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有了孩子,這輩子就失去了“生活質量”

為什麼很多人有了孩子,這輩子就失去了“生活質量”

有人將之視為一種傳承,動輒以“等你做了父母就明白了”來灌輸教育,但它未必是一種正確的觀念。

“父母為了孩子一味付出而降低生活質量”這事兒,在很多地方並不是一個問題,或者說並不是廣泛的存在,但在中國,卻是一種堪稱根深蒂固的傳統。

無論從歷史縱向來觀察,還是以今日世界橫向比較,中國人的日子都過得頗為辛苦。所謂“中國人勤勞”的定義,往往是以自力更生為理由,消解了應有的權利。

也正因此,中國父母存在著普遍性的焦慮,他們會將“為孩子鋪路”當成人生最大的目標之一,工作是為了孩子,儲蓄是為了孩子,投資是為了孩子,買房是為了孩子,買好吃的是為了孩子,旅行是為了孩子。同樣,逼迫孩子學這個學那個,苛求孩子的學習和分數,同樣也是為了孩子。

當一個人的生活被某種目標完全綁架,所做的一切都必須圍繞這個目標時,必然會變質,進而導致心態的失衡。

所以,大多數中國人壓根不知道何為“生活質量”,當你說一個人“活得很糙”時,他往往會回一句“沒辦法,有孩子,壓力大”。我並不否認經濟上的、社會上的以及觀念上的種種壓力,但屈服於壓力還是化解壓力,全在於自己。

更重要的是,從人類正常心理來說,付出總期望回報,過度付出導致的心態失衡,更加會導致在回報上的苛求——儘管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會拍著胸脯說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全心全意的,不求回報,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中國父母所期望的回報,往往是一種隱性回報,對孩子的折磨更大。

比如說,當父母說出“我們供你上學,現在學有所成,你為什麼就不能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

”,說出“我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現在就想抱個孫子,你為什麼就不能趕緊結婚”時,便已經是一種裹挾式的求回報。這個時候,孩子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父母投資了二三十年的一件商品,它需要換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你當然可以說這些也是為了孩子好,但不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的任何行為,本身都是扭曲的。

所以,跟中國人說生活質量其實是件很荒唐的事情。年少時,他們被父母裹挾,被教育制度裹挾,被社會裹挾,連早戀都成了死罪(當然,不能早戀卻要畢業後趕緊結婚);年輕時,他們被生活裹挾,被父母裹挾;中年時,他們把孩子當成唯一生活目標;到了晚年,他們繼續為了孩子操心的同時,以扭曲心態追求著隱性回報。這樣的人生,談什麼質量呢?

從世界範圍來看,家庭關係相對真正融洽的社會,往往是消費型社會。並不是不儲蓄、不理財,而是合理消費,而且是家庭每個成員的合理消費。因為他們知道,讓自己身處的社會處於經濟活躍狀態,讓社會變得更好,才是給後代鋪設的最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