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1.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人到中年,你應該活得明白》。

這篇文章寫得很滿意,整體邏輯清晰,道理說得明白,“上”“止”“正”已經完整表達了我想要表達的意思。裡面有很多道理,是我經歷很多挫折失敗後得出來的教訓,對很多人應該有很大的借鑑意義。這也是我自己比較滿意的一篇文章。

結果文章釋出後,它並沒有想象中的受歡迎,跟以前文章的閱讀量都不是一個量級的。這讓我很迷惑,什麼原因?

我後面問了太太,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如何?

她說,一般人,感覺有很多大道理,不太明白和理解;反倒是前面那一篇《幸福是什麼,幸福的感覺是什麼?》比較好。

這怎麼可能,幸福這一篇文章有些邏輯推理並不順暢,除了講了兩個大故事。

等等,《幸福是什麼,幸福的感覺是什麼?》講的是故事,而《人到中年,你應該活得明白》講的是道理。

我明白了,對大多數人來說,講道理是一種說教,我們已經上班了上了一整天,你還像個唐僧給我講道理,你煩不煩嗎。而講故事是一種輕鬆的方式,忙活了一整天,累死了,我看看像故事一樣的文章,輕鬆一些不好嗎?

我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自以為對別人好,講了一堆道理,但別人要看的是故事,至少是講道理的故事。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2.

我想到了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做擅長的事,才能成就自己》,講到了鄭淵潔寫童話和金庸先生寫武俠小說的故事,全段如下:

鄭淵潔,家喻戶曉的童話大王。他在寫童話之前,是寫了很多詩。他喜歡寫詩,夢想也是做一個詩人。結果他投稿的詩歌大多數反映平平。反而他寫的童話故事就大受歡迎。最終鄭淵潔認清現實,專注寫童話,成為童話大王。

1959年,金庸先生與人創辦《明報》,主要以新聞和社評為主。雖然金庸通宵寫稿,但是報紙一直在虧損,差點熬不下去啦,最終透過刊載金庸的武俠小說,才存活下來,並發展壯大。金庸先生一直宣稱:寫小說是副業,《明報》是畢生的事業和榮譽。而大部分世人只記得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而對《明報》沒有半分印象。

之前我覺得是鄭淵潔,和金庸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才能,才有了這麼傑出的成就。現在覺得,應該不止是擅長,應該是擅長的事恰好都是寫故事。而不管是小孩,還是成人,都是喜歡聽講故事的,而不是喜歡聽別人講道理的,比如說去看詩歌,或者去看新聞社評。

就像,之前跟一個藥店老闆朋友聊天,他說看了我的文章,覺得講了很多道理,但別人可能不會很喜歡看,因為大部分人會喜歡看故事。

小朋友不喜歡閱讀,但他會捧著《米小圈上學記》這樣的故事書看一整天,書上講的都是小朋友上學的故事,小朋友們覺得有趣,所以會搶著看。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講故事是順人性的事,而講道理是逆人性的事。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3.

怎麼又扯到順人性,和逆人性啦。

人性中有一條很重要的規律就是“趨利避害”,人性的選擇都是奔向有利的一面,會與自己感覺舒服的人相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這些都是“價效比”最高的,或是“最舒適”方式;而不願意與自己討厭的人相處,和不喜歡去做自己厭惡的事,因為覺得這些是有害的,或者是不舒服的。

舉個例子,我們談戀愛,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兩情相悅肯定是最好的;成立家庭,家庭是自己的心情愉悅放鬆的港灣,因為我們喜歡與我們覺得舒服的人呆在一起。一般來說,沒有人願意找個討厭的人相戀,也沒有人找一個討厭的人結婚。

“趨利避害”的道理告訴我們,人都喜歡過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而不願意過自己覺得難過的生活方式。

講故事,是對各種場景、時間、人物和事物發展程序的呈述,能全方面調動人的想象能力,聽者能很容易代入故事場景中去,獲得心同身受的感受,這是一種舒服的方式。而講道理本身就是一種思想傳輸的方式,你要把你的道理講給我聽,就是要把你的道理傳輸給我,人自然會產生心理防禦,這不是一個舒服的方式,人的本能就是要避開這種有害的行為。

講故事,讓我們心裡舒服;講道理,讓我們心裡抗拒。

也就是我所說的,講故事是順人性的事,而講道理是逆人性的事。

另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從猴子進化到人類的歷程足足有幾百萬年,文明和語言的形成只有幾千年的事,在進化時間軸上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講道理,進行溝通交流,也就是最近幾千年的事,而之前的幾百萬年,人類是透過其他方式溝通的。怎麼溝通,透過聲音、動作等行為傳達外面見到的人(動物)和事情,而這樣聲音、動作甚至傳達的標的,都是講故事的內容要素。

從進化論來看,人性也會偏向講故事,而不是講道理。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4.

