營養,都不如父母對孩子多一分關心、多一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