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漁燈節是漢族民俗節日,主要流行於膠東地區,是煙臺及蓬萊沿海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普及於十幾個漁村裡。漁燈節是從傳統的元宵節中分化而來,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008年漁燈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那麼漁燈節是如何興起的呢?

由於年代久遠,具體的起始年代已經無法考證。民間只留下一個傳說,相傳在某年的農曆正月十四,八角下劉家村的漁民出海捕魚,突然遇到了海上風浪,一直到晚上也沒有靠岸。村民們很擔心,自發拿著火把聚集到了海邊叩拜龍王,祈求海上龍王能夠保佑家人平安歸來。村民們的誠心打動了龍王,頓時海面上燈光、火光連成一片,整個海平面都分外明亮。漂泊在海上的漁民們看到這耀眼的燈光,便朝著光的方向開船。最終在第二天早上,全體漁民平安回到了岸邊。

從那之後,八角各個村裡的漁民,都會在每年正月十四的時候製作漁燈,帶上祭品,在海上燒香祭拜,祈求龍王保佑自己出海平安。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那麼都需要怎麼準備祭品呢?

在《宋史·禮志》中記載:“

立春日祭東海於萊州,立夏日祭南海於廣州,立秋日西海就河中府河瀆廟望祭,立冬日北海就孟州濟瀆廟望祭。

”可以得知,祭祀在古代是很流行的,官祭之風流入地方之後,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祭。同理,漁燈節的祭祀也頗有幾分膠東色彩。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三或十四(因漁村而異,日期也略有不同),所有的漁民都是集體出門。找人抬著盛滿供品的“柳鬥”,“柳鬥”裡邊裝著豬頭、大饅頭以及漁民當年出海打過最大的一條魚,還有酒菜、供香、佛蠟、燒紙等物品。值得提醒的是,豬頭上必須要帶有豬血,雖然很血腥,但寓意“發血財”、“掛彩頭”。就這樣,一路拿著貢品,放著鞭炮來到海邊。到了海邊,人們會先把“柳鬥”抬到船上,再依次擺好供品,朝著船頭的方向按照輩分開始叩拜。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到了晚上,漁民們還會把用蘿蔔和麵做的漁燈放入大海。

這裡的燈也有三重含義:一是取魚蝦豐登之意;二是照亮引路佑護人船平安歸來之意;三是使神靈認人識船,

保佑人船

平安。

有些更講究的漁民,也會在船上貼上福字或者對聯,寫一些保佑平安和吉祥的話。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除了民間祭祀之外,漁燈節還有文藝專案。

人們會在龍王廟前搭臺唱戲,百姓們齊聚一堂給龍王、海神表演節目,祈求來年魚蝦滿倉,漁民平安。整個戲臺的高潮是戲班唱戲,戲臺上表演的劇種主要以呂劇和京劇為主,十里八村喜歡聽這曲的便會前來湊熱鬧。戲一直從下午唱到晚上,直到夜晚開始點燈的時候,這場戲仍讓人流連忘返。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除了在戲臺上表演,民間秧歌、舞龍、鑼鼓等也是漁燈節的表演曲目之一。表演隊會在一條主幹道上排成長隊一路表演到港口,人們則會邊看錶演,邊跟著隊伍到港口祭祀。鮮明的漁家特色,豐富的膠東文化,不光是當地人喜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很感興趣。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即便在文革時期,龍王廟被推倒了,漁燈節還是沒有停止。或許在沿海漁民的眼中,祭海這天甚至比春節還重要。也正因為祭海儀式的存在,也給了很多漁民精神上的信念感,人類和大海共生的和諧也讓人動容。時至今日,在煙臺地區,舉辦漁燈節的地區有

芝罘島東口、開發區八角、蓬萊港口、萊州東海神廟以及海陽港口。

一般都集中在農曆正月十三和十四這兩天,其中萊州東海神廟自北宋重修以來,在民間每年陰曆正月十八日、四月初三日、六月十三日、十月初三日為祭海神之日。

一年一度的漁燈節,被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場盛典有何歷史

以上便是膠東地區漁燈節的一些由來和特色,感興趣的朋友們歡迎來到煙臺一睹漁燈節的魅力。

本文由國風小匠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