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使認真思考成為一種奢求。關注

@十品小官

,分享職場知識,品味職場樂趣。

近日,多次刷到悟空問答裡“關於興趣愛好和工作哪個更重要”之類的問題,對此感觸頗深。隨著年齡的增大,履歷的增多,經驗的豐富,對於職業發展有了越來越多的感悟。接下來,結合多年的職場經驗,談一些自己的看法,為處於職業發展迷惘中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在近年比較火悟空問答裡,如果提出一個問題:“你滿意自己當前的工作嗎?”估計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不滿意的,不滿意的原因無外乎有三種:一是對當前的收入不滿意,二是覺得自己的職業沒有發展前途,三是純粹地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這很正常,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有了十萬想有二十萬,賺到了百萬想賺千萬,極少有滿意的時候。在職業發展上也是如此,升了副處想正處,升了副廳想正廳,沒有幾個人不想繼續升官,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看破名利二字,故司馬遷有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感慨。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問題來了,名利是人的興趣愛好嗎?是,也不是。名利是人的貪慾,並不是愛好。換句話說,人人都喜歡名利,喜歡的是名利帶來人的滿足感,但名利卻未必是人的愛好。

到了這裡,興趣愛好重不重要的答案也出來了,我的答案是這取決於職業發展的好壞。什麼意思?就是說,

如果你從事的職業發展良好,能更好地實現你的人生價值,那麼興趣愛好真的不重要,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業餘愛好;如果你的職業發展不好,你完全無心留戀,那乾脆奔著你的興趣愛好去,畢竟有興趣才會更加投入身心,深鑽細研、精益求精。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第一個忠告:多一盎司。

盎司是英美重量單位,一盎司相當於1/16磅,約為28。35克。美國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在大學時,他定下目標讓作業從95%正確提高到99%的正確。結果在大學三年級就進入了美國大學生聯誼會,被選為耶魯分會的主席,並得到了羅茲獎學金。約翰·坦普爾頓逐漸認識到只多那麼一點兒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原理,也就是“多一盎司定律”,意思是隻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點就會獲得超好的成果。

有個勵志公式是這樣的: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1的365次方=1;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 <1。意思是說:每天多一點,一年365天以後,1就約為37。8,遠遠大於1;每天維持現狀,一年以後還是1;每天少一點,一年以後1約為0。03。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在職業發展中,很多時候優秀並不是他比你更有天賦、更有能力,而是優秀的人和你的差別很小,只是一點點,但長期下來,就是優秀和稱職的區別。

我們完全可以每天多一盎司,包括早來一點兒,晚走一點兒,多幹一點兒,再好一點兒;還可以每天微笑多一點兒,態度好一點兒,做事再細一點兒,標準再高一點兒,要求再嚴一點兒;更可以別人放棄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別人停止不前的時候,再多走兩步;別人鬆懈的時候,再多努力一點。長此以往,終將受益匪淺。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美國有一個籃球教練,深諳“多一盎司定律”的奇妙作用,在他的一次執教生涯中對隊員提出要求:“罰籃進步一點點,傳球進步一點點,搶斷進步一點點,籃板進步一點點,遠投進步一點點,每個方面都能進步一點點,每年只要進步一點點,1%,就可以。”隊員們一聽:“才1%,太簡單了!”

就是這麼簡單的訓練方法,到了新的賽季,球隊所向披靡,取得了總冠軍。後來,這位神奇教練講道:“成功絕對不是偶然,12位球員一年中在5個技術環節方面分別進步了1%,一個球員進步了5%,全隊就進步了60%,實際上甚至更高,這比起別的球隊來,我們取得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這就是多一盎司定律的可怕之處,它不在於豪言壯語,不在於效果立顯,而是在於堅持不懈、始終如一,日積月累、聚少成多,從一點點進步,演變成質的飛躍。

第二個忠告:遠謀兩步。

高手在下棋的時候,必然是“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當然這只是一句口訣,實際上高手下棋,要熟知後續種種定式,迅速生成應對招法,一種變化就可能引發後續多種應變,這遠不止“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

在職業發展上,就是不要計較當下短長,而是要把眼光放遠,奔著自己的終極目標前進。對於人來講,制定目標本身就具有激勵作用,目標能把人的需要轉變為動機,使人們的行為朝著一定的方向努力,並將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既定的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促進目標的實現。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這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心理學教授愛德溫·洛克在一系列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於1967年最先提出的“目標設定理論”,意思是外來的刺激都是透過目標來影響動機的。目標能引導活動指向與目標有關的行為,使人們根據難度的大小來調整努力的程度,並影響行為的永續性。

