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杭州是個好地方,河南人尤其喜歡杭州。一份《2019-2021杭州人口各省市籍貫統計》顯示,排名第一的就是河南,而其中,尤以開封人最甚。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行走杭州街巷,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路上跑的汽車,河南牌照得特別多。

在蕭山區體育館附近,路邊一連幾家的房產中介門店,帥氣的小哥會很熱情和你聊天,他們是熟悉杭州的人,告訴我們:河南人數量佔據了杭州總居住人口的15%以上,以蕭山區的比例最高。買房最多的是開封人,他們一來到這個城市,就喜歡上了這裡的安靜與文明,就不想走了。

而進一步瞭解杭州,會發現:杭州人就是開封人的後代,說話一個腔,做菜一個味兒。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杭州人就是開封人的後代。

汴梁,宋朝至明初期,開封的稱呼。那首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直接說出了杭州與開封的關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薰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北宋末年,被金兵追趕著,北宋統治集團集體南逃,離開東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來到杭州,建立了南宋帝國。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當時的杭州,土著人口只有7萬人左右,而遷來的移民,足足有18。9萬戶。復旦大學歷史地理所的研究顯示:移民中的76%來自河南,其中絕大多數又來自汴梁。

來到杭州後,在鄉愁的氛圍中,南宋集團按照開封的樣子建設杭州,一座北方化的城市出現在了江南。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或許很多如今的杭州年輕一族對自己的河南老家並不熟悉,不熟悉自己的中原血統,但下面的古志書中,標明瞭一種存在:

明代,

陳全之《蓬窗目錄》寫到:杭州類汴人種族,自南渡時,至者故多汴音 。

明代,郎鍈《七修類稿》寫到:杭州城中語音好於他處,蓋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事至今與汴音頗相似。

陳寅恪: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杭州人老家在中原,就這麼直白,就這麼清晰。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杭幫菜與開封菜很多一個味兒。

對於宋代,很多人至今難以理解,一個柔弱的帝國,卻出現了最傑出的文學家 、藝術家、哲學家。一個積貧積弱的帝國,卻綿延了300多年,讓中國的古代的經濟、科技、文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對於中國喜歡旅遊的國人來說,最難以理解的,還是杭幫菜與開封菜多一個味兒。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杭幫菜,恰如江南風韻,清淡平和,重養生輕口舌之味。

但,杭幫菜,骨子裡傳承的是開封菜。

來杭州,一定要吃西湖醋魚。西湖醋魚為杭幫菜的代表菜之一,背後的文化就是“叔嫂傳珍”,是宋代著名廚娘“宋五嫂”的代表作品。

“宋嫂魚羹”,杭州樓外樓、山外山的招牌菜,選用西湖鱖魚蒸熟剔去皮骨,配當地火腿絲、香菇竹筍末及雞湯等佐料烹製而成。也是汴京“宋五嫂”的拿手絕活。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鯉魚焙面”,杭州人極品面菜,澆汁勾芡每個步驟與糖醋味道與西湖醋魚異曲同工。

杭州小籠包,汁水、肉餡渾然天成,與著名的開封灌湯包一模一樣。仔細品味肉丸的組合,那種豬皮凍剁細與餡料混合的精緻,遇熱化為汁水的神奇,都變味舌尖的奧秘。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杭州人說話帶著河南腔。

行走江浙區域,毫不客氣地說,杭州這座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唯一具有北方口音的地區。

杭州人說話喜歡加個“子”,老人、孩子都一樣,這一點,與開封一致。

相比軟糯的蘇州話,杭州口音透著實誠,和開封一樣。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這種情況,早就在典籍中有表述過:

明代郎鍈《七修類稿·杭音》記載“城中語音,好於他郡,蓋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與汴音頗相似。”

寇準《說郛》說:“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

沒辦法,當年南宋立國,帶來的不僅僅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傳承,還有語言等諸多影響。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作為當時統治者的官方語言,對杭州土著語言的衝擊是毀滅性的。

杭州滿城開封話,這是當時的必然。當然,在一些特殊的區域,也依舊儲存有原汁原味的杭州語言特色,但畢竟是少數存在了。

杭州人,老家在河南,說話、做菜很“開封”

如今,浙江是河南人喜歡的打工地之一,杭州尤甚。

杭州,中國最包容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來這裡,很多人感受最多的是河南人的熱情。

從街頭的計程車,到旅遊大巴司機師傅,幾乎都是河南人。而在杭州街頭隨便溜達,你會發現,這裡的酒吧、小飯館、理髮店、洗腳店等等,都是河南人在經營。河南吃苦耐勞,美麗了杭州,建設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