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那天刷知乎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話題,

“我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還是會自卑?”

原來那些在聚光燈下,被所有人羨慕、誇讚的孩子竟然也會被自卑深深地困擾。

翻看下面的答案,無一例外提到了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係: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而許多成年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原來,很多時候,就是自以為最愛孩子的父母,親手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淵,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如何愛孩子,卻是很多父母一生都沒有及格過的考題。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培養”一個孩子的自卑,“抹殺”一個孩子的自信呢?

(1)過分強調做事的後果

過分強調後果,往往是以保護孩子之名進行的。

不能做這件事情,因為不小心就會發生危險;

不能動那個東西,因為很容易就會弄壞;

不能做這件事情,做錯了就沒有辦法彌補了。

不管孩子做任何事情,父母都會再三向孩子強調,一旦這件事情做不好,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這樣無形中加劇了孩子做事情的擔憂和害怕。

因為孩子也會在心裡不停地向自己暗示,做不好這件事情,就會產生非常可怕的結果,那我就選擇不做了。

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容易變得畏畏縮縮,容易逃避放棄。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2)習慣強調孩子的優點,抗拒缺點

一般而言,童年時期得到較多肯定的人,比較自信勇敢;經常被否定的人,容易產生自卑情緒。

但是“別人家的小孩”,明明得到了很多表揚,為什麼還是自卑呢?

因為人的自我是豐富的,有好有壞的。當某種品質被過分強調時,與其對立的品質就只能被壓抑了。當父母總是強調孩子聰明、樂觀、懂事,那麼與之對立的無能、悲觀、自私,卻不敢再表現出來了。而這些所謂的壞品質一旦表現出來,孩子在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自我懷疑。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肯定要適度、真實、客觀,切忌誇張過頭,得不償失。

(3)只重視內因,忽視外因作用

當孩子遇到挫折,需要父母的幫助,家長一般會怎麼做呢?首先告訴孩子要從自身找原因,哪裡做得不好。其次,如果別人比你做得好,說明你不還夠努力。

這個說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自身原因導致事情沒有做好。二是隻要足夠努力,事情就能做好。總之,就是單純強調內因!

事實上,一件事情成功與否,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所以,在失敗面前,一定要教會孩子,決定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除了內因還有外因的作用。

這樣,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孩子可以把一部分原因歸於外界條件,失敗也就不會那麼強烈地打擊孩子的自信。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4)隨意地貼標籤、評價孩子

隨意對他人品頭論足的人,在哪裡都是不禮貌和不受歡迎的。然而,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之中,這種行為卻隨處可見。

孩子不願意和小朋友玩耍,我們家孩子性格內向、愛害羞;

孩子晚上不敢關燈睡覺,你怎麼這麼膽小;

孩子作業做錯了,這孩子學習就是粗心、不認真。

孩子不幫家長做家務,這孩子長大肯定是個自私的人。

孩子的行為被父母隨意用自己的評價體系,貼上各種負面標籤。

家長是否知道,孩子在童年時期一旦被貼上標籤,他就會做自我印象管理,自發地向著標籤限定的方向發展,最終變成那個標籤。

也許這個害羞、膽小、粗心、自私的孩子,就是父母親手打上的烙印啊!

父母都來看看吧,孩子的自卑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培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