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齡

眾所周知,西漢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數百年的時間,漢高祖、漢惠帝、文景二帝皆處處受制於人,直至漢武帝執政時期西漢與匈奴的攻守之勢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從整個過程上來看,漢武帝先後對匈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在衛青、霍去病等人的幫助下消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此後匈奴從鼎盛時期開始走向沒落。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那麼,漢武帝與匈奴的大戰都有哪些呢?三場戰爭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影響,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西漢、匈奴大戰的背景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匈奴與漢朝的博弈便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因種種緣由劉邦不得不採取戰略防禦的國策,透過和親政策換來短暫的和平。

1.和親、和親

匈奴自春秋戰國以來便是北方的隱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方抵禦匈奴,這一時期的匈奴被蒙恬驅逐到長城以北,中原王朝迎來了短暫的穩固。

秦末動亂、楚漢爭雄,中原大地遭遇了幾十年的摧殘,以至於西漢王朝建立之初國力衰微,匈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了30多萬控弦之士,劉邦差點就在白登山被匈奴俘虜。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從此之後劉邦認識到了匈奴的強大,開始透過“和親政策”換來與匈奴的和平,漢惠帝、呂雉、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皆延續著這一政策。

這樣的國策從漢高祖一直延續到漢武帝執政前期,劉徹執政後和親政策才被取消,邊塞的戰略防禦也轉變為了戰略進攻,漢、匈大戰拉開序幕。

2.國力大幅度增強,劉徹改變國策

如上述所言,西漢前中期國力不足導致無法對抗匈奴,但隨著三代帝王的經營與發展,漢朝的國力早已不是建國之初能夠相比的,幾千萬級的人口基數遠遠超越匈奴。

與此同時,漢武帝劉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為了解決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與其之間的戰爭定然無法避免,馬邑之戰之戰便是一場小試牛刀的戰役。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當時,匈奴騎兵再度侵犯漢朝的邊郡,王恢建議劉徹將匈奴主力引誘至馬邑,再以30萬騎兵精銳進行圍殲。可惜的是,匈奴單于在行軍途中抓到了一名漢將,並且得知了這一個計劃。

隨後匈奴單于立刻撤軍馬邑之圍胎死腹中,這一場沒有發生的戰爭也成了漢匈全面開展的節點,匈奴大軍蠢蠢欲動要攻入長安,劉徹也準備與匈奴進行大決戰。

二、漢武帝的四場大戰

漢元光六年冬,漢武帝傾盡西漢王朝的騎兵部隊分四路向匈奴進攻,公孫敖、公孫賀、李廣三路大軍要麼失敗而歸、要麼無功而返,唯有衛青一路襲擊了匈奴的龍城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漢朝三路大軍盡皆失敗,但衛青奇襲龍城的勝利卻打破了匈奴不可戰爭的神話,給了漢武帝劉徹發動更大戰爭的信心,為河朔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與漠北之戰埋下伏筆。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1.河朔之戰

大約在公元前127年,或許是為了報復漢朝奇襲龍城的仇恨,匈奴單于率領主力進攻西漢的上谷、漁陽等地,此時漢武帝任衛青為將帶兵反擊。

與奇襲龍城的戰術很相似,衛青並沒有與匈奴大軍正面決戰,而是率領3萬精銳騎兵部隊繞道後方,切斷了匈奴軍隊與後方的聯絡,最終樓煩王和白羊王兵敗被俘虜。

這一戰漢軍雖然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斬殺、俘虜的匈奴士兵也不多,但卻奪回了整個河朔地區。從此匈奴不僅失去了肥沃的河朔草原,漢朝也解決了匈奴騎兵威脅長安的問題,更得到了進攻匈奴的跳板。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2.漠南之戰

河朔之戰失敗後匈奴單于並不甘心,一方面是不想失去河朔這一塊軍事、民生要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挽回匈奴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便在公元前124年發動了戰爭,此戰被稱之為漠南之戰。

匈奴右賢王率軍攻打河朔之地,衛青再度領兵10萬進行反擊,採取的依舊是“大迂迴”策略,3萬漢軍精銳騎兵趁夜襲擊了右賢王的駐紮地。

緊急之下右賢王兵敗不敵、倉皇逃竄,匈奴軍民近萬人被俘虜、牲畜損失無數。一年後衛青又發動了河朔之戰的第二場戰爭,漢軍向北推進數百里,霍去病更是率領800騎兵襲擊了匈奴老巢。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3.河西之戰

