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放置宮內節育器,哪個時間段的穿孔風險更高?

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產後放置宮內節育器,哪個時間段的穿孔風險更高?

最新研究告訴你~

“上環”是一種避孕方式,“環”就是宮內節育器

(IUD)

。IU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很高,加之易於使用、費用便宜

(銅環)

,一直以來都是最常用的長效可逆性避孕措施。

IUD的避孕成功率很高,可達99%以上。而且不需要像短效避孕藥一樣要記得每天吃藥。另外,銅環可以放置10-12年,這對於30多歲完成生育的人來說,幾乎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有姐妹就要問了,我也想生完孩子之後就去“上環”,但是聽說“上環”的時機選擇不對的話,以後容易發生子宮穿孔,這是不是真的?

別覺得這位姐妹在危言聳聽,最新研究表明IUD放置的時機不同,子宮穿孔的發生率也不盡相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產後放置宮內節育器,哪個時間段的穿孔風險更高?

圖1 來源文獻截圖

產後這個時間段放置IUD,穿孔風險顯著增加

研究者納入了50歲或以下且在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間放置IUD的326658名女性。分析的主要結局是該時間段內首次放置IUD的任何與IUD相關的子宮穿孔診斷。子宮穿孔的粗發生率和累積發病率透過全佇列中放置IUD的非產後和產後間隔進行評估。

研究者分析了整個佇列的資料發現了1008例子宮穿孔,其中5年累積發病率在非產後組中最低

(0。29%,95%CI 0。26-0。34)

。產後0

-

3d的aHR為2。73

(95%CI 1。33-5。63)

,而產後4d

-

≤6周的aHR則增加至6。71

(95%CI 4。80

-

9。38)

儘管產後4d

-

≤6周放置IUD發生子宮穿孔的風險顯著增加,但穿孔仍然是非常罕見的不良反應

(發生率小於2‰)

,姐妹們也不用太過擔心。

放置IUD還有哪些不良反應?

放置IUD常見的不良反應如下:

1. 白帶增多:

如果使用的是帶有尾絲的宮內節育器,會造成宮頸分泌物的增多,若在白帶增多的同時,出現腹痛、全身發熱等不適,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2. 腰痠或下腹痛:

上環後,會引起子宮收縮,造成輕微的下腹痛及腰疼,可給予對症處理,甚至採用其他的避孕方法。

3. 不規則的陰道流血:

可以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有少量點滴狀的出血,一般不需要處理,3-6個月後逐漸恢復。

放置IUD有何注意事項?

放置時間:

1。 月經乾淨3-7天,無性生活;

2。 人工流產後可立即放置;

3。 產後42天惡露已經乾淨,會陰切口癒合,子宮恢復良好;

4。 對於自然流產患者,月經復潮後即可放置,藥物流產後,有2次正常月經後放置;

5。 哺乳期放置時需要排除早孕;

6。 性交後5天內放置作為緊急避孕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IUD可能發生下移、異位及脫落。因此放置後的3個月內,尤其在月經期或大便時,需要注意IUD是否脫落。

此外,IUD無法對抗性傳播疾病帶來的感染風險,也不能阻止受精卵在宮腔外的部位著床,

因此,宮內節育器仍有異位妊娠的風險。

更多婦產科知識哪裡看?

快來“

醫生站

”瞧一瞧

放置IUD後應定期隨訪,時間為放置後的第1、3、6、12個月,以後每年隨訪1次直至停用。如果出現特殊問題,需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參考文獻:

[1] Reed SD, Zhou X, Ichikawa L, et al。 APEX-IUD study team。 Intrauterine device-related uterine perforation incidence and risk (APEX-IUD): a large multisite cohort study。 Lancet。 2022 Jun 4;399(10341):2103-2112。 doi: 10。1016/S0140-6736(22)00015-0

[2]鄒豔。 T型宮內節育器橫臂宮頸穿孔異位1例[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 2020, 7(6):128-128。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稽核透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產後放置宮內節育器,哪個時間段的穿孔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