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誤區:愛你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未必對方可以接受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恰逢與孩子的相處瓶頸之處,她怯懦、害羞的性格,讓我難以置信。自己的“虎媽”角色竟然可以這般失敗。《親子關係的重建》出現的,就是那麼恰逢其時。

愛的誤區:愛你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未必對方可以接受

“媽媽,媽媽,我想讓你陪我玩一會兒好嗎?”

“媽媽,我只在你腿邊玩兒,不出聲可以嗎”

“媽媽,我自己去拿一本書,跟你一起看,或者,你給我講講可以嗎?”

“媽媽,我會好好聽話……”再次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小傢伙飽含熱淚,雙眼泛紅。

……

相信這些現象,都在媽媽們的身邊一次次上演。媽媽和孩子原本是彼此愛著的,雖然沒有掛在嘴邊,可是為什麼所有的衝突或者所有矛盾的根本,都是來自於原生家庭呢?

讓我們帶著問題一步步揭曉答案吧。

1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非實質

愛的誤區:愛你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未必對方可以接受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為什麼總是要去打斷我思路呢?”咆哮的聲音,讓小傢伙躲在了臥室門外,這已經不再是第一次因為工作而發脾氣了。她喃喃地說道:媽媽,我只是想讓你陪我會兒,我在你旁邊不說話就好,可以嗎?

在幾個月之後,老師發到朋友的手機上一段影片,是她當著很多人的面,表演口才。可是,即便是拿著話筒,怯懦的聲音讓朋友若如有些難以置信。這……這還是那個她一直以來引以為豪、讓別的小朋友不敢隨意欺負的小傢伙嗎?

在得到老師不置可否的答案後,開始對這幾個月她的教育以及對陪伴進行復盤。

其實,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心態,“你是我生的,就該聽我的。”很少有媽媽認為:孩子出生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意識,有獨立的行為能力。因此,很多行為也就是從媽媽的心態裡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大姑就是一個這樣的角色,她已經六十有餘,但是對孩子的事情,事事上心。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的哥哥都在她的“管控之下”,大嫂說要帶哥哥去買衣服,哥哥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到:你那眼光,看的衣服能穿呀,算了,改天我自己買吧!

乍一聽這話,似乎真的是大嫂的眼光不咋樣,可是沒過兩天,大哥買好了衣服,在一次聊天后得知,這衣服是大姑和大哥一起去買的。因為習慣了當家做主的大姑,即便是結了婚也不願意放權給大哥、大嫂。即便是他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習慣了什麼都聽從家裡指示的人,看起來是個乖乖寶的形象,那不過是因為已經缺少了對自我的認知能力,也缺少了對生活的嚮往。“他們都是為我好”這句話,看起來冠冕堂皇,不過是因為周圍的人,也習慣了用這句話來捆束了對方,從而失去了最基本的“行動能力”。

2 處理情緒小怪獸

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只不過我們都習慣了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而對方未必可以接受。

情緒是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即便是那些高知的家庭,也會遇到情緒問題。本書的作者趙玉萍從事心理學諮詢工作長達20多年,對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也是形色各異。

尤其是家長,在《親子關係的重建》書中,趙玉萍老師寫到:不安全感源於一個人從小到大形成的對安全的認知,這種認知形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外界的聲音或者刻板印象,例如怎樣的環境才安全,怎樣的行為才安全。

愛的誤區:愛你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未必對方可以接受

這也不難看出,孩子的不安全感更多來自於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家長所說的“愛”,為你好,大多是以控制作為出口,即便是真正的為孩子好,那也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一個幼小角色裡。

叔叔是個“工作狂”,經常熬夜加班到深夜,最近他的孩子,出現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現象,已經上高二的她不得不暫時停止了學業。去醫院查了很久,居然找不到病因,實在找不到辦法的家人,帶她去看心理醫生。

叔叔的孩子涵涵說出了自己的困難:“爸爸是個很拼命的人,而我即將步入高三,上次考試又沒有考好,總覺得對不起爸爸。媽媽一再給我提要求,面對無力扛起壓力的我,有些力不從心,經常性失眠。”

很明顯,涵涵所遇到的問題是家庭中出現的問題,沒有經常性的溝通,讓涵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失去了曾經鬥志滿滿的動力。

情緒的內耗是每個人所遇到最難走過的荊棘,有時候對孩子的放手反而是一種成就。管理和教育孩子需要容許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她擁有面對的能力,為孩子建立良好的觀念,這才是她一生所需。

3 強大的內驅力讓孩子認識自己

看過一個新聞,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在一段時間的陪伴下,媽媽出家了?!

這算是好一點的新聞資訊了,細品,畢竟是成就了媽媽的所需,也算是好事一樁。可是,除了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陪伴,比如,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哭、孩子哭,更有甚者,逼得孩子跳樓。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結果,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事情。

“平時母慈子孝,提到學習就會雞飛狗跳。”愛本來是一個溫暖的話題,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成了一個偽命題。所謂的為了孩子好,大多是帶著一把強人所難的利器,拼命的戳向對方,孩子不但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傷害,還會在今後的人生中看到疤痕。

這是因為孩子缺少內驅力。為孩子好,卻讓孩子走向人生的極端,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趙玉萍老師在書中講到孩子與父母的矛盾,大多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說,孩子因為父母的原因,站在了父母的對立面。

如果給夠孩子空間、時間呢?給足了孩子自我做主的意識呢?尊重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啟用自身的能量,用你想像不到的能力,去面對以及解決今後所遇到的問題。

趙玉萍老師的《親子關係的重建》用一個個鮮明的案例,告訴孩子、告訴父母,愛,並不是替對方做主,而是站在充分理解的條件下,用一種他們所能接受的方式,深愛。

關注@沉素言看身邊風景,溫暖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