無論是河朔之戰還是漠南之戰,兩場戰爭的勝利與河西之戰相比,影響和意義都不如後者重大,因為河西之戰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漢被孤立的地位。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為了打通漢朝和西域的聯絡,命令霍去病率軍進攻河西,此戰也被譽為河西之戰,亦是漢武帝主動發起的一場戰爭。

當時,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數萬西漢騎兵兩次轉戰千餘里,在甘肅一帶與匈奴激戰,此地已然是匈奴腹地,匈奴諸多部落被擊潰,俘虜的王族、士兵、百姓更是不可估量。

河西之戰的意義並不在於俘虜了多少匈奴人,而在於奪取河西走廊,漢朝也在甘肅一帶設立了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此舉不僅促進了西漢的經濟發展,還提高了西漢在西域一帶的威懾力,間接瓦解了西域和匈奴的親密聯絡。

4.漠北之戰

繼河朔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後,匈奴在長安周邊的勢力基本被清除一空,甚至為了王庭的安危著想不得不遷至漠北,以求以逸待勞、逆境翻盤。

可惜漢武帝、衛青與霍去病並沒有給他們這次機會,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率軍進攻漠北,尋找匈奴王庭進行最後一場大決戰。

衛青所率軍隊與匈奴主力激戰數天,最終打的匈奴單于僅剩百騎,霍去病更是深入漠北一度追擊到狼居山,斬獲、俘虜匈奴數萬人,從此不可一世的匈奴再也無法對漢朝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漢武帝時期發動的對匈奴四場大戰改變了敵我雙方的態勢,匈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西漢也打出了自己在中原、西域的影響力,為後來的歷史性變化奠定了基礎。

三、西漢休養生息,匈奴四分五裂

隨著霍去病、衛青的去世,再加上漢朝多年的戰爭消耗使得國內百廢待興,匈奴一方也沒有再戰之力,漢武帝也曾發動過小規模對匈奴的戰爭,但基本都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就這樣雙方迎來了長達十多年的和平時期,漢朝停下征戰天下的腳步,匈奴也開始休養生息,這個時候農耕文化相比於遊牧民族文化的優越性就體現了出來。

眾所周知,農耕文明在戰後經濟復甦的速度非常快,匈奴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個部落聯盟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遊牧民族則很容易在戰後出現分裂。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同樣是修養生息,漢朝恢復國力的同時不斷加大和西域多國的聯絡,涉及到經濟、軍事與政治各個領域。

匈奴雖然也不斷和西域多民族交涉,但手段基本都是軍事威脅,以至於西域和西漢的聯絡不斷加強,匈奴的生存空間被無止境地壓縮。

同一時期匈奴因戰爭、領土與天災等原因,導致人口與生產資料不斷削減,日益困難的情況又激發了內部的爭鬥,單于更迭頻繁、政治徹底陷入混亂。

一些單于更是為了穩固霸權統治,更是排除異己、任人唯親,匈奴圍繞著王偉爭奪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內戰,西漢則成為了匈奴內戰的“漁翁”。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公元前58年,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分裂成了5個部分,呼韓邪單于、屠耆單于、呼揭單于、車犁單于、烏籍單于紛紛自立,這一時期被稱之為五單于爭立時期。

各大單于之間爭鬥不斷,匈奴也從最初統一的大帝國變為了南、北匈奴,統一的匈奴強大無比,但分裂的匈奴卻很弱小,南匈奴最後投降了漢朝,北匈奴也在五胡亂華時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從匈奴與漢朝之間的大戰基本結束到匈奴的最終消失,期間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亦或者說漢武帝並沒有覆滅匈奴,但匈奴最後的沒落劉徹可謂是功不可沒。

若不是他透過4場戰爭擊垮了匈奴的中堅力量,團結的匈奴內部不會因為些許小利產生矛盾,更不會一分為五、一分為二,他們依然是東亞最大的勢力。

漢武帝發動的四場戰爭,是如何一步步擊垮匈奴帝國的?

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發一場颶風,在匈奴滅亡的道路上,漢武帝的鐵血手段就是引發匈奴滅亡的那一隻蝴蝶,即使耗盡了漢朝的國力,卻留下了自己的傳奇、打出了漢人的威嚴。

有人說漢武帝雄才大略,也有人說漢武帝是另一種形勢的暴君,文景盛世積累的民生國力被他打光,是非曲直見仁見智任人評說,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史記》、《漢書》、《後漢書》