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想要這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說“請說吧,我在聽”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期待孩子的生活都是輕鬆和愉快的。但是另一方面,家長又很難真正關注到孩子的需求,不尊重孩子的發言,忽視孩子的意見。一部分家長總覺得孩子的話不過就是“孩子話”而已,即使聽到孩子的意見,也只是一聽而過罷了。但尊重孩子的發言權,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可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護。

當孩子說“我想要這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說“請說吧,我在聽”

又是一個閒暇的週末,週週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外婆家。剛一進門,外婆就端上了準備好的水果,招呼週週趕快去吃。但是週週今天的積極性可不高,情緒有些低落。外婆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過了好久,外婆忍不住開口問了週週一句:“今天怎麼沒帶你的小狗狗過來啊?平時你不是可喜歡了嗎?”

週週一聽外婆這話,哇哇大哭起來。“你怎麼了?哭什麼?”外婆問道。“媽媽把狗狗送人了”週週哭著說。“我不想讓媽媽把狗狗送人,我可喜歡它了”。“那你怎麼不告訴媽媽呀?那樣媽媽也許就不會把狗狗送人了。”外婆說道。週週聽到外婆的話哭得更加難過了,說:“媽媽根本就不聽我的,我剛想勸勸媽媽別把狗狗送走,媽媽就說讓我回自己房間待著,還說家裡的事不用小孩子管。”

當孩子說“我想要這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說“請說吧,我在聽”

我想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吧。孩子想要的,父母經常忽視。孩子不喜歡的,家長倒是樂此不疲,可是從來不聽孩子的想法。很多小孩就像小週週一樣,父母都是上班族,週末都需要到外婆家過。可見父母能待在身邊陪伴的日子少之又少。週週小小年紀,沒有父母的陪伴,家裡的那條小狗可能就是小週週平時的好玩伴。

想來,當初週週父母讓這條小狗融入這個家庭,是否也是考慮到週週有被陪伴的需求。可是現在,或許又覺得家裡有了寵物更加照顧不過來了吧,於是就像這個小狗進入這個家庭一樣那麼突然,將狗狗送走了。

小週週的媽媽經常和小週週說要做一個乖孩子,要自己獨立一些,不要什麼事情都找爸爸媽媽幫忙。可是就在小週週剛剛習慣了狗狗的陪伴的時候。

當孩子說“我想要這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說“請說吧,我在聽”

作為家長,他們又要為家裡送走一個麻煩。可是隻有小週週自己知道,在小狗陪伴自己的這三個月中,他學會了怎樣照顧另一個生命,不讓它忍飢挨餓。週週會在狗狗渴了的時候給狗狗倒水喝,會在狗狗無聊的時候陪狗狗玩丟球的遊戲。他發現狗狗可以像學校裡的小朋友一樣和他分享快樂與悲傷。而這一切都因為媽媽的一句“小孩子不要管”,結束了一段他和狗狗的親密關係,一段溫暖的陪伴。

其實作為父母當然想給孩子最好的愛護。但是如果這種愛護只是父母眼中的“愛護”,而忽視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意見,它還是一種溫暖的愛護嗎?愛護孩子的方式不是父母覺得好,而應該是聽孩子說“我覺得很好”。不是嗎?當孩子說“我想要”的時候,父母應該多說“請說吧,我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