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發展的里程碑(1)

醫之始,本岐黃,靈樞作,素問詳,難經出,更洋洋,越漢季,有南陽,六經辨,聖道彰,傷寒著,金匱藏,垂方法,立津樑,李唐後,有千金,外臺繼,重醫林,後作者,漸浸淫

不觀《外臺》方,

不讀《千金》論,

則醫所見不廣,用藥不神

外臺繼,重醫林

說的是唐代的王燾,著有《外臺秘要》四十卷,分一千一百四門,論宗巢氏,方多秘傳,為醫門之類書。

中醫發展的里程碑(1)

王燾(約686年-757年),眉縣常興鎮車圈村人,王珪的曾孫。王燾少年時代體弱多病,漸好醫道。他天資聰穎,勤於鑽研,兼通文武。成年後,即入仕途,初任徐州(今江蘇省徐州市)司馬,在任期間,母久病不愈,他親侍藥湯,經常接觸名醫高手,窮學其術。

中醫發展的里程碑(1)

王燾徐州任滿,奉調入京,先在尚書省、門下省長期任給事中,後任尚書省戶部員外郎,繼任吏部郎中。他還曾供職弘文館,掌管皇家藏書,有機會博覽群書,得“古方書數千百卷”,研讀之餘,勤於摘抄,“上自神農,下至唐世,無不採摭”。這樣就積累了大量醫學資料,為日後編著醫藥方書打下了豐厚的基礎。

天寶初年(742年),王燾被貶官到房陵(今湖北省房縣),後遇赦遷任大寧(今山西省大寧縣)。時值炎夏,暑氣溼熱,瘴癘之氣很盛,百姓多患疾病,幼兒病死尤多。他即用自己掌握的醫藥方劑,盡力診治,實踐中發現大量的方劑沒有從臨床病症到病理上分析論述,應用非常不便,深感自己有責任編寫一部方、論兼備的新醫典。正如他說:“賴有經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憤刊削。”

此後,王燾任光祿大夫、持節鄴郡(今屬河北省邯鄲市)諸軍事兼守刺史,但為了實現宏願,仍于軍政事務之餘,撰寫不輟。他在遍覽新舊醫學著作的同時,著手進行刪補整理,並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探討分析,“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千百卷,皆研其總領,核其指歸(宗旨)”,採而錄之,繕而輯之,精究病源,深探方論。經十年辛勤努力,終於在天寶十一年(752年),完成了一部方論兼備的醫藥鉅著,因此書是自己遠離朝廷臺閣外任時編著而成,故取名《外臺秘要方》。在自序中,他宣告自己編著醫書的緣由,並說自己的目的,是想為後世醫家留下可供研究的資料,“非敢傳之都邑,且欲施於後賢。”此時,王燾已被皇帝封為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清源縣開國伯。

中醫發展的里程碑(1)

《外臺秘要方》是漢晉以來古代醫書集大成者,是一部綜合性醫學鉅著,規模宏大,內容豐富,上自炎黃,迄於盛唐,囊括闕遺,稽考隱秘。全書共40卷,編次1104門,包括傷寒、天行(流行病)以及內、外、婦、兒、五官、針灸等科。所載醫療方法也很全面,有藥物處方、單方、驗方,還有外治法、人工急救法等,至今對臨床治療仍有現實指導意義。

唐代時期,宗教迷信思想在社會上非常流行。宿命論和巫術害死了不少人。為了戰勝愚昧和迷信,王燾立志總結我國醫學成就,編醫書,救民眾。

當時有人說:“閻王叫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生有時辰,死有死地。”王燾反駁說:“人之所以生病,大多是飲食無節制而傷脾胃,縱慾過度而傷元氣;外感風邪而生寒熱等。這些都是人為造成的,怎麼能說是閻王早就定下來的呢。只要注意保養,有病就醫,人的壽命完全是可以延長的!”他一面進行反迷信宣傳,一面懸壺濟世,很快得到了人們的信任。

中醫發展的里程碑(1)

《新唐書》,將《外臺秘要》稱作“世寶”,歷代不少醫家認為“不觀《外臺》方,不讀《千金》論,則醫所見不廣,用藥不神”,足見該書在醫學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績是不言而喻的。王燾以一生的精力,為儲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留下了千古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