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更重要

大家好!

我是小英老師。

這是第99天日更親子文章。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更重要。因為我們背後的感覺和態度決定了我們會怎麼做?

例如,我們在討論啟發式問題的時候,如果是帶著一種責備和羞辱的腔調來問“你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孩子依然不會願意積極地去思考我們所問的問題。

而如果我們是在表達一種同情和對當時所發生的事情感興趣的語氣,那就會營造出一種讓人感到親近和願意信任的氣氛。

接下來再一起解決問題就好解決多了。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更重要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了對孩子製造出一種敵意或一種距離感,認為這樣會對孩子造成積極的影響,(可能同時也是想引起孩子重視,展示大人的優越感。)

可是我們的教育結果如何呢?我們是真的相信這樣能夠給孩子造成積極的影響嗎?還是想都沒想就那麼做了呢?

如果你讀了我的一篇文章《讓孩子感覺更好才能做的更好》,也贊同裡面的觀點,我想你一定願意為孩子創造一種親密和信任的感覺,能夠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簡單的說,我們說話的語氣往往最能表達出我們語言背後的感覺。 如果孩子把牛奶灑到了地板上,按照尋找解決辦法的思路我們應該讓孩子清理乾淨。 只要大人以一種和善而堅定的語氣來詢問“你看看該怎麼辦?”

為什麼是堅定而和善的詢問呢?

往往問孩子該怎麼做要比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告訴孩子怎麼做有時會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參與,更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運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如果大人不用和善而堅定的語氣,而是辱罵和責備,這就處理問題變成了一種懲罰,孩子自然不會積極地去解決問題。 也會對大人心生不滿,對自己不自信,不知所措。

很多時候我們學到了一些育兒的新方法,但是收到的效果並不明顯,其實往往就是態度的問題。

事實上態度代表著我們的一種基本觀念,如果我們不理解在運用方法的同時,要充滿著對孩子的

鼓勵、理解和尊重

,那我們學到的方法也都是無效的。

我們不妨時常問一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孩子?”

時常的反思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我們就會越來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