設定目標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注重結合自身實際。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及心理學教授洛克,在目標設定理論中提煉總結出了制定目標要遵循的SMART:S(Specific,即明確性),目標明確,是什麼,達到什麼程度;M(Measurable,即可衡量),有衡量標準,達到什麼質量,完成多少數量;A(Attainable,即可實現性),目標不能過高或過低,最佳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R(Relevant,即相關性),所有的目標必須和總目標相一致;T(Time-based,即時限性),必須有完成目標的期限。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第三個忠告:深耕三寸。

中國是典型的農耕文化,聰明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細心觀察中,認識了深耕對農作物的好處,總結出了許多簡單直白的農諺。比如,“深耕一寸頂車糞,深耕二寸地生金,深耕三寸蟲滅盡”,就是要加深耕種,才能獲得高產的真知。

這個道理,放到職業發展中也同樣適用。一定要學會深入思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找到最佳方式,堅持不懈、不屈不撓,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在這裡,借用美國演說家和作家西蒙·斯涅克在暢銷書《從為什麼開始》中,提出的“黃金圓環理論”簡單卻偉大的思維模型,此書美國版銷售超過 50萬冊,在TED演講影片觀眾超過兩千五百多萬。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What,是“做什麼”,How,是“怎麼做”,Why,是“為什麼”。最關鍵的就是Why,要深入思考什麼目的、什麼原因、什麼理念,多深入挖掘深層次的原因,多想想“為什麼”。

黃金圓環理論認為,大部分人不真正用腦去思考,表現為:只知道“做什麼”,少數人會思考“怎麼做”,極少數人才思考“為什麼”。而成功者會深入思考,先是“為什麼”,再是“怎麼做”,最後才是“做什麼”。

黃金圓環理論,解釋了非成功人士和成功人士之間的根本區別。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但這並不妨礙運用黃金圓環理論來思考,從事一份職業、做好一個專案、開展一項工作,都要多想想“為什麼”,比如目的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想要什麼結果,再依據“為什麼”展開“怎麼做”,最終再確定“做什麼”。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清晰地知道“為什麼”,才能賦予極強的領導力,才能吸引志同道合、有相同理想信念的人來支援自己。

馬雲一貧如洗的時候,正是憑著對投身網路電商的信念,吸引了一群人追隨左右,直至成就阿里巴巴帝國。蘋果教父喬布斯為了讓當時的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加入蘋果,說了那句至今為人津津樂道、極富煽動性的話:“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著我們改變世界”,雖然後來兩人鬧翻,但不可否認的是喬布斯正是用信念吸引了斯卡利的加入。

第四個忠告:再精幾分。

說到精益求精,估計很多人腦中立即浮現德國、日本,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騰飛,離不開對精益求精的極致追求。拋開歷史層面,這種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壓力,都追求效率第一、利益至上,忽略對事物的精益求精,長此以往必將重蹈粗製濫造的老路。追求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正像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的“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聶聖哲,他曾經呼籲:“中國製造”是世界給予中國的最好禮物,要珍惜這個練兵的機會,決不能輕易丟失。“中國製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過渡到“中國精造”。“中國製造”穩定了,不怕沒有“中國製造”。千萬不要讓“中國製造”還沒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動化(手藝活)是自動化的基礎與前提。要有工匠精神,從“匠心”到“匠魂”。一流工匠要從少年培養,有些行業甚至要從12歲開始訓練。要儘早恢復學徒制。稅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對製造業重視的局面。中國的教育要學德國、日本而不是美國……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日本被譽為壽司第一人的小野二郎,現年已95歲高齡,是全世界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是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日本將他視為國寶。小野二郎在總結時講道:“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裡”。敬業、嚴格、追求卓越的精神,才成就了一代大師。

他喜不喜歡做壽司,後期無疑是喜歡的,但開始時喜不喜歡呢?有網傳說他是不得已才從事壽司這一行業的,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終使他成為了一代大師。

關於職業發展的四點忠告

總結:現實職場中,影響發展的原因很多,不能把升職加薪當作唯一的出路。精進成長,成就自我,一樣能實現自身價值,一樣能成就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