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還不長個?

今天我們來聊聊小兒常見症狀「厭食」。小孩子不吃飯是常有的事兒,所以有些家長並不在意孩子的這種異常情況。可當孩子不吃飯發展成為厭食後,家長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一時束手無策。

厭食症又稱食慾不振,是孩童時期的一種常見病症。是指較長時期內因食慾減退或消失所表現出的一種慢性食慾障礙性疾病。

在臨床上,以長期原因不明而又體重明顯減輕為其特徵。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但夏季暑溼當令之時,可使症狀加重。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但以1~6歲為多見,尤其是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

孩子挑食,還不長個?

患兒除食慾不振外,一般無其他明顯不適,預後良好。但長期不愈者,可使抗病能力下降,而易患其他疾病,甚至影響生長髮育,進而轉化為疳積。

厭食症發病原因主要是孩子脾胃虛弱、乳食過多,或多吃瓜果生冷,或過食辛辣、乾燥食物,或感受外邪,這些都能引起食慾不振或停食。

食慾不振在最初階段對機體的損傷並不明顯,只要及時處理就不易致病;如遷延日久,勢必壅塞鬱滯,影響消化吸收、營養執行和儲藏代謝等生理功能,從而導致疳積的發生。

臨床多表現為:納呆,口臭,腹脹,大便幹或稀,煩躁易哭,夜寐不安,磨牙,面黃肌瘦,頭髮乾枯,舌苔厚,指紋紫。

孩子挑食,還不長個?

家長遇到厭食的孩子不要著急,症狀較輕的孩子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如小兒香橘丸、小兒健脾丸等。

對於情況比較嚴重的患兒建議到醫院接受醫生的診治。對於厭食的孩子可以採用中藥治療,也可以採用手法治療,如捏積手法。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捏積手法:

按摩方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患兒面板,拇指、食指向前移動,同時提拿皮肉。

此過程透過推、捏、捻、按、提、揉幾個過程來完成。自尾椎兩旁開始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頸部的大椎穴兩旁,完成捏脊一遍,如此連續捏脊6遍。

厭食的預防掌握正確的餵養方法,飲食起居按時、有度,飯前勿食糖果、飲料,夏季勿貪涼飲冷。根據不同年齡給予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品種多樣的食物。母乳餵養的嬰兒4個月後應逐步新增輔食。

出現食慾不振時,要查明原因,採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對病後胃氣剛剛恢復者,要逐漸增加飲食,切勿暴飲暴食而至脾胃復傷。

注意精神調護,培養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應循循善誘,切勿訓斥打罵,變換生活環境要逐步適應,防止驚恐惱怒損傷。

厭食的調護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不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堅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

孩子挑食,還不長個?

遵照“胃以喜為補”的原則,先從孩子喜歡的食物下手來誘導開胃,暫時不要考慮營養價值,待其食慾增進後,再按營養的需要供給食物。

注意生活起居,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慾。

最後,強調下中醫的核心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利用簡便易行的方法,托起孩子的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