在我們朋友圈或聊天群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新聞早班車”,“新聞早報”,通常有十幾條新聞簡報羅列在一起,然後這些新聞後面一般都有一小段講道理的文字。

一般我們的反應是,會把十幾條新聞看完,然後那個講道理的文字就忘記看了,或者看了也忘記了。

這十幾條新聞,就是現實世界發生的故事呀,我們都會舒服地把它看完;而最後那條講道理的文字,大家就自動忽略了。誰的腦瓜子會被抽了,去浪費時間去看一段道理文字。

這就是人性的使然,喜歡聽講故事,而不願去聽講道理。

還有,現在朋友圈也有人發騰訊的短影片的內容,因為時間比較短,不夠時間講故事;所以很多人講的就不是故事,直接一堆道理。我想,聽者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天呀,放過我吧”。實際上,我一眼看過去,覺得是講道理的,我很少點開過。

我們平時與朋友聚個餐,吃點小酒,熱鬧熱鬧,樂呵樂呵,在酒席間的交流佔主流的,絕對是故事、段子,講的人情緒高漲,聽的人也參與其中,大家其樂融融。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5.

那有人會問,我的文章確實是論述和傳遞我的觀點的,是需要把這個道理闡述明白的,那怎麼辦。

我覺得應該這樣會比較好。

其一,儘量不給別人講道理,而是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大道理,很多人之前都知道,都很懂,你再講一遍只會惹人煩。但你講的是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這個是獨一無二的,對方是不知道的,也會樂意聽到你講述的經歷的感受,從中悟出的道理更加容易擊中人心,更加身同感受。

而且,你在陳述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時,對方會認為你是真心地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將心比心,會更讓人容易接受一些。

其二:把道理隱藏在故事中,透過講故事傳達道理

我們現在知道很多道理,都是直接從故事寓言給流傳下來,透過某些故事,能讓人更加深刻理解和感悟故事後面的道理。比如說小貓釣魚,講的是不要三心二意;拔苗助長,講的是不能忽視自然生長規律。那麼我們也可以借鑑,透過講故事,隱藏道理的方式傳達自己的觀點。

劉潤老師“內容打磨,創造稀缺性價值”的文章說到,第一步的邏輯就是場景匯入,先用一個身邊場景匯入,讓你覺得這事和自己有關係。這個匯入的場景就是從故事開始切入。

我很喜歡一個公眾號“連嶽”,連嶽老師的文章,一般都是把讀者的來信內容放在前面,然後就來信內容進行論述表示自己的道理和觀點。這些文章很受歡迎,因為道理和觀點討論就是讀者自己的故事,解答是讀者自己類似的疑惑,很多讀者讀後,都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和認同感。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6.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的道理,不只是適應於文章撰寫中,而且還可以適應於很多場景。

在家庭教育子女,要多講故事,透過講自己知道的故事、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去告訴小孩的為人處世、學習做事的道理,小孩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子女的成長,很多都是透過看到父母以身作則來學習的,父母就是孩子身邊最好的故事和樣板。如果只講道理,家裡小孩就會對大人有莫名的牴觸感,時間久了,小孩要不成為悶葫蘆,要不成為叛逆者。

同樣,家裡是講愛的地方,也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好多事,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援和包容,這些都是需要愛的。如果只講道理,這可是在家裡呀,道理講不清的,還會導致雙方產生悶在心底的埋怨和矛盾。畢竟,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呀。

在職場上,我們與同事溝通,或者引導下屬,同樣也是不需要講大道理的,我們需要就事論事,把事情講清楚,把意圖說明白。

在生意場上,還是不講道理的地方,那是講“利”的所在,你能給我帶給多少利,講道理我是不聽的。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他的道理就是,要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讓對方舒服了,我們自己才能舒服呀。只有雙方都舒服,才有可能實現雙贏的目標。雙贏才是我們溝通的目的。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7.

有一個很牛的公眾號:“洞見”,也寫了一篇“我見過情商高的人,都不講道理”的文章,在文章結尾分享兩句話:

第一句: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人掏心掏肺講道理。

第二句:這個世界上最聽你話,最容易聽你指揮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道理是講給自己聽的,不是強加於人的。

不要講道理,要講故事

8.

好吧,以後“譚談心”公眾號,就叫“譚談心”故事。

不能叫“譚談心”道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