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外向型和內向型是人格的兩個方面。外向型側重於外部的人際交往,而內向型側重於精神、思想和靈魂。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兩種人格之中,以求達到某種平衡。沒有孰是孰非。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01

”快向爺爺道歉!爺爺問你話呢!你應該回答呀!你這是不禮貌地知道嗎?”一位年輕媽媽劈頭蓋臉斥責自己的兒子。

男孩估摸五六歲,拘束不安地站著,低著頭。旁邊還站著一位牽著另一孩子的老人。老人帶著口罩,看不清面目。

後來,我大致明白了,年輕媽媽在逼著孩子回答陌生爺爺的問題,可是男孩始終沉默不語,看上去有些內斂。女人不依不撓,對視著孩子,說學校裡教過孝道,應該尊重別人云云。

看到孩子像要哭了一般,陌生爺爺有些不好意思,跟他們說再見後,轉身欲走。

“快跟爺爺再見!”孩子媽媽站起身,貌似如釋重負。孩子悶悶不樂地撅著嘴,直到孩子輕輕地說出:“爺爺再見!”媽媽才罷休。媽媽語重心長地說:“男孩子要大方外向點,知道嗎?”

相信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大人逼著孩子“假外向”,讓人覺得孩子陽光大方、熱情開朗,以顯示孩子的教養。在他們看來,內向型的孩子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於與人交往,這些孩子長大後沒有出息。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02

社會上普遍也是這種認知,外向型的孩子比內向型的孩子好,外向型的人上哪都能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他們就像一顆耀眼的星星,自帶光環。

有一天,我正在看書的時候,手機簡訊響了,是孩子舞蹈班老師發來的。她在微信裡給我發了一段語音,跟我說孩子有些內向。還是外向點好。我問她何以見得。

她說每次老師上課的課間,有些孩子在打鬧,有些孩子在跟她說話,而她都是很安靜的。甚至她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孩子不敢看她的眼睛。

我可以想象孩子當時的情景,面對一個一星期見一次面的老師,而且老師嚴肅刻板,看上去氣場異常強大。七八歲的孩子面對著自己不熟悉的人無話可說,那是很正常的。我跟你不熟,為什麼要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你的面前?

我跟老師解釋孩子屬於慢熱型性格,她跟熟悉的人可以隨便說笑,甚至開玩笑。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她會靦腆些,在我看來,這種人格沒有什麼不好。

內向型的孩子有著外向型人格所沒有的特質,他需要社會給他更多的寬容和關懷。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03

外向的孩子固然活潑可愛,熱情大方;內向型的孩子,如果你懂,其實他也是天使。

他會安靜地閱讀,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世界,一坐就是三五小時,天文地理,中外古今,無所不涉獵;

他的腦袋瓜時時刻刻在運轉,就像機器馬達一樣, 讓自己產生無限的動力;

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和創意,那是使這個世界得以創新前進的基礎;

他做事會有計劃,遇到問題先觀察,絕不莽撞,喜歡深入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他會更有藝術細胞,在五彩斑斕的世界裡揮舞著自己獨特的氣質。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04

世界上,無數名人志士小時候都屬於偏內向型人格,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後來的成長,反而更好地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就是一個內向型的人。她在回憶錄中寫道,她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作。她在構思時,靈感乍現,可由於在坐火車,她手頭上沒有筆。她不敢也不好意思向別人借,一個人足足構思了四小時,細節不斷在她腦海裡蹦現。

最終一個瘦弱帶著黑框眼鏡會魔法的男孩形象呼之欲出,創造出了轟動世界的鉅作。

大家熟悉的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其實也挺內向。它個性安靜,帶有書生氣。但他不會因別人的評價而苦惱。他13歲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後輟學,與好友成立了微軟公司。

著名印象派畫家梵高作品是典型的內向型人格的人。而他畫的畫《星空》不也被世人熟知,津津樂道嗎?他在藝術上的功力和造詣至今無人能超越。

內向型人格的名人還有很多,像金庸、奧黛麗·赫本、馬雲……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

05

作為父母的我們,別再給孩子貼標籤,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贈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對於偏內向型人格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陪伴和關愛。

不要再去逼孩子“假外向”,那無異於逼孩子走上絕路,讓孩子感覺孤立無援,在人情的迷宮中找不到出路;

當別人質疑孩子內向的時候,誠懇地跟他們解釋孩子的特性,讓他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告訴孩子自己永遠支援孩子,永遠守護著孩子。

不強制孩子改變,關注孩子的成長步伐,順應他的節奏,理解和欣賞孩子的個性。

內向型的孩子潛力無窮,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但願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天空中最耀眼的那顆星!

醒醒吧,別再逼內向型孩子“假外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