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活中的應該

瞭解了必須再瞭解一下應該,應該的殺傷力比必須還可怕,世界上應該的事情太多了,應該這個火藥桶的破壞力也是相對大的,使用不好也會造成大量的痛苦和委屈。

世界上應該永久和平,不應該有戰爭,應該人人平等,不應該有弱肉強食。世界上應該人人生而均等,不應該貧富懸殊,全世界人們都應該能吃飽飯,不應該有人餓肚子。

社會應該不讓有權的人貪腐,應該不讓有錢的人猖狂,應該不讓勤勞的人受窮,應該不讓守法的人被欺。夫妻之間應該和和美美,不應該總鬧矛盾,家庭之間,應該女人照顧孩子,應該女人洗衣做飯收拾家,男女之間,應該男人買車買房,應該男人把女人寵成小公主,不應該存在男人沒房沒車的情況。

凡是人們能想象出來的美好都能被視為應該的,世間一切美好皆可視為應該,畢竟人們都是嚮往美好的。

但是現實的這個世界卻不是那麼的美好,世界上仍有戰爭,世界上仍然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世界上仍有人在餓肚子,社會上仍有守法之人被欺和勤奮之人受窮,夫妻之間仍有矛盾會經常吵吵鬧鬧,應該和現實還隔著一個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

是的,在家庭生活中,由於生理差異和社會分工的要求,女人更擅長做家務,女人應該照顧孩子,應該女人洗衣做飯收拾家,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也是要工作的,女人的能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是說應該女人做,對於照顧孩子、洗衣做飯、收拾家等家務,這些事情男人就可以不做了,就可以不管不問了,更何況這種應該的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社會里女人永久不出去工作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男人不平等對待女人的基礎上的,現在男女都平等了且男女都有工作,甚至很多女人掙錢還比男人多,對於照顧孩子、洗衣做飯、收拾家等,這些事情沒有所謂的應該誰做,男女都要做,誰有空誰有精力誰做,如果男人還是以應該的思維來處理,按照應該來辦事,那勢必會增加雙方的矛盾,會讓男人覺得女人很不懂事,會讓女人覺得男人很不體諒自己的辛苦,會覺得自己很委屈。

是的,男女之間由於生理差異和社會分工的要求,應該男人買車買房,應該男人寵著女人,可現實生活中男人卻不是萬能的,男人的能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也存在著大量的男人沒有房沒有車,是的,他是應該買,可現實和應該之間還有個實際情況和具體條件的問題,要看男人有沒有買房的實力,不是說他明明就不具有買房實力,就是因為應該,就強迫他買,那隻能兩人都痛苦,你因為他應該買卻沒有能力給你買而痛苦,他因為你的強迫而他應該買自己卻沒有能力買而痛苦,這種事太常見了。

生活中有不少本該美好的姻緣就是因為堅持應該而忽視了實際情況被應該給生生逼散了,本暫不具備買房實力或暫不具備出具對方索要彩禮的實力,就是因為應該,女方逼迫男方,甚至逼迫男方家長高舉債臺來辦此事,因此留下了對方的記恨和雙方嚴重的敵對矛盾,試想一下自己是在把對方往裡拉還是往外推,自己是在提高親密關係還是在破壞親密關係,他可是要和自己結婚的人甚至已經和自己結了婚要過一輩子的人,自己還這麼逼他,因為買房或彩禮弄成了仇人似的,自己是愛他呢還是愛錢呢,自己需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是愛他就別應該了,也不要在逼他了,只要他努力上進肯吃苦肯努力,就和他一起努力去掙你們想要的,自己要是愛錢或者說認定了應該,那在自己初次瞭解他的家庭經濟條件時就該離開,何必痛苦的把關係繼續到結婚時,而作為另一方則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力來真誠的對待對方,別自己明明就有實力卻什麼都不想付出,明明有個大西瓜卻連個花生豆都不想付出,那就是耍賴,難點和焦點就在於需求和實力是否匹配以及雙方是否足夠了解。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而不是根據應該來決定,應該的很多來源是源自習俗,習俗本身也是相對的,作為千百年來文化現象的習俗也是有利有弊的,彩禮習俗也是這樣的,有利有弊的不完美習俗最好不要成為應該的原因,否則會製造大量的痛苦和委屈。

