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龍子湖,或許我只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

我是2010年上大學的,那一年,位於龍子湖大學城的新校區剛剛啟用五年。

進大學報到的時候,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片荒地,其次才是餐廳、教學樓、田徑場、宿舍樓,雖然處於建設期,但基本具備了一個大學的基本要素。開學不久,吃完飯回宿舍的路上竟然在學校裡看到了一條細狗在追著野兔跑;又不久,在臨時圖書館旁邊的荒地裡看到了野雞。這讓從小也算是山區長大的我倍感意外,要知道那些年的農村這些野物也並沒有那麼常見。以後的日子裡,學校的建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著,樓越來越高,人越來越多,空地也越來越少,這些野物就見不到了。

沒有龍子湖,或許我只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

如今的龍子湖(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入學的第二年,恰逢六十年校慶,時任部長出席並與省長會見,三位副部長先後調研,氣氛達到了高潮。學校開始再次醞釀更名事宜,作為省內第三所省部共建老牌本科高校,根據各種分析,成功率很高,雖然中間因為政策原因出現了校名冠以區域或者省份或者其他開頭的爭議,但學院更名大機率將成為事實。貼吧裡,關於更名的討論熱火朝天,而關於上一次失敗的原因則諱莫如深。2007年,學校第一次申請更名,據傳言,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原因很簡單,因為用地手續不合規。而這與2006年各大媒體對大學城用地的報道和中央對地方違規用地的處理直接相關。至於2011年央視的批評,只是當年的餘波而已。

2013年,學校成功更名,而這距離上一次申請已經過去了六年,至此,河南又多了一所大學。需要說明一下,地方高校申請更名,三年才有一次申請機會,錯過一次就是三年,理論上可以連續申請。但由於地方上報的名額受限,往往只有一個名額,但申報更名的高校又多,僧多粥少,連續申請顯然不符合實際。

根據《普通本科學校設定暫行規定》(教發〔2006〕18號),稱為大學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同樣是這份檔案,在基礎設施中關於土地面積是這樣要求的:普通本科學校生均佔地面積應達到60平方米以上。學院建校初期的校園佔地面積應達到500畝以上。

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老校區面積555畝,如果按規定,可容納的學生應該是6167人。不算研究生的情況下,每一級的本科生大概只有1542人,也就是說每年的招生規模只能是1542人以內。一般情況下,由於科研場地的需要,研究生的佔地面積是高於本科生的。而2010年我校的本科招生規模是:普通本科5073名(含少數民族預科班200名),本科三批800名。如果沒有龍子湖的新校區,當年的招生規模恐怕要縮減四分之三。

在龍子湖大學城,河南省的老牌本科高校有河南農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均屬於全省靠前、老校區位於城區、發展空間有限的高校,屬於吸納河南學子的主力高校。當年全省高考報名人數95。24萬人,理科一本以上上線39509人,二本以上上線123524人。在全國高校招生屬地化的大背景下,河南學子升學以本省高校為主,按這個比例縮減,恐怕我也只能上個末流二本或者普通三本了。而當年外省參考的高中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們,基本進入了優勢211或者985。

沒有龍子湖,或許我只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

211關門以後,學歷歧視愈發嚴重。在學歷歧視已經到了查三代的今天,如果當年我是一個普通三本畢業,恐怕出路就只能是成為某個工廠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了。所以感謝龍子湖,感謝當年那些冒著風險建設龍子湖大學城的幹部們。

上大學以後,接觸了一些外省的同學,畢業以後又在外省工作,跟外省的朋友們說起當年的上學故事,他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從初中開始,每日凌晨5:30開始晨讀,現在已經記不清初一初二的放學時間了,初三大概要上到9:30左右;高中三年,同樣是5:30晨讀,每天晚上21:50放學,22點10分準時熄燈,每週休息半天,每四周休息一次,一次48個小時。高中三年,每日三餐都在十幾分鍾以內完成,從教室衝刺到餐廳,打飯、吃飯、洗碗,一氣呵成、分秒必爭;課堂上,會有人突然站起來上課,而大家已經見怪不怪,原因只是因為太困了。

觀察各個高校裡的研究生構成,你會發現,河南人、山東人居多,原因很簡單,因為研究生考試全國一張卷,那些高考時無奈進入普通高校的河南人和山東人,帶逆天改命的心態,在全國一張考卷的競爭中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實力。然而,隨著保送比例的不斷提升,這種機會越來越小。學歷基本決定了就業,於是乎,在招聘的過程中,一大批河南考生因為本科雙非被淘汰,明明自己有能力,卻因為學歷的問題,連一場面試的機會都得不到,他們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後祈禱下一代不要再經受這樣的悲慘遭遇。

沒有龍子湖,或許我只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

龍子湖智慧島(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河南要發展,首先要靠人才,把巨大的人力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是河南崛起的關鍵。河南要發展,其次還要靠產業,有產業人才才有舞臺,才能把人才留住,而這一切都需要土地。由於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的政治定位,中原地區大量的土地被劃成了耕地,建設用地指標極度缺乏。以至於那些年的建設者們不得不以犧牲自己的政治生命為代價,來換取一億人民的希望。

的確,他們沒有為河南爭取來重點高校的建設名額,從此一勞永逸,使高校獲得光榮正確的政治身份和大量穩定的資金投入,但他們為高校爭取了土地,爭取了發展的基礎,使省屬高校發展專業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從而做大做強成為可能,為每年百萬學子和他們身後的億萬人民改變命運種下了希望,雖然只能改變一小部分,但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極限。

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