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牢籠自己設,自由心境坦然生

人人骨子裡有一種追求自由的基因,可在實際生活中卻處處受到束縛,有時候,束縛已經成為自然就不感覺到有壓力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對此有所闡述。一個在監獄裡呆了幾十年的犯人說,體制化就像這個監獄一樣。剛來的時候,你特別不習慣,覺得四處都不舒服,到處都在壓抑你。可是,時間長了以後,你已經非常習慣這一切了。

反倒是離開了它,倒活得非常彆扭了。 作為對體制化的一個現實的註解,這個老人在離開了他生活了幾十年的監獄後,在外面根本無法適應,再也找不到在體制之內生活的感覺。於是,他就自殺了。來上廁所都必須報告,經得許可後方可釋放,如不按此規則執行,他就解不出來了,那樣他會很痛苦的。

只要時間足夠久,一個人就會變得無比依賴這種環境,直至被完全地制度化,完全地失去自我意識,完全地被禁錮在思想的牢籠裡。哪怕重獲身體自由,也無法離開早已給自己構築的思想牢籠,甚至會因為身體的離開,無法接受那突如其來的自由,導致噩夢纏身,惶惶不可終日。

當我離開工作了十六年的單位的時候,朋友哭了,擔心我會特別難受。我自己反倒是很自在地適應了沒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不用去坐班,不用去打卡,不用理會上下級間的關係處理,也不用理會到月底工資發沒發,也不用理會工資是不是漲了,還是降了。

這源於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我的部門就是這樣散漫地生活,這個部門最大的特點就是出差,公司統計過,我是部門出差第二多的人,全年365天出差299天,剩下的除了七天年假,都是在北京本地出差,幾年下來就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也有過機會進入車間,但我們都不會選擇,雖然車間掙得多,但我們選擇了自由多一些的出差生活。

出差與坐班也是同一個錢幣的兩面,選擇了一個就會排斥另一個,進入一種慣性的生活,只要一改變就會在心理上受到衝擊。但我特別感激工作上為數不多的幾次動盪,讓我看清自己所做的就是自己喜歡的,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並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

人說最大的寂寞就是一生從事不喜歡的工作,而我是幸運的,我從工作中找到了樂趣,也可以養活自己,在別人看來還是生活得很好的,當然,我自己也覺得很好。

體制化不僅是環境上的束縛,更是心靈上的管制,在一個自己跳不出的怪圈裡折騰,眼前一片黑暗,看不清方向。

如果能夠從終點來看人生,人生不過就像是螞蟻搬家一樣,把自己喜歡的搬進窩裡,越攢越多,到頭來,卻什麼也帶不走,留下的也許只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