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為了什麼?孝敬?心理學家溫妮科特的建議值得一看

有人談及養孩子的目的,作為父母,我們必須端正自己的養兒觀。

生養一個孩子,並不是說非要他孝敬自己,是因為愛,要不咋叫愛的結晶?是夫妻雙方共有的東西,會使夫妻關係長久。至於孩子,首先他要做自己,成為一個較為完善的社會人,然後才說他屬於你,如果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複製品,那孩子還有必要來這世上走一遭嗎?

有句話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世界上所有的愛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真正的愛是為了分離,小時候孩子離不開父母,長大了,愛他就要學會放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想成為的人,孝敬父母是隨之而來的事情,他受了教育就知道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前兩天回老家看到了我的侄媳婦家的孩子,這個小孩非常喜歡貓咪,他特別愛貓咪。他說他是貓咪的爸爸

[捂臉]

她媽媽非常慣他,怕他被貓咪感染什麼病毒什麼的,吃飯的時候不讓他摸貓咪。但是貓在餐桌下邊腳底下使勁的叫,他就想去摸。我想他可能是想關心關心他的貓吧,然後她媽媽就很生氣說你再摸貓我就把貓給打死,或

我就把貓送人,等等等等。孩子這樣做,告訴家長這樣做是沒有作用的,只有觸及他內心的,才能使他有所改變。

養育孩子為了什麼?孝敬?心理學家溫妮科特的建議值得一看

養育孩子為了什麼?孝敬?心理學家溫妮科特的建議值得一看

其實,究其原因家長總是試圖管教孩子,這麼想表面上是對孩子好實際上呢,是怕孩子做了和自己不一樣的人而背叛了自己,總是想把孩子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其實這種教育是絕對沒有益處的,人類的成長中需要更新觀念,所以要放開手,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溫尼科特:寫給父母的五個建議

溫尼科特 D。 W。 Winnicott

(1896-1971)

唐納德·溫尼科特是英國第一位有醫學受訓背景的兒童精神分析師,在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溫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創新精神和獨特的視角。他遠離了弗洛伊德對本能的強調,撰寫了大量著作,闡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滋養或阻礙孩子發展,他在英國BBC的無線廣播節目中幫助了成千上萬的父母,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世界。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給予孩子所謂的“幸福”,滿足孩子提出的各種物質要求、參加最好的培訓班、上最好的學校、在孩子面前樹立絕對的權威……當所有的表象看上去是如何的“幸福”時,那麼,孩子的內心真的幸福嗎?其實父母們無需做到傑出甚至完美,只要過得去“恰恰好”就可以了,一起來聽聽溫尼科特帶給我們的五點“恰恰好”。

謹記孩子的脆弱性

嬰兒在心理上的脆弱,嬰兒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不知道在哪裡。只是掙扎著存活下去,在下次吃奶之前沒有可以抓住的客體,嬰兒也無法與自己或者他人互動交流。溫尼科特一再強調作為養育者需要去“適應”去理解嬰兒的需要,而非強加自己的意願到他身上。

允許孩子表達憤怒

溫尼科特知道健康的孩子有許多暴力和恨,如果父母忘了給孩子餵奶,他警告說:“如果你讓他失望了,他一定會覺得要被野獸吞噬一般。”嬰兒有時會表達攻擊性,對於父母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允許憤怒的表達,對於所謂的“壞”表現不要對其進行恐嚇或是說教。主張:如果嬰兒在憤怒的時候大哭,而身邊的照料著保持冷靜的做法,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加嬰兒的能力——即他感受到的以為是真實的感覺其實並非如此。

別讓孩子太過順從

當見到嬰兒及孩子們順從自己的規則,父母會很欣慰,這樣的孩子們被稱作“好”孩子。溫尼科特卻對於此種“好”孩子甚是擔憂,他相信這樣的孩子會釋放出一種訊息,讓那些無法忍受壞行為的家長們過早且過於嚴格地要求孩子順從,這將會導致一種“假我”的出現:一種表面順從,表面好的,但其實是壓抑了自身重要的本能的人格面具。在溫尼科特的概念中,那些缺乏創造力的成年人,那些內心已經有部分死亡的成年人,他們的父母親多半沒有對叛逆的涵容之心,多半過早地讓後代成為“好”孩子。於是扼殺了他們變得適度的好,適度的慷慨和善良的能力。

讓孩子成為自己

每個失敗的養育環境都會迫使孩子過早的適應。如果養育環境中有一位抑鬱的家長,可能會不自覺地使孩子變得太愉悅,而沒有時間去經歷必要的抑鬱感覺的過程。溫尼科特意識到這種危險:即孩子不得不“照顧母親的情緒”。溫尼科特尤其憎恨那些人,他們總愛跪著把孩子上下襬弄引其咯咯笑,其實孩子並不真的內心感受到快樂。對於健康的養育做法其實很簡單,溫尼科特覺得以共情的名義做事,瞭解那小小的、神秘的、美麗的脆弱的人,承認他獨特的品質,全然地尊重他。

放下沉重的負擔

溫尼科特見過的許多耗竭的家長,他嘗試透過提醒他們,最重要的是為孩子正在做的事提供支援,然而家長依舊用慣常的方式。我們要學會傾聽別人,把自己的需要和假設擱置一邊,當一些“壞”行為出現時,要懷著尊重,達成不被冒犯,不會去報復的約定,就像平時對別人那樣,尤其是孩子或是成年人。父母親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學習和孩子相處。當和孩子在一起時,我們會習慣性地無法剋制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總是去說教孩子,來減緩自己的焦慮,在這樣生活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同樣會變得更容易焦慮,內在不一定能夠“真實”的包容自己,既會傷到自己,對人產生更強的防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