彩禮習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習俗,也是一個有利有弊的習俗,不少人就是因為彩禮習俗,說周圍鄰居都怎麼樣自己也要怎麼樣,鄰居家女兒結婚給了多少彩禮,自己家女兒也不能少於多少彩禮,少於自己太沒面子了,少了顯得自己的女兒賤賣了,太不值錢了,顯得對方不夠重視和在乎自己的女兒,並把給彩禮錢多少來證明對方是否真心有誠意和態度,這些無所謂對錯,本身彩禮和嫁妝是男女雙方原生家庭對新成立家庭的幫助,希望新成立家庭能夠和諧幸福,隨著時代發展演變下來,彩禮習俗建立在千百年來的封建社會里男人不平等對待女人的基礎上的,是封建男權社會和買賣婚姻的遺留產物,彩禮習俗雖沒有買賣婚姻之名,卻有買賣婚姻之實質,但作為父母自己仔細想想是女兒的幸福重要還是面子重要,更重要的是女兒是嫁人過日子不是賣了,將來女兒也是要給自己養老的,不是真的賣了以後就不管了,別太重視面子和別人攀比,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要更重視女兒能否幸福而非面子,更何況彩禮多少也是私密的事,自己不要說誰會知道多少呢,就無所謂面子了,關鍵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而不是根據應該、習俗、規矩、面子來定,千百年來的習俗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和道理,在以前的封建社會里女人是不能輕易出門的,尤其是大家閨秀,在封建社會里女人嫁給男人後,女人沒有話語權更沒有提離婚的資格,只有男人休妻和妻子的服從,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女人從原生家庭的傭人轉變成丈夫家裡的傭人了,要伺候丈夫和照顧公婆,打理家庭事物,且出嫁的女人是不能輕易回孃家的,嫁了人的女人照顧自己父母的機會特別小,故出嫁時會有彩禮補償,但是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新成立的家庭是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即不會特意去照顧某一方父母,而且現在很多出了嫁的女人回孃家照顧父母的時間比回婆家照顧公婆的時間還多,男女在婚姻中是公平的,且男女都有離婚的自由和權利,所以彩禮最好還是用在原生家庭對新成立的家庭幫助上,尤其是要用在女性懷孕、生育、養孩、失業、婚變等情況的風險基金和最低經濟保障上,而不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幫扶上,因為現實大多數還是新成立家庭的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並不是去特意去照顧誰了,更不存在傭人的情況,甚至很多情況女人是新成立家庭的一家之主,重要的是新成立的家庭能夠過得幸福和美滿。

彩禮和嫁妝本是兩個家庭為新家庭的成立所給予的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兩個家庭希望和祝福新成立的家庭能夠和諧穩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彩禮在部分地方發生了本質的偏離,發展成了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貧,甚至是一個原生家庭和一個新成立家庭一起對另一個原生家庭的盤剝,且現在的人動不動就因為情緒上頭選擇離婚,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出彩禮的重要原因,我們不能判定其好壞,也不能武斷的說其應不應存在或取締,不過現在時代變了,男女都平等了,而且女性大多都參加工作了,並在社會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女性也要盡贍養父母的義務,彩禮習俗也要相應的做出調整,彩禮不能根據習俗、面子、應該來定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了,當然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女兒就一定能夠過的幸福,但如果不根據實際來定而根據應該、習俗、規矩、面子來定,張嘴就是我們那地方習俗就是十八萬八,根據地方習俗索要對方能力不及的大額彩禮,來證明對方的真心和實力,即使對方舉債給了彩禮證明了誠意和態度,那自己女兒也會因為應該的原因索要的彩禮問題帶來的矛盾過的更鬧心,好好想想自己的女兒是他們花了大價錢買來的,且錢是舉債得來的,他們能平等的對待自己的女兒嗎,自己的女兒日子能過的幸福嗎,並且舉債的錢並不是他們家的錢,舉債的錢是要還的,不是舉了債他家就有錢了,最終受委屈的還是自己的女兒,彩禮習俗值得深思。

古時候的彩禮是買斷錢,現如今婚姻自由的社會上彩禮不應該是買斷錢,更不應該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貧,彩禮最好是能夠成為新成立家庭中女性懷孕、生育、養孩、失業、婚變等情況的風險基金和最低經濟保障。

每一個應該背後的習俗都有著其存在的時代背景和特定原因,如果不注意實際情況和具體條件,就只是認定應該,就要求對方按照應該來辦,那勢必會給自己帶來不幸和痛苦,以懷孕半年的未婚女孩索要彩禮未果的例子來說。

一個女孩和男朋友相處了五年,雙方關係很不錯,兩人就同居了,由於同居時安全措施沒有做好懷孕了,懷孕了就只能結婚了,可就是由於結婚彩禮的問題造成了悲劇,男孩的家庭條件不好,男孩父親癱瘓了,母親要照顧父親還要種地就沒有能力出去打工,所以家裡沒有太多錢,女孩從開始和男孩交往時就知道男孩家裡的情況,不知道是出於真愛還是出於無知,就一直和男孩相處的很好,到了結婚時兩人關係開始緊張了,女孩聽自己父母的話就非要男孩家出十萬八的彩禮,否則就不同意結婚,男孩的母親東拼西湊只籌了五萬塊,可是女孩咬定十萬八,女孩家認為十萬八不過分,按照當地的習俗其他家都有要十八萬八的,自己才要十萬八已經算低的了,如果男孩連十萬八都不給也太不重視自己了,自己家太沒有面子了,男孩沒有辦法只能放棄了結婚,可女孩又不同意了,說自己已經懷孕半年了,打胎引產太危險了,同時給親戚說好的要結婚了,這又要取消讓她家太丟面子了,氣急敗壞下向男孩索要五十萬補償,按照女孩家的意願是壓根不用考慮實際情況的,就根據習俗中的應該和自己的意願來決策,不管實際情況,男孩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這注定了是個悲劇,痛苦和委屈必不可免了,如果能夠按照實際情況決策,彩禮五萬或不要彩禮,順順利利把婚結了,男孩一家好好待女孩,女孩把孩子生了,男孩的媽媽幫忙看孩子,男孩和女孩一起努力掙錢奔未來,也未必就一定不能幸福,可是女孩聽從家裡的要求按照習俗和應該來決策,那結果只能是個悲劇了,懷孕半年引產對身體的傷害以及對以後人生的影響有多大,還有總是以應該和以為的理所當然作為決策依據而不是以實際情況作為決策依據也決定了以後的人生未必就能夠幸福。

人們都向往美好,所有的美好都可以視為應該,但不是所有我們嚮往的美好都是我們現實所能夠擁有的美好,我們所向往的美好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能夠擁有的美好之間還隔著一個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只有自己足夠有實力又足夠努力,自己現實生活中所能夠擁有的美好才可能無限接近於自己所向往的美好,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點,認為我們自認為的應該就是我們所擁有的理所應當,認為我們所向往的美好就應該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擁有的美好,那不夠努力又沒有實力的自己就只能在現實生活中痛苦的掙扎和徘徊著了,我們所有想要的美好都來自於我們的努力付出,不是來自於我們的自以為是和理所應當,更不會來自於我們的不勞而獲和坐享其成,我們的應該也就是我們想要的美好。

一旦一個人陷入這種應該的思維中,認為自己所期望的美好都是理所應當的應該,如果再受社會上如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掙錢養家、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娶媳婦就是為了洗衣做飯、如果不能把我寵成小公主我寧願單身、家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單身萬歲等思維的影響,再不顧實際情況,那勢必會造成認知思維的偏差,陷入絕對化的思維陷阱中,因此承受不幸和痛苦。

針對應該的事情,世界上應該的事情太多了,至於對自己來說是不是真的應該,還要看實際情況和具體條件以及現實的實力,也許對於別人的應該對於自己來說就不一定是真實的應該,因為具體條件和實力不一樣,即便是對於自己來說也是應該的,那也是不適合自己具體條件的應該,只是自己的需要而非自己的應該。

比如買輛車,你表哥買了輛50萬的車,你認為你也應該買輛和他一樣的車,但你實際的實力就是買輛10萬的車,很明顯你的應該就不是真實的應該,即便你說我特別需要一輛50萬的車,你這樣的應該也是不適合你具體條件的應該,如果你信奉這個應該的信條,你就會舉債去買這輛50萬的車,那你的生活很有可能因此而拮据,你也會得到相應的困難和痛苦。

不是誰的應該對自己來說都應該,也不是所有別人的美好都應該是自己的美好,別聽風就是雨,別人的美好未必適合自己,沒必要羨慕別人的幸福,別人的應該未必是自己的應該,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來決策。

應該也分對自己說和對別人說,比如我應該考上大學,我應該成為世界首富,你應該給我買房,你應該把我寵成小公主等。

對於自己來說,和必須的思想一樣,在做事之前可以說應該,表示自己理應把一件事做好,自己在心中理順了因果關係可以激勵自己努力去做這件事,等做完後就不要再說應該了,我應該怎麼做可以換成我可以選擇怎麼做,因為事情做完後再說我應該怎麼做代表我沒有做好,越是強調就越是後悔,就會越痛苦,換成我可以選擇怎麼做表示我接受了現實,再遇到這樣的事我有相應的方法,一定要把這個關係理順。還有就是對於自己來說確定的事,比如自己的外貌、自己的特質、自己的現狀等,如我應該更漂亮的、我應該更聰明的,像這種自己越是說就只能讓自己越是對現狀不滿,但是又很難改變,自己就會很痛苦,因此這種我應該可以換成我接受,自己或許會好受些,只有自己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承認現狀承認不滿,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對於別人來說,不管是事前還是事後,都要根據對方的實際條件來說,對方有條件做就可以說應該,對方沒用實力做最好說希望對方怎麼做,對方做好了就超出自己預期了自己高興,對方沒做好自己也不會太失望。如果對方沒用實力做的事,你非說應該,那做事之前的應該,對方就會認為你在刁難他,做事之後的應該,對方就會認為你在埋怨他,而且你認為是應該的事,在他人眼裡未必是應該的,如果你在信奉應該的信條,這就會容易引發矛盾,吵架就在所難免了,委屈和痛苦也就會糾纏不休。這個難點就在於要做的事和實際的能力是否相符合,這需要有足夠高的認知水平以及足夠多的知識和足夠大的格局才能認清這點。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應該和理所應當,應該確實是人們生活中一個特別大的火藥桶,處理不好會帶來特別特別多的痛苦和煩惱,傷害和被傷害交織,一定要把關係理順了,減少傷害和痛苦。

《生而為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