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最近朋友跟我說:電視劇都是騙人的,我到現在才知道孩子溺水是這個樣子。

原來他最近刷到幾個影片,內容都是說孩子在有人看管的游泳池裡游泳,

結果在大人的眼皮底下靜靜地溺亡了。

剛開始聽他說的時候,也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畢竟游泳館裡周圍都有人,旁邊還有安全員,不應該會發生這種事情,

後來想想,原來我們都犯了這種常識性的錯誤: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首先我們會覺得,在有人看管的游泳池游泳,就算孩子不小心溺水了,安全員一定會發覺並解救;

其次孩子在溺水的時候,會大聲地呼救,所以公共場所的人這麼多,就算安全員沒有發現,孩子周圍的人也會幫忙;

最後溺水的孩子被救出來後就等於安全。

01

之前看過一個神奇的溺亡事件:

外國一個孩子在水裡各種手腳撲騰,沒有大喊救命,看起來像自己在練習游泳,他身邊的大人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異樣,其中有一個還看著他“游泳”。

然而最後這孩子就溺亡了。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無獨有偶,在西安咸陽,也有一個媽媽帶著兒子去游泳中心遊泳,從影片上看孩子當時就在媽媽身後,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雖然說媽媽在玩手機固然不對,可是從孩子溺水到身亡,並不是一瞬間的事情,

期間不說媽媽沒發現,身邊的成年人,救生員都沒有發現,也是在所有人眼皮下溺亡。

為什麼會這樣?

02

其實這一類事件的發生不在少數。

可是為什麼沒有人會發現,難道周圍的人見死不救?

其實並不是周圍的人有問題,而是我們犯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溺水,應該會有什麼表現?

我想大多數人一定認為是

使勁地拍打水面,然後大聲喊著:“救命”的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畢竟電視劇都是這麼演的,我們也是這麼覺得的。

可是事實上,真實的溺水過程根本就不給人呼救的機會。

首先溺水時人會變得緊張,肌肉變得僵硬;

其次溺水的時候人會被水嗆到,這個時候並不是不想喊,而是沒有辦法喊;

最後溺水者就會出現缺氧,導致大腦昏迷。

所以你會發現,

一個溺水者其實連換氣的時間都不夠,更不要說能喊“救命”了。

03

如何去判斷孩子是否溺水?

其實對於我們沒有概念的人來說,孩子的溺水的時候

像在潛水玩一樣

就算在我們面前溺水,也會想:

他這是在幹嘛?在玩吧?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更應該時刻去關注孩子在水邊的動態,

那麼一定要記住一點:

孩子玩水的話一定會發出聲音,只要孩子突然安靜下來,大機率就是出現問題。

這個時候不要猶豫,請立刻救起孩子。

另外還有一個建議,

在給孩子選擇游泳衣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

藍色或者暗色的泳衣

之前

澳大利亞的一名護士Sarah做了一個實驗:

讓一個穿藍色短褲的男孩潛到泳池底部,結果這個男孩瞬間“隱形”。站在泳池上方的大人,完全看不到他。

本來嘛,我覺得這種毫無意義的呼籲,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最後Sarah說了這麼一句話:

別忘了,孩子溺水的時候也是靜悄悄的。

是啊,多一份保障還是多一分隱患?這還需要考慮?

04

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

乾性溺水。

之前看過新聞說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去游泳的時候差點溺水,還好他媽媽及時救出兒子,

因為發現孩子吐了不少水之後意識很清楚,就認為孩子沒有大問題。

但到了晚上發現孩子一直咳嗽,家人覺得是著涼或者困了,

好在他媽媽覺得這不簡單,馬上送去醫院。

到了醫院後孩子開始發燒,反應遲鈍。不過幸運的是已經在醫院了,最終也化險為夷。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其實所謂的

“乾性溺水”,就是去

游泳池游泳,嗆水了,刺激到了喉部肌肉,回家之後,喉頭肌肉發生痙攣,導致呼吸道關閉。

於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雖然說發生“乾性溺水”的機率是很低的,但這不代表不引起家長的重視,

特別是孩子游泳的時候有過嗆水和溺水的情況,更要24小時留心觀察。

05

最後總結一下:

1、防止孩子溺水第一步,不要穿藍色或者暗色的泳衣;

2、放下手機,盯緊孩子;

3、孩子玩水一定有聲音,突然安靜下來立刻去看有什麼問題;

4、呼吸困難、極度疲憊、持續咳嗽都是“乾性溺水”的症狀。

你知道小孩子溺水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原來我們一直想錯了

然而我們該做的遠不止如此。更多瞭解關於兒童溺水的相關知識,多一些警醒、少一絲懈怠,孩子的生命就多一分保障。

我是立志成為相婦教子,出廳堂入廚房的男人,左手鍋鏟右手筆,一半生活一半靈魂,只想給孩子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分享日常育兒想法,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我,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