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的人有福了,吃魚有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研究報道,適量魚類攝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並可能降低痴呆症風險。

魚肉相比其他禽肉,更容易消化,是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各種礦物質的極好來源。然而,魚的脂肪含量卻只有1-10%,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就是我們所謂“好的”脂肪酸。而EPA+DHA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愛吃魚的人有福了,吃魚有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此外,我國魚蝦水產品攝入量相對較高的地區(如兩廣地區),人群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中風風險都相對其他地區低。

那魚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目前推薦的魚攝入量

每週少於 300 克

。因為,魚肉品質易受到生長水域環境的影響。如果重金屬汞被收集到魚生活的水域中,水中的細菌會將汞轉化為劇毒形式——甲基汞。即使是輕度汙染的魚,攝入量過多也會在體內積聚,所以要控制攝入量。

愛吃魚的人有福了,吃魚有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我們推薦每週吃魚1-2次,每週不超過300克,搭配其他禽肉、雞蛋、牛奶和大豆堅果,並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糧的攝入量。並且不要選擇體型太大的魚,相對而言甲基汞含量就越高。小魚包括,鯖魚、鮭魚、沙丁魚、比目魚、鳳尾魚、金槍魚等,汞積累量相對較低,且EPA和DHA含量也較高。此外,注意烹調方法是比較清淡的,您可以簡單理解為粵式烹調法,清蒸或者蔥油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不是油炸,醃製。

很多人疑惑,很多菜市場門口所謂釣上來的野生魚,和養殖魚、冰鮮冰凍魚、魚罐頭相比,是不是野生的更補?

愛吃魚的人有福了,吃魚有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首先,要確定這個是不是真的野生的,很多時候就是買點小的以次充好說是野生的。

其次,如果真的是野生的,風味的確更佳,但是營養卻未必有明顯差異,如同農家雞蛋和養殖廠雞蛋的區別。

關於冰鮮魚,在捕撈、運輸、加工、儲存過程中標準化的冷凍、罐裝深海魚中的EPA和DHA不會減少,在控制鈉含量和食用油加工儲存的情況下,這種魚並不會營養差太多。然後值得說一句,如果吃魚罐頭,建議選擇橄欖油浸或者是水浸的,而不要選擇譬如豆豉、醬燒等,這些可能鈉超標,會增加高血壓風險。當然,有條件,肯定是生鮮好於冰鮮,冰鮮好於罐頭。

愛吃魚的人有福了,吃魚有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如果吃魚罐頭,建議選擇橄欖油浸或者是水浸的,而不要選擇譬如豆豉、醬燒等

最後,老年人儘量就不要嘗試生魚片和壽司了,不能避免自身和被汙染的致病菌和有害物質的汙染,也不能保證海鮮